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2 10:19 原文链接: Nature:浙大学者破解高熵合金强度与塑性兼得奥秘

  《周易》有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所谓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坚强与坚韧并存,是历史和自然对一个完美事物的重要标准之一。金属材料的制备和使用渊源千年,是我们建设和改变世界所用的最大量和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完美难以企及,金属材料的强与韧往往不可兼得。

  因此从几千年前冷兵器时代武器制造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追求坚强与坚韧并存的金属材料,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人们已经意识到,金属材料的不同处理过程一定在改变着什么,因为它会带来强韧性的显著变化。随着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我们已经知道,这个“什么”,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千锤百炼”也就是说的这个改变结构以求更好性能的本征关系。

  近年来,这个历史悠久的金属结构材料研究领域又被激起了一朵浪花。人们研究发现,如果打破传统的合金设计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进主元素中),将多种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论上会制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无序的所谓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塑性,从而打破传统金属中强塑性难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后的原因却让人摸不透。对于高熵合金结构-性能关联性的研究大有“庐山”之态。

  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显微镜中心张泽院士团队的余倩和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朱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Ritchie合作,从解密高熵合金中元素分布开始着手,揭开了庐山真面目。余倩说:“准确认识高熵合金中高强塑性背后的本征原因将帮助我们揭秘高效的强韧化机理,有利于材料性能优化设计和高性能合金的研发。”

  北京时间10月10日,这项成果在线刊登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Nature》)上。论文的第一单位为浙江大学,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学高温合金研究所丁青青博士,清华大学陈晓博士、乔治亚理工Ying Zhang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余倩教授,乔治亚理工Ting Zhu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obert Ritchi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片.png

余倩与课题组同学合影

  百炼刚如何化为绕指柔

  何为高熵合金?这是由多种元素高浓度固溶在一起所形成的晶体结构清楚而元素分布混乱的固溶体,其中一种典型的高熵合金Cantor alloy由铁,钴,镍,铬和锰这几种元素组成。由于性能由结构决定,晶格又是位错等缺陷结构和行为的本征调控单元,解密高熵合金中基元-序构-性能的关联性是关键。然而铁,钴,镍,铬和锰皆为近邻,电负性、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等差异不大,从晶格尺度直接解析高熵合金的变形机理非常困难。

  “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晶体缺陷,位错的结构、位错何时启动,启动之后如何滑移和交互作用直接影响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能力。而从位错理论来看,位错的结构、行为又直接受原子尺度的晶格所影响,特别是各种原子的排列、分布等。”余倩说。

  “丘陵”起伏

  位错滑移宛如“交叉潮”“回头潮”

  余倩课题组首先通过原子尺度的元素分布表征,揭示了高熵合金多种元素如何固溶在一起的重要疑问。“我们发现了高熵合金中独特的浓度波起伏,相比于传统固溶体合金中在晶格尺度趋于平直的元素浓度波起伏,高熵合金中,即使是CrMnFeCoNi合金也存在各种元素的浓度在晶格间25%到15%的震荡。这样的浓度起伏会带来纳米尺度晶格阻力的震荡和局域层错能的变化。”余倩说。紧接着,通过在保证完全固溶的前提下增加元素间电负性和原子大小的差距,贝红斌老师制备了纳米尺度各种元素浓度起伏在60%到0之间的CrFeCoNiPd合金。

图片.png

  这就好比一堆苹果、梨、橙子,乍一看都差不多,换上一个西瓜,就很显眼了,“把锰换成了钯,晶格调控效应放大了,便于我们‘看清’背后的机理。”丁青青说。

  在高倍电镜的放大下,研究人员看到,一条条的位错线,好像一浪又一浪的钱塘潮,滚滚向前。普通材料的位错线是沿着固定的滑移带像一线潮那样奔涌向前。但是CrFeCoNiPd合金中,位错线却走得磕磕绊绊。打个比方,本来整体往前走的一线潮,就像遇到了丘陵般起伏的水底,改变了方向和形状,形成了“交叉潮”甚至“回头潮”。

