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1 20:41 原文链接: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脑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技术,但CT或MRI检查通常在数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通过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S100蛋白(s100B)水平虽然可早期诊断,但同样也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近期的研究表明,脑梗死超早期可出现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增高,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生物学指标。

1、FABP的生物学特性

FABP是一类脂肪酸结合蛋白超家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KD左右,其功能是在胞内结合和转换疏水基脂肪酸,从而调节基因表达、细胞生长以及维持离子通道的功能。在不同器官和组织细胞内存在有不同类型的FABP。H-FABP主要参与细胞内脂肪酸的运输、调节细胞内脂肪酸浓度、加速脂肪酸摄取,最终形成ATP而提供能量。目前,H-FABP主要在心肌、骨骼肌和脑表达。当细胞损伤和死亡时,可造成FABP渗漏,从而导致血清含量上升.

 

 

2、H-FABP作为缺血性卒中生物学指标的可行性

 

 

理想的缺血性卒中生物学指标应符合如下特征:(1)具有脑特异性;(2)由于获取脑脊液标本相对困难,因此特别希望能通过血清标本检测;(3)出现非常早,如发病后数小时内;(4)高峰水平能反映脑损伤程度;(5)能鉴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甚至脑损伤的坏死或半暗带;(6)能预示功能转归。在很大程度上,H-FABP是能够满足上述标准的一种生物学指标。脑外伤时,血清H-FABP浓度的敏感性高达70%,而NSE和S100B仅分别为51%和45%。S100B作为卒中的生物学指标,卒中后24h时的敏感性仅为44%,2d时为67%。进一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现,脑梗死急性期2 h后即可在血清中检测到H-FABP。

 

 

3、H-FABP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时的表达

在组织细胞损伤和死亡时可出现H-FABP的渗漏,从而导致血清含量升高。Wunderlich等在4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l~6h、12h、18h、24h、48h、72h、96h、120h测定血清H-FABP水平,结果表明。在2~3h即可测得H-FABP并达峰值,且其高水平可维持至120h时;H-FABP的浓度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梗死灶体积有关,推测H-FABP可能是早期缺血性卒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因此,在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之前即可进行血清FABP的测定,从而对临床诊断和病情判断提供辅助依据。

已知H-FABP也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生物学指标,且较CK-MB更敏感。由于其分子量小,心肌梗死时H-FABP能够快速从受损的心肌细胞中释 放入血液。正常H-FABP的血浆浓度为1.6~1.9ng/ml,随着年龄增长稍有增高。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通过微量测定血浆和尿液H-FABP来诊断缺血性卒中。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在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础上,H-FABP可作为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生物学指标,其特异性优于NSE和Sl00B。

 

 

4、展望

 

 

过检测血清H-FABP水平,可以在细胞水平和生物化学水平上超早期诊断卒中,有利于开展超早期治疗,从而实现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负担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在基因水平上对FABP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增加预防手段和降低发病率。


相关文章

曹雪涛团队的又一新进展,这次瞄向RNA结合蛋白

RNA结合蛋白(RBP)在癌症发展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需要进一步确定可能作为癌症治疗靶点的促肿瘤RBP及其伴侣。2022年7月20日,海军军医大学曹雪涛团队在SignalTransductio......

这个研究团队发现2′3′cGAMP新的结合蛋白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蒋洪课题组在CellChemical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APhotoaffinityLabelingStrategyIdentifiedEF1A1asa......

肖锐教授揭示RNA结合蛋白与转录因子具有广泛的关联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录控制和染色质活性在很大程度上涉及调节类的RNA,这可能会产生特定的RNA结合蛋白(RBPs)。尽管多个RBP与转录控制有关,但目前尚不清楚RBP如何直接作用于染色质。2019年......

从全才到专家,Cell子刊揭示启动干细胞分化的蛋白团队

生物通报道:当植物将根扎进土壤的时候,根尖形成的新细胞就要担负不同的责任,比如输送水和营养物质或者感知重力。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拟南芥根部鉴定了一组DNA结合蛋白。他们在Developmental......

MIT牛人发布可编程的RNA控制工具

MIT研究团队开发了可以追踪和操纵基因表达的模块化可编程蛋白,并将这一强大的研究工具发表在四月二十六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这些蛋白能够自定义结合任意RNA序列,“在生物和生物工程领域有......

北京生科院揭示RNA结合蛋白调控网络中功能遗传变异的机制

绝大部分遗传变异(尤其是同义突变)或RNA编辑并不会引起蛋白结构的改变,因此,这些遗传变异或RNA编辑是如何影响生物表型的尚不清楚。RiboSNitches是可以改变RNA结构的单核苷酸变异体(SNV......

Cell子刊:揭开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

大约一半的肿瘤都缺失p53基因,它有助于健康细胞防止基因突变。这些肿瘤当中有许多会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化疗药物通过破坏细胞的DNA来杀死它们。现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癌症生物学家已经发现了这一......

细胞凋亡吞噬研究获进展

6月15日,Genes&Development杂志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迎芳实验室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王晓晨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StructuralStudyofTTR-......

家蚕嗅觉相关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摘要昆虫对气味物质的识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连锁反应过程,气味分子首先被嗅觉感器淋巴液中的气味结合蛋白或化学感受蛋白所结合,然后运转到位于嗅觉神经元末梢膜上的气味受体并将其激活,最后引起嗅觉神经兴奋,并传......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

摘要在变性条件下,应用凝胶过滤和阴离子交换两步分离,实现了分离纯化性质不稳定,易于降解的视黄醇结合蛋白之目的,最后经过分步缓慢复性!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RBP为其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最终应用于临床营养评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