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6 16:36 原文链接: Nature:促进IL17a产生有望改善自闭症的行为症状

  多年以来,一些父母已注意到他们的自闭症孩子在发烧时的行为症状有所减轻。在过去的15年中,至少有两项大规模的研究记录了这种现象,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为何发烧会产生这种影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可能是这一现象背后的细胞机制。在对小鼠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在某些感染情形下,一种称为IL-17a的免疫分子被释放出来并抑制大脑皮层中的一小部分区域,而人们之前已发现这个大脑区域与小鼠的社交行为缺陷有关。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L-17a promotes sociability in mouse models of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论文通讯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Gloria Choi和哈佛医学院免疫学助理教授Jun Huh。论文第一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Michael Douglas Reed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Yeong Shin Yim。

图片.png

图片来自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843-6。

  Choi说,“人们[在自闭症患者中]曾经观察到这种现象,这很让人难以理解,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种机制。如今,这个领域,包括我的实验室,都在努力证明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从免疫细胞和分子到大脑中的受体,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导致行为改变。” Choi说,尽管在小鼠中取得的发现并不总是可以转化为人类的治疗方法,但是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指导制定协助减轻自闭症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行为症状的策略。

  免疫影响

  Choi和Huh以前曾探索过炎症和自闭症之间存在的其他联系。在2016年,他们发现在怀孕期间受到严重感染的母鼠所生的小鼠更可能表现出诸如社交能力下降、重复性行为和异常交流之类的行为症状。他们发现,这是由于暴露于母体IL-17a引起的,这种暴露使得发育中的胚胎的特定大脑区域产生缺陷。这个称为初级体感皮质异颗粒区(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dysgranular zone, S1DZ)的大脑区域是体感皮层的一部分,被认为负责感知人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Choi说,“母体中的免疫激活会导致非常特殊的皮质缺陷,而这些缺陷会导致后代的异常行为。”

  在人类中也发现了怀孕期间感染与儿童自闭症之间的联系。2010年的一项研究对1980年至2005年之间在丹麦出生的所有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怀孕头三个月里的严重病毒感染导致儿童自闭症的风险增加了三倍,而在怀孕第二个三个月里的严重细菌感染与自闭症风险增加1.42倍相关。这些感染包括流感、病毒性胃肠炎和严重的尿路感染。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Choi和Huh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了经常报道的发烧和自闭症症状减轻之间的联系。

  Choi说:“我们想知道我们是否可以使用神经发育障碍小鼠模型来重现这种现象。一旦在动物身上观察到这种现象,就可以探究其中的机制。”

  这些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在妊娠期间暴露于炎症而表现出行为症状的小鼠。他们给这些小鼠注射了一种称为脂多糖(LPS)的细菌组分,这种细菌组分会引起发烧反应,结果发现这些小鼠的社交互动暂时恢复到正常水平。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在炎症过程中,这些小鼠产生IL-17a,而IL-17a与S1DZ中的受体结合,其中S1DZ正是最初受母体炎症影响的大脑区域。IL-17a降低了S1DZ中的神经活动,这使得这些小鼠暂时对与其他小鼠的社交互动更感兴趣。

  如果这些研究人员抑制IL-17a或敲除IL-17a受体,那么这种症状逆转不会发生。他们还发现仅仅升高这些小鼠的体温不会对行为产生任何影响,这就进一步证实IL-17a是逆转行为症状所必需的。

  Choi说:“这表明免疫系统使用像IL-17a这样的分子直接与大脑对话,实际上它可以像神经调节剂一样起作用,从而引起这些行为改变。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例子,说明免疫系统如何调节大脑。”

  美国纽约大学免疫学教授Dan Littman(未参与这项新的研究)说,“这篇论文的了不起之处在于,它表明这种对行为的影响并不一定是发烧的结果,而是产生的细胞因子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至少在哺乳动物中,中枢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或出生后的不同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细胞因子信号。”

