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3 22:07 原文链接: 罗氏全自动AMH检测在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优势

不孕不育症的发生近年呈上升趋势,我国发病率达12.5%-15%,患者总数逾5,000万,其中女方因素造成的不孕占50%以上,以适龄女性排卵功能障碍最为多见1。女性生育能力的评估对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目前主要通过卵巢储备功能来评估。年龄、基础激素水平、细胞因子检测等用于检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及实验均有所不足,更是无法准确得知卵子库存量。


卵巢储备功能反映了卵巢提供卵细胞的能力,即能够进行健康、成功妊娠的生育能力。全球制药和诊断领域的市场领导者——罗氏(Roche)诊断研发出首个全自动Elecsys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系统。 Elecsys® AMH免疫检测是一种可靠的全自动实验室检测,专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实验室、医院或试管授精(IVF)门诊,通过仅需18分钟的简单血液检测,即可清楚、可靠地检测AMH水平。可称得上是最为先进的女性生育力检测技术,这将给整个生殖医学带来巨大的便利。


AMH水平是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巢刺激反应的优选标志物:全自动(AMH)检测技术


卵巢功能主要以年龄、基础促卵泡激素(FSH)、抑制素(INH)、雌二醇(E2)、卵泡计数(AFC)等作为评估指标,但凭借单一指标却无法真实反映卵巢状况。抗缪勒管激素(AMH)是由窦前卵泡和小窦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糖蛋白,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或卵巢功能开始衰退,AMH水平逐渐降低,至围绝经期AMH降至无法检测的低值。与其他指标相比,AMH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在月经周期任何一天检测、更灵敏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变, 是更佳的卵巢刺激反应预测因子2,2015年辅助生殖促排卵药物治疗专家共识、ACOG委员会卵巢储备功能测定均推荐,检测AMH水平可以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巢刺激反应,个体化制定Gn启动剂量,优化卵巢刺激方案,改善临床结局。3,4


AMH检测的临床意义:全自动(AMH)检测技术


1、评估女性生育能力,个体化制定生育计划

血清AMH水平可反映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卵泡活性,能明确得知卵子库存量,预测绝经期,对女性生育能力进行评估,同时,作为卵巢储备直接标志物,AMH可用于实时监测放化疗对卵巢功能的损害,为女性肿瘤、癌症患者保存生育力提供预警信息。5,6,7

2、辅助不孕病因诊断,指导女性不孕症治疗

对不孕症患者进行生育能力评估,既有利于从疗效的角度筛选患者,辅助不孕不育的病因诊断,同时根据卵巢储备能力的高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6

3、提早预测卵巢相关疾病,提高孕育率

3.1 卵巢早衰(POF):年轻女性检查AMH值能早期发现卵巢衰

竭倾向,在完全绝经前作出卵巢早衰的正确诊断并给予早期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逆转POF,并能够实时治疗生子。8

3.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患者血清AMH水平高于正常

水平2-3倍,还可用来提示PCOS的严重程度及病情控制情况。


罗氏Elecsys® AMH检测的独特优势:全自动(AMH)检测技术


1、全自动AMH检测10

不受不同实验室,不同操作者带来的影响。

2、高精密度和灵敏度10

结果可靠,一致性高,重复性好,卵巢评估有效检测手段,Elecsys® AMH检测不精密度(CV%)<5%。11

3、检测范围宽/检测下限低12

检测范围0.01~23ng/ml,定量检出限0.03ng/ml。

4、同一平台进行多种检测12

AMH检测可轻松整合到生殖评估测试中。

5、样本稳定性好10

无论是新鲜样本还是冰冻样本,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6、检测速度快10

可当天出结果, 优化实验室资源便于流程管理。

7、年龄特定的参考范围13 

更加有利于医生诊疗。

8、与AFC相关性好13

罗氏AMH和AFC分组结果一致性高,方便卵巢储备评估方法转换。

9、更多研究数据支持14,15,16

罗氏AMH上市前,进行了多项内部研究,以及3个外部的多中心研究。

10、FDA认证

罗氏Elecsys® AMH为目前唯一获美国FDA认证的AMH全自动检测试剂盒。


专家观点:全自动(AMH)检测技术


1、罗氏全自动Elecsys® 抗缪勒管激素(AMH)检测与年龄和卵泡计数(AFC)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为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提供可靠方法。14

2、罗氏全自动AMH检测测试时间短,灵敏度、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与AFC相关性好,为卵巢储备功能检测提供了一个可靠方法。15

3、罗氏全自动AMH检测可以快速,精确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和PCOS状态,罗氏全自动AMH可以提高AMH检测准确性,降低成本。16

4、罗氏全自动AMH检测可以运用于更多的女性健康相关疾病的诊治监控与预测。


参考文献

1. 张丽珠等,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