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30 13:57 原文链接: 如何实现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深层渗透及有效富集

  随着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药的发展,生物活性分子体内原位构筑超分子组装体的概念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实现对聚合物的可控组装调控,对改进材料在体内的生物效应和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生物医用材料在体内的生物过程极其复杂,如何实现聚合物在病生理条件下的组装调控,是医用高分子领域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而对这些化学材料基础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阐明聚合物材料在体内的吸收、分布、转运和代谢过程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王浩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发展体内原位自组装的新型生物纳米材料,对其在生命体的组装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索了其在肿瘤成像和治疗方面的应用(Adv. Mater. 2015, 27, 6125;Nat. Commun. 2017, 8, 1276;Adv. Mater. 2018, 1804971;Adv. Mater. 2019, 1807175)。

  如何实现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深层渗透及有效富集,是目前肿瘤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研究员王浩和乔增莹发展了温度敏感型的多肽聚合物,其在血液循环中为单分子状态,由于较小的尺寸可以深层渗透到肿瘤内部;利用温敏聚合物与光热分子的结合,在近红外照射下实现了多肽聚合物在肿瘤部位的原位自组装,有效提升了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渗透深度及富集效率(Nano Lett. 2018, 18, 6577-6584)。由于肿瘤微环境呈微酸性,进一步设计合成了弱酸条件下可发生自组装的多肽聚合物,利用肿瘤微环境pH来调控其在体内的自组装行为。pH响应型的多肽聚合物能够以单链的形式渗透到实体肿瘤的深层部位,并且在肿瘤微环境弱酸的刺激下发生聚集,恢复材料较高的入胞能力,从而实现对实体肿瘤内部细胞的高效杀伤(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4632-4637)。

  生物体内的组装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是如何通过设计分子单元精准调控其体内的组装进程,从而提升药用功能。王浩、乔增莹和程冬炳利用体内重组装的调控策略,实现了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有效富集。连接抗癌药物的纳米粒子在肿瘤部位重组装形成初级纳米纤维,其可起到“晶种”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纳米粒子的形态转变,使纳米纤维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实现抗癌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加速积累,为提升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提供了新策略(J. Am. Chem. Soc. 2019, 141, 4406-4411)。在重组装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ROS刺激响应型的多肽聚合物,其在线粒体可以定位组装形成纳米纤维。在形态转变的过程中,治疗性肽可以通过多位点与线粒体膜发生相互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对线粒体膜的破坏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肿瘤治疗效果(J. Am. Chem. Soc. 2019, DOI: 10.1021/jacs.1028b07727, 封面文章)。该系列特色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并受邀撰写综述(Acc. Chem. Res. 2019, 52, 367-378)。


相关文章

肿瘤检测巨头NeoGenomics2023年全年收入达5.92亿美元,创新高!

NeoGenomics,Inc.(纳斯达克代码:NEO),一家提供肿瘤学测试和全球合同研究服务的领先公司,今天宣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2023年度的业绩结果。以下是一些亮点:第四......

连发两篇!仁济医院发现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干细胞中心、肿瘤系统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桂俊团队同合作者揭示了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为开发新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分别发表于《细胞—代谢》和《先进科学......

顾伟团队报道磷脂酸过氧化介导的铁死亡在肿瘤抑制中的作用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离子依赖的由过量脂质过氧化积累导致的细胞膜破裂的程序性细胞死亡。通过体内体外对铁死亡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发现,靶向铁死亡是一种肿瘤精准治疗的潜在方法。然而直接靶向管......

安捷伦宣布与Incyte合作开发血液学与肿瘤学领域的高级伴随诊断产品

2024年2月1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日前宣布与Incyte达成协议,整合安捷伦在开发伴随诊断(CDx)产品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为Incyte血液学与肿瘤学系列产品的研发与......

《科学》重磅: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竟会将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3倍

在固若金汤的实体瘤面前,免疫细胞始终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杀伤性T细胞竟然在接触肿瘤后的6-12小时内就能发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

肿瘤免疫逃避新调节因子现形

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确定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肿瘤免疫逃避调节因子ATXN3基因。研究显示,抑制ATXN3增强了小鼠的抗肿瘤免疫能力,并提高了PD-1抗体疗法的疗效。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临床研究杂志》。抗肿......

复旦附属肿瘤医院“最毒乳腺癌”精准治疗新突破:有患者肿瘤已消退

导读:三阴性乳腺癌在分子驱动因素和免疫性状方面表现出异质性。我们之前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四种亚型:管腔雄激素受体(LAR)、免疫调节型、基础样免疫抑制(BLIS)和间充质样(MES)。本研究,我们旨在评......

癌症“照妖镜”——游离DNA助力肿瘤早期探查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

“肿瘤定向爆破神器”,我国完全掌握质子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技术

2023年12月29日,中核集团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及治疗端通过验收技术测试。这意味着中核集团布局治癌回旋加速器及治疗端技术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质子治疗是精准放射治疗的抗癌利器,是世界先进的肿......

又一校企合作成定局!进军肿瘤免疫治疗新领域

12月29日,郑州大学与河南卓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臻生物)科研合作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双方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研究和开发共性肿瘤新抗原疫苗。肿瘤是一种常见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