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4 10:19 原文链接: 积温仪对小麦过冬最适宜温度的研究

本文以河南驻马店小麦冬季为样品,通过使用积温仪检测冬季气温的变化跟下一年小麦产量的线性关系,探讨小麦在冬季生产发育所需的最适宜温度。现将检测到的结果分析如下:

1 冬前小麦分增加,密度增大

1981年以后冬小麦冬前平均分蘖数进行5年滑动平均,其变化趋势基本和气温变化保持一致。20 世纪80年代,冬前平均分蘖数没有太大变化;90年代以后,基本呈0.3/株的递增趋势稳定上升,除个别冷冬及播种较晚的年份外,其余年份的分蘖数总体 高于80年代。小麦有效穗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冬前分蘖数的多少,因此分蘖个数的增加一方面对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十分有利,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冬前群体过 大,影响壮苗。据统计,90年代以后,越冬期平均密度和分蘖数一样,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其平均值较80年代多222/hm2,其中1995~1996年 度和1999~2000年度分别达2319/hm21545/hm2,创历史记录。这种冬前气温升高、密度增大的趋势对小麦安全越冬十分不利,一则容易造成小麦旺长,二则使小麦抗寒能力减弱,一旦遇到强冷空气过境,小麦的生长点易被冻死,造成小麦减产。

1.png

2 适期播种时,冬前积温过高

驻马店冬前积温一般在650e#d左右为宜,偏高则容易旺长。20世纪80年代,冬前积温比较适 宜,除个别年份,冬前积温都在500~700e#d之间;90年代以后,只有3年积温比较正常,有7年都在700e#d以上,1997~1998年度和 1998~1999年度甚至超过800e#d,冬前积温远远过剩。从播种时间上来看,80年代和90年代差不多,都是在秋收后的10月上旬~10月中旬, 属适期播种。根据传统观念,播种偏晚,由于气温偏低,不利于小麦分蘖,使冬前分蘖小而少,从而影响产量。但近几年,随着气温的升高,特别是秋、冬连暖现象的日益加剧,适当晚播不但不影响产量,反而对产量更加有利。例如2001~2002年度,由于干旱造成晚播长达半月以上,使冬前积温在400e#d以下, 分蘖小而少,当年秋、冬连暖现象十分严重,冬前苗情较弱反而避免了冬季旺长,到了春季气温迅速回升,小麦两极分化缩短,但因前期密度偏小,到拔节期小麦密 度反倒更加趋于合理,这也是当年小麦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随着气候的逐渐增暖,特别是秋冬连暖现象的日益突出,是否应该打破传统的种 植观念,适当晚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 小麦生长速度加快,发育期明显提前

冬小麦各发育期平均间隔日数表(附表)中明确地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小麦生育进程的改变。 90年代从种到收的各个时期,除了拔节至抽穗期和开花至乳熟期由于受春季寒潮及低温连阴雨天气影响,生长期有所延长外,其它时期,尤其是拔节期以前,分蘖 期延长,其它各发育期相对缩短,标志着小麦生育进程的加快,以及小麦冬前生长期的延长。同时也说明了发育期的明显提前,特别是2001~2002年度拔节 至开花期,发育期竟提前半月的时间,为历年罕见。这种发育期严重超前的现象,扰乱了小麦正常的生长秩序:小麦一般在年前完成幼穗分化,而冬温偏高,小麦幼 穗分化在冬前就已完成,甚至拔节,使小麦抗寒能力减弱;春温偏高,使穗花分化提前,分化期缩短,对小麦成大穗、多成穗十分不利。这些不利因素对小麦产量均 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4 越冬现象愈加不明显

通常以每年第一次5日平均气温<0e的最后一天定为越冬开始期;或冬季气温常年在0e左右摆 动的地区,以小麦植株高度变化而定。通过对驻马店市历年逐日平均气温统计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12月下旬至2月的大部分间里5日平均气温都在 0e以下或在0e左右摆动。90年代以后,气温已发生明显变化,12月及2月下旬5日平均气温<0e日数基本消除,1~2月中旬也只有在个别年份 的个别时段内5日平均气温<0e,其它时段都在0e以上;从生长高度来看,越冬期内,植株并没停止生长,而是有微弱的上升。因此近几年来,在本区越冬开始期已很难确定。根据作物观测,20世纪80年代越冬日期平均在12日,90年代以后越冬日期平均在18日,越冬期明显滞后,尤其是 2001~2002年度竟无越冬现象。由附表也可看出,90年代以后分蘖期延长,返青期提前,越冬期相对缩短。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气候的逐渐增暖,本区冬 小麦已没有明显的越冬期。

5 几点思考

鉴于冬前积温偏高,小麦分蘖偏多的生育特点,应该适当进行晚播,或者适期播种时减少播种量,以降低 冬前旺长、后期倒伏、小麦病虫害以及春季冻害等现象的发生。在今后的品种改良、选择新品种等方面,除了考虑到品种的抗灾害性、抗倒伏性等条件外,还要把当 前的气温条件作为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加以考虑。

随着气候的逐渐增暖,作物的病、虫、草害也日益严重。因此,要加大田间管理力度,积极防治病、虫、草害。另外,发育期的提前也提醒人们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树立超前的田间管理意识,对作物进行超前管理,做到田间管理适时,措施得当,促进作物茁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