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02 17:26 原文链接: Science: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之谜

  原肠胚形成(gastrulation)是发育中的里程碑事件,它涉及早期胚胎发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物理和能量重塑转变。不同物种间的这种转变过程各不相同,导致地球上动物形态的多样性。由于技术和伦理上的限制,灵长类动物原肠胚形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灵长类动物胚胎样品限制了科学家们对灵长类动物中这一关键事件的理解。

  近期,人类胚胎在体外培养了12到13天。许多政府和国际组织建议不要让人类胚胎在体外培养超过14天。因此,有理由期待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模型系统的分析将阐明原肠胚形成机制,并有望阐明人类发育以及早期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过程异常如何导致发育缺陷和疾病。

  猴子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研究人类生理和病理事件的动物模型,这是因为它们在基因组和形态学特征上与人类高度相似。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体外培养(in vitro culture, IVC)系统来研究食蟹猴胚胎植入后发育到原肠胚形成阶段和超过原肠胚形成阶段(受精后第9~20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1月15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分别为“In vitro culture of cynomolgus monkey embryos beyond early gastrulation”和“Dissecting primate early post-implantation development using long-term in vitro embryo culture”。

  在第一项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在受精后长达20天的时间内支持食蟹猴胚胎在体外培养的系统。通过将组织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与单细胞RNA测序(RNA-seq)分析相结合,他们发现这些体外培养的猴子胚胎的发育超过了早期的原肠胚形成阶段,并概述了灵长类动物体内胚胎植入后早期发育的关键事件。

图片.png

猴子胚胎在体内培养超过原肠胚形成阶段,图片来自Science, 2019, doi:10.1126/science.aax7890。

  他们利用这种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胚(blastocyst)与成熟囊胚腔(blastocoel)一起培养(受精后7~8天)。在受精后第13~14天,有~27.7 ± 3.2%的这些体外培养的胚胎(以下称IVC胚胎)出现双层胚盘(bilaminar disc)样结构(n = 167, 26个实验)。在受精后第15~16天,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种双层胚盘状结构。一些胚胎在体外成功发育到受精后第20天。苏木精-伊红染色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这些IVC胚胎概述了体内早期胚胎植入后发育的主要特征:上胚层(epiblast)细胞谱系(OCT4+, NANOG+)和下胚层(hypoblast)细胞谱系(GATA6+)的分离;羊膜和卵黄囊腔的形成;推测的原始生殖细胞(SOX17+, TFAP2C+, BLIMP1+)的出现;前后轴的建立(OTX2+细胞的不对称定位);和原肠胚形成(原肠胚形成细胞:T+/OCT4+,VIMENTIN+/T+/OCT4+)。

  再者,单细胞RNA测序(RNA-seq)分析显示这些食蟹猴IVC胚胎在基因表达谱和细胞类型方面与体内的食蟹猴胚胎相类似,包括推测的顶叶滋养层细胞(parietal trophoblast)、胚外间充质细胞、植入后早期上胚层细胞(E-EPI)和植入后晚期上胚层细胞(L -EPI)、腔内内胚层(visceral endoderm)细胞、卵黄囊内胚层细胞、早期原始生殖细胞(E-PGC)、早期原肠胚形成细胞(early gastrulating cell, E-Gast)、晚期原肠胚形成细胞1(L-Gast1)和晚期原肠胚形成细胞2(L-Gast2)、早期羊膜细胞(E-AM)以及晚期羊膜细胞1(L-AM1)和晚期羊膜细胞2(L-AM2)。

  在第二项研究中,来自我国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体外培养系统,它能够在实验室中研究灵长类动物胚胎的生长过程,同时也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胚胎关键发育过程中的分子细节。这项研究是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细胞中进行的,其对于人类早期发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能提供早期胚胎发育的信息,并提供关键信息来改善人类再生医学的研究进度。

