发布时间:2019-04-22 16:46 原文链接: MC4R——肥胖基因,肥胖患者的噩梦之一

   近年来,我国成人肥胖率呈迅速增长的态势,肥胖流行趋势日益严峻,而肥胖流行的严重后果也逐步成为我国日益加重的社会负担。肥胖不仅仅与饮食及运动相关,基因在肥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肥胖基因谱的问世更襄助于相关基因更为深入的研究。

  近日,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核心肥胖基因之一——MC4R 竟然存在抑制肥胖的突变方向!拥有该突变的个体非但没有暴饮暴食,也不曾受困于肥胖,反倒成功瘦身!这有望成为MC4R突变肥胖患者改变命运的契机!

  MC4R——肥胖基因,肥胖患者的噩梦之一

  MC4R 位于基因组第18号染色体,该基因主要在下丘脑神经细胞中表达,是瘦素介导的食欲调节途径中最末端的基因。由阿黑皮素原衍生的α-MSH 在下丘脑与其受体MC4R 结合,从而产生抑制食欲的生理效应。MC4R可通过作用于中枢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神经元、交感节前神经元、以及与相应激动剂的相互作用,调控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进而改善肥胖。此外,MC4R还可参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葡萄糖稳态的调控,为肥胖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简而言之,MC4R对正常食欲及体重的调节至关重要。那为什么要称MC4R为“肥胖基因”,又为什么MC4R会成为肥胖患者的噩梦呢?这就要归咎于基因突变了。

  简单来说,MC4R是控制食欲的开关,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大脑“吃饱了”。此前发现的MC4R基因突变都会导致MC4R与α-MSH 的结合受阻,致使无法产生抑制食欲的效应。大脑无法接收“我已经饱了”的信号,人就会继续摄食的行为,肥胖自然不期而至。相较于其他基因,这些MC4R 基因突变的影响更大后果也更为严重。有研究表明存在MC4R 基因突变的人比正常人群平均多了15磅(6.5公斤)!而且,MC4R 基因突变还是引起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倾向的重要原因!所以,但凡提及MC4R 基因突变,肥胖患者皆瑟瑟发抖。

  MC4R——不仅是肥胖基因,亦可实现瘦身

  按理说,有诸多论据在前,MC4R作为肥胖基因应该是实至名归。但是,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对50万人中存在的61种不同的MC4R基因突变的详细分析却动摇了MC4R作为肥胖基因的地位。调查结果显示的确有多种MC4R基因突变让研究对象出现了严重肥胖,但同时还另外一些特殊的MC4R基因突变非但没有促进肥胖,反而让携带者瘦身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特殊的MC4R基因突变有“瘦身”功能

  研究数据显示,携带这些特殊的MC4R基因突变的个体体重比不携带突变的正常个体平均轻上5斤,罹患2型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风险也低了50%。因此,研究人员对MC4R受体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特殊的MC4R基因突变将MC4R这是食欲控制开关长时间停留于“开启”状态了。这些突变可以显著促进MC4R与α-MSH 的结合,让大脑接收较多“吃饱了”的信号,个体自然不会再有进食的欲望了,体重自然也下降了,而与体重息息相关的代谢疾病自然也不会那么容易来临了。

  携带这些特殊突变的“幸运儿”有多少呢?数据显示只有6%。我们有机会成为幸运儿吗?有,但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筹码都放在基因突变上进而胡吃海喝啊。管住嘴迈开腿,我们没有理由不保持好自己的体型的,不是吗?

  参考文献:

  Luca A. Lotta,et al.Human Gain-of-Function MC4R Variants Show Signaling Bias and Protect against Obesity.Cell.


相关文章

新基因在藤壶适应底栖固着生活中的作用机制获揭示

近日,厦门大学教授柯才焕、冯丹青团队和副教授张原野团队等合作,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和污损生物附着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该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海洋污损生物藤壶附着和壳形成过程,......

新基因疗法或能减缓“渐冻症”病程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瑞典于默奥大学官网27日报道,一种美国研发的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Toferson显著减缓了一名ALS患者的疾病进程。服药4年后,该患者仍可爬楼梯、......

麻栗坡兜兰简单重复序列表达调控关键基序获揭示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艇团队、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刘仲健团队和中山大学教授苏应娟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基于统计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麻栗坡兜兰简单重复序列的表达调控关......

一个罕见突变让身高变矮、寿命变长

一种罕见的基因突变会导致携带者身材矮小,但也可能使他们寿命更长,这有助于揭示衰老的原因。这项4月26日发表于《医学》的研究发现,那些携带这种基因突变的人具有几个可以预防心脏病的特征,而心脏病是最常见的......

Nature|刷新认知!科学家首次证明,没有基因突变也会发生癌症

尽管癌症的发生和发展通常与体细胞突变的积累有关,但大量的表观基因组改变是肿瘤发生和癌症易感性的许多方面的基础,这表明遗传机制可能不是恶性转化的唯一驱动因素。然而,是否纯粹的非遗传机制足以启动肿瘤发生,......

鸟儿唱歌为何差异这么大

图为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理查德湾以西的灌木丛中拍摄到的一只红额钟声拟鴷。图为在南非豪登省比勒陀利亚东北部保护区拍摄的一只黄额钟声拟鴷。图片来源:AlexKirschel/《自然·通讯》科技日报北京4......

科学家研发国际首个整合宏微观基因组综合分析工具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和教授王师团队在基因组系统解析工具开发方向取得重要进展。据悉,团队开发出国际首个......

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唤醒”沉默的基因新方法揭秘微生物“生命暗物质”

微生物具有合成多种天然产物的能力。但在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它们的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如何有效激活并挖掘这些“生命暗物质”?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

遗传发育所克隆出小麦新型广谱抗白粉病基因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粮食安全的病害之一。当前,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主要任务。野生二粒小麦是普通小麦的野生祖先种,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环境演变,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