  行为影响

  这些研究人员随后在另外三种神经系统疾病小鼠模型中进行了相同的实验。这些小鼠缺乏与自闭症和类似疾病相关的基因---Shank3、Cntnap2或Fmr1。这些小鼠的社交行为均表现出与子宫内暴露于炎症的小鼠相似的社交行为缺陷,即便它们的症状起源不同。

  向这些小鼠注射脂多糖确实会产生炎症,但对它们的行为没有任何影响。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小鼠中,炎症并未刺激IL-17a的产生。但是,如果他们将IL-17a注射到这些小鼠中,它们的行为症状确实会改善。

  这表明在妊娠期间暴露于炎症的小鼠最终会以某种方式使得它们的免疫系统在随后的感染中更容易产生IL-17a。Choi和Huh之前已发现肠道中某些细菌的存在也可以引发IL-17a反应。他们如今正在研究存在于肠道中的相同细菌是否导致他们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发现的脂多糖诱导的社交行为症状逆转。

  Huh说,“令人吃惊的是,发现相同的免疫分子---IL-17a---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具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当作用于发育中的胎儿大脑时,它会促进自闭症样的行为;当调节成年小鼠大脑中的神经活动时,它会改善自闭症样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试图理解的复杂程度。”

  Choi实验室还在研究除IL-17a以外的任何其他免疫分子是否会影响大脑和行为。

  Choi说,“这种交流令人着迷的是,免疫系统将它的信使分子直接发送到大脑,在那里,它们就像大脑分子一样发挥作用,从而改变神经回路的工作方式和行为的形成方式。”


相关文章

生物物理所揭示抗病毒记忆B细胞的表观遗传记忆

记忆B细胞(MemB)是除长寿浆细胞外的体液免疫记忆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机体形成长期免疫保护的细胞基础。免疫记忆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抗原受体经过体细胞V(D)J基因重排,对抗......

天津大学针对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取得新突破

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英才副教授吕春婉团队成功研发新型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药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纳米》。结直肠癌潜伏期长、死亡率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症。在诸多疗法中,免疫疗法被认为......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条件下肠道菌群调节可增强蜥蜴的免疫能力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构成威胁,如物种的存活率下降、病原体的流行增加以及物种灭绝的风险提高。变温动物受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成为气候变化过程中最受胁的类群之一。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影响物种......

应激诱发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会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最终严重影响肥育阶段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

到2032年,癌症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将增长2751.1亿美元

2022年全球癌症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2751.1亿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0.70%。市场概况癌症免疫治疗市场是指开发、生产和分......

免疫疗法跳过CAR,采用STA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10月12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和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抗癌T细胞变体,可以抑制小鼠体内的多发性骨髓瘤(MM)肿瘤,同时与标准设计的T细胞相比,表现出卓越的持久性和耐力嵌合抗......

CRM:海洋生物奇迹:天然提取物BC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展现出潜力

最近,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刘三宏和海军军医大学的张卫东团队在CellReports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名为BenzosceptrinC(BC)的海绵天然提取物,其在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揭示硫化氢介导的蛋白硫巯化修饰调节免疫稳态机制

硫化氢(H2S)是机体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对机体骨稳态和免疫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细胞凋亡过程中,可释放一类特殊的细胞外囊泡,称为凋亡囊泡。凋亡囊泡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促再生作用,而凋亡缺陷会导致严重的自......

我国学者在长效干粉吸入疫苗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T222502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魏炜研究员、马光辉研究员团队与军事医学研究院朱力研究员、王恒樑研究员团队合作,在长效干粉吸入疫苗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

以多学科交叉手段推动中医药发展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泛指以植物为主的天然药物,它们组成了成千上万种中成药和经典名方等。近年来,中药在治疗各类疾病中展现出的特殊疗效引起了业界关注。日前,在一场主题为“本草物质科学与临床医学”的香山科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