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8-22 13:05 原文链接: ITER解决最棘手难题

  试验用核聚变反应堆JET成功为ITER测试了一种新的内层。小图为钨偏滤器的横截面。

  图片来源:EFDA;ITER

  一直以来,笼罩在ITER核聚变反应堆项目——目前在法国建造的一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头顶的一个最大问号便是用什么材料来涂装反应堆的内壁。要知道,它必须要能够抵挡10万摄氏度的高温,以及猛烈的粒子轰击。

  如今,研究人员终于从用一个类似于计划在ITER中所使用的内层改装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聚变装置中找到了答案。研究人员报告说,位于英国牛津附近的欧洲联合环形加速器(JET)的新的“像ITER一样的墙壁”是一种钨与铍的结合产物,与较早的核聚变反应堆所使用的内层相比,它被侵蚀的速度更为缓慢,并且吸收的燃料也更少。物理学家Peter de Vries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消息,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为ITER所选择的材料是正确的。”

  核聚变是为太阳和恒星提供能量的过程,或者说,它是最完美的能量来源。它所需的燃料(氘和氚)非常容易获取,并且几乎是用不完的,而这一过程也并不会产生任何温室气体或长期存在的核废料。

  在早期核聚变反应堆中,最常见的反应堆内层是由碳构成的,这是因为它极耐高温与腐蚀,并且不会污染燃料被加热后所形成的等离子体。然而碳有一个最大的缺陷便是它非常“乐于”吸收氘和氚。对ITER来说,其反应堆会经常使用氚,因此对氚的吸收必须保持在最低限度,碳显然是不合适的。

  由于并不存在一种完美的材料,因此研究人员不得不向使用两种材料的方案妥协。如今,大多数的内壁会涂装铍——这种金属对等离子体的污染最低,但其熔点却很低,无法耐受等离子体的高温。另一方面,在JET的底部有一个被称为偏滤器的装置,它类似于反应堆的排气管。这种装置会与等离子体接触,因此需要一种更为耐用的涂层。为此,研究人员使用了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JET从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了一次内部改造,其间,研究人员用打算在ITER中使用的铍和钨替代了原有的碳内层。结果显示,在升级后的JET中,与之前的碳内壁相比,铍内壁在等离子体的影响下腐蚀速度要慢得多。研究人员在日前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报告了这一结果。

  ITER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它的建造大约需要10年,耗资数十亿美元。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俗称“人造太阳”。

相关文章

聚焦量子科技和核聚变厘清基础研究重点支持方向

近日,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带队赴安徽省合肥市开展主题教育调研,围绕量子科技、核聚变等领域考察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实验室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最新科......

研究人员利用SOFIA天文台数据揭示了一个被摧毁行星系统

一旦一颗恒星演化到主序星阶段之外--这是恒星演化的最长阶段,在此期间,恒星核心的核聚变产生的辐射被引力所平衡--它可能拥有的任何行星系统的命运就是一个谜。天文学家通常不知道在这一点之后行星会发生什么,......

只为点亮一盏属于核聚变的灯

“万老师,EAST实现了403秒的H模等离子体运行!”“祝贺!祝贺!大家辛苦了!”4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该所科普主管蔡其敏向记者展示了这段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元熙的......

“人造太阳”照亮地球还要多久?

随着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相关技术获得突破。在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协同作战的今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有耐力、能长期投入的“国家队”和更灵活、试错成本更低的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推......

美能源部宣布首次实现“核聚变点火”,真突破还是搞噱头

北京时间12月13日23时,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

北京时间12月13日23时,美国能源部(DOE)和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宣布,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

核聚变技术获得突破?美国能源部将发表重大声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76.shtm中新网12月13日电综合外媒报道,消息人士称,美国能源部将于当地时间13日宣布,美......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记者22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志着中国......

提高三乘积,让可控核聚变走向现实

依托现有核科技工业体系,凝聚核工程领域具有专业经验和技术基础的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逐步搭建聚变能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工业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聚变工程和技术攻关,再经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50年左......

突破燃料密度极限核聚变基本定律修订

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的一条基本定律。新定律指出,科学家们实际上可以在核聚变反应堆中安全地添加更多氢燃料,从而获得比之前想象的更多的能量。相关研究发表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