图片.png

CrFeCoNiPd合金中较大晶格阻力导致位错在FCC晶格中滑移时即可产生位错塞积

  这些“丘陵”就是不同元素的浓度起伏,他们的存在是晶格尺度下的调控位错移动的本质。

  科研人员把这样的位错移动称为交滑移,位错不沿着原有的晶面走,而是选择了另一个晶面。这样,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增加,提供了更多变形的可能,同时也“呼唤”更强的外力来推动位错往前走。

  “大量的交滑移作用,使得合金有更好的均匀变形能力又有更好的强度,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了。”课题组成员符晓倩说。

图片.png

CrFeCoNiPd合金中位错塞积将导致高密度交滑移、二次交滑移

  在普通材料中,出现如此大量的剧烈的交滑移并不常见。

  实验发现,在CrFeCoNiPd合金中,钯的加入引起了所有元素浓度波起伏的加剧。由于浓度波的波幅大大增加,室温下材料塑性变形方式从传统的不全位错滑移、全位错滑移、孪晶变形等转变为罕见的大量均匀分布的交滑移为主导的变形方式。同时,原子内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引起极小空间尺度的晶格阻力震荡显著加剧,在晶格中造出来丘陵的地貌,这是大量交滑移出现的本质原因,也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与CrMnFeCoNi合金相比,在保证相当水平的塑性变形能力的情况下,强度显著提高。

图片.png

  该研究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调控力学性能的特殊机制,与传统的界面调控(包括晶界、相界、第二相界面等)以及团簇等精细结构调控相比,高熵合金中独特的浓度波调控极精细并具有连续性,是一种可控和高效的材料强韧化方法。《Nature》的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工作对理解复杂成分合金(传统固溶强化理论无法适用)中的强化机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基础科学认知是应用的基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高熵合金强度与塑性兼得的特点以及优良的低温性能,在未来航空、南北极等对温度要求严苛的材料制备上大有可为,同时在防撞领域上也有重要应用。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相关文章

Nature:文化并非人类独有,猩猩传承文化能力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发表了题为:Chimpanzeesusesocialinformationtoa......

数据存在虚假陈述该杰出学者NCB的文章也被撤回

2015年6月22日,St.Jude儿童研究医院DouglasR.Green团队在NatureCellBiology(IF=21)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L......

神话破灭!轰动全球的4篇Nature、PRL等4项研究成果陆续被撤回

2022年8月11日,内华达大学AshkanSalamat及罗彻斯特大学RangaPDias等团队合作在Chemical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Carboncontentdrives......

燕山大学发表2024年第2篇nature

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科学中心田永君院士团队与国内外学者合作,采用功能基元序构的设计策略,通过调控高能亚稳态到低能亚稳态的固态相变,合成出层状基元转角序构的氮化硼陶瓷,成功实......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七院院士,最新Nature:高性能柔性纤维问世,可穿戴电子新突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华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张其冲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陈明,共同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性能半导体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题为“High-qualityse......

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首位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

2024年1月22日,《自然》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设计蛋白质、脑机接口、细胞图谱、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3D打印纳米材料和DeepFake检测。七大技术中,生......

北京大学合作最新Nature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一个固体钙钛矿吸收体夹在几层不同的电荷选择材料之间,确保设备的单向电流流动和高压输出在p型/intrinsic/n型(p-i-n)PSCs(也称为倒置PSCs)中,电子选......

零下273.056摄氏度我国科学家Nature发文实现无液氦极低温制冷

大约一个世纪前,人类首次将氦气液化,开启了利用液氦进行极低温制冷的新纪元。随后,极低温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科学装置、深空探测、材料科学、量子计算等国家安全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然而,用于极低温制冷的氦元......

回顾:2023年Nature\Science上的锂电池成果

2023年Nature上的电池文章汇总1.固态电解质最新成果登上Science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创新研究所全固态电池研究中心RyojiKanno教授团队利用高熵材料的特性,通过增加已知锂超离子导体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