  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者Weizhi Ji表示,为了理解灵长类动物原肠胚形成过程背后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他们三年前就开始进行了猴子的胚胎培养实验,基于前期研究基础,他们很快实现了目标,这就有望未来帮助人们揭示人类胚胎植入后发育的一些未知信息。文章中,他们想深入研究原肠胚形成的具体过程,当发育中的胚胎转化成为原肠胚结构时这一过程就会发生,原肠胚会演化成为后期胚胎的组织和器官;其中一层会发育成为肺、胃肠道和肝脏;另一层会发育成为心脏、肌肉和生殖器官;第三层将会发育成为皮肤和神经系统;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在灵长类动物机体中驱动这一过程的细胞和分子因素,这主要是由于研究人员对早期胚胎获取有限所导致的。

  这些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培养出灵长类胚胎并对其发育过程进行研究,并且希望每天能够监测胚胎,观察其形状、大小和迁移模式,以及灵长类动物胚胎在早期发育过程中如何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为了更好地理解关键的转化过程,他们对此前建立的一种胚胎培养步骤进行修饰来让早期的灵长类胚胎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育20天。通过这种新的方法,他们,培养的胚胎中的细胞能够显示出通向原肠胚每一层的清晰的发育轨迹,同时研究结果还能揭示胚胎发育所需的一些分子细节;这些数据或能作为一种资源来帮助延长胚胎培养的时间超过20天,以便更好地研究干细胞的分化/特化过程。

  这项研究还阐明了对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非常关键的调节网络和信号通路,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更好的策略来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灵长类动物在健康和疾病状况下的早期发育特性。

  总之,这两项研究建立了一种体外培养系统,它可以支持食蟹猴胚胎在体外的发育超过早期原肠胚形成阶段。这些IVC胚胎概述了体内的灵长类动物胚胎在植入后早期发育的许多关键事件。这种猴子体外培养系统为在未来研究早期胚胎发生的灵长类动物特有的分子特征和机制提供了一种平台,这些分子特征和机制可能与早期发育中出现的人类疾病有关。


相关文章

底栖动物扰动对红树林土壤甲烷排放影响获揭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团队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底栖动物扰动对红树林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

近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研讨会上,《“动物基因编辑产业促进”倡议书》发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研究发现用粪便传播种子的最小动物

粗木虱体长不到11毫米,是一种以腐烂植物为食的无光彩的有鳞无脊椎动物,看起来似乎不太像一位“园艺大师”。然而,外表可能具有欺骗性。粗木虱是迄今已知的通过食用种子来传播种子的最小动物。图片来源:MATT......

第二届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研讨会在京召开

5月9~10日,“第二届(2024)动物基因编辑抗病育种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首农香山会议中心召开。研讨会由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主办。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

研究发现更多的动物存在意识科学家呼吁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乌鸦、黑猩猩、大象以及许多其他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行为方式表明它们可能有“意识”。然而,这份名单并没有以脊椎动物结束,研究人员正在将对意识的研究扩展至包括章鱼,甚至蜜蜂和苍蝇在内的更广泛的动物中。据《自然......

马儿进校园:共庆“世界兽医日”

4月27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在卫岗校区玉兰路举办了“春日萌宠嘉年华——马儿专场”。 活动现场。南京农大供图4月2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兽医日,今年的主题是“兽医是不可或缺的卫生工作者(V......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召开常务理事会

4月20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下称亚热带生态所)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谯仕彦,亚热带生态所党委书记谭支......

3人主导、仅1年时间!他们完成这项创纪录的研究

编译|杜珊妮王兆昱在通常情况下,若要绘制包含生物体所有细胞类型的图谱,需要大规模的跨国合作和庞大的预算经费。然而,事情也有例外。据《自然》网站近日报道,3名研究人员主导,仅在1年内就以很低的成本,干成......

“显而‘疫’见”三农服务团开展社会服务

3月31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显而‘疫’见”三农服务团前往青岛双赢良种猪繁育专业合作社、胶州市文兴生猪养殖场等企业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本次社会服务以“服务养殖一线,助力产业振兴”为主题,为生猪健康......

人类将病毒传给动物多于动物传给人类

人们害怕老鼠等动物将病毒传给自己。但结果显示,在传播病毒方面,其他动物更有理由害怕人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对病毒基因组开展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当病毒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传播时,病毒更多地是从人类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