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7 23:39 原文链接: 实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手册(四)

细胞培养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无菌操作技术分为三个部分:工作环境及表面的处理,细胞培养所用玻璃及塑料制品的处理及培养液与培养细胞的处理。

工作环境的处理 使用层流超净工作台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超净工作台正常工作时,向下的气流可阻挡外界空气污染物进入超净台。

(1)实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用紫外灯照射 30-60 分钟灭菌,用 70% 酒精擦拭无菌 操作台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机运转 10 分钟后,才可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 处理一株细胞,以免造成细胞交叉污染。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如需 要继续进行下一个实验,则用 70% 酒精擦拭无菌操作台面,再让无菌操作台风机运 转 10 分钟后,才可进行下一个实验操作。

(2)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与宽敞,必要物品,如试管架、移液器或吸管头等可以 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后应及时移出,以利气体流通。实验用品要用 70% 酒精 擦拭后才能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操作台中央无菌区域内进行,勿在边缘 非无菌区域操作。

(3)小心取出无菌实验用品,避免造成污染。切勿碰触吸管与吸头头部或容器瓶口,不要 在打开的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用手夾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 45° 角取用,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在台面上。

(4)工作人员应注意自身的安全,必须穿戴实验衣与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源性 或病毒感染的细胞株应特别小心,并选择适当等级的无菌操作台(至少两级)。操作过 程中,应避免引起气溶胶的产生,小心有毒性试剂,例如 DMSO 及 TPA 等,并避免尖 锐物品伤人等。

(5)定期检查下列项目:CO2 钢瓶内的 CO2 压力;CO2 培养箱内的 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 是否有污染;无菌操作台内气流压力是否正常,定期更换紫外灯管及 HEPA 过滤器滤膜, 预滤网 ﹙300 小时/预滤网,3000 小时/HEPA)。

培养细胞生长过程:潜伏期→指数增生期→停滞期

潜伏期 (latent phase)

细胞接种后, 先经过一个在培养液中呈悬浮状态的悬浮期. 此时, 细胞质回缩, 胞体呈圆球形. 然后细胞贴附于载体表面, 称贴壁, 悬浮期结束. 细胞贴壁速度与细胞种类, 培养基 成分, 载体的理化性质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原代培养细胞贴壁速度慢, 可达 10-24 小时或更多, 而传代细胞系贴壁速度快, 通常 10-30 分钟即可贴壁。细胞贴壁后还需经过一个潜伏阶段,才进入生长和增殖期. 原代培养细胞潜伏期长,约 24-96 小时或更长, 连续 细胞系和肿瘤细胞潜伏期短,仅需 6-24 小时。

(2) 指数增生期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这是细胞增殖最旺盛的阶段,分裂相细胞增多。指数增生期细胞分裂相数量可作为 判定细胞生长是否旺盛的一个重要标志。通常以细胞分裂相指数(Mitotic index, MI)表 示,即细胞群中每 1000 个细胞中的分裂相数。一般细胞的分裂指数介于 0.1%-0.5%,原 代细胞分裂指数较低,而连续细胞和肿瘤细胞分裂相指数可高达 3%-5%。指数增生期 的细胞活力最好时期,是进行各种实验最佳时期,也是冻存细胞的最好时机。在接种细 胞数量适宜情况下,指数增生期持续 3-5 天后,随着细胞数量不断增多、生长空间减少, 最后细胞相互接触汇合成片。正常细胞相互接触后能抑制细胞运动,这种现象称接触抑 制现象 (contact inhibition)。而恶性肿瘤细胞无接触抑制现象,能继续移动和增殖,导致 细胞向三维空间扩展,使细胞发生堆积(piled up)。细胞接触汇合成片后,虽然发生接 触抑制,但只要营养充分,细胞仍能进行增殖分裂,因此细胞数仍然在增多。但是,当 细胞密度进一步增大,培养液中营养成分减少,代谢产物增多时,细胞因营养枯竭和代 谢产物的影响,导致细胞分裂停止,这种现象称密度抑制现象(Density Inhibition)。

(3)停滞期 (Stagnate phase)

细胞数量达到饱和密度后,如不及时进行传代,细胞就会停止增殖,进入停止期。此时 细胞数持平,故也称平台期(Plateau phase)。停滞期细胞虽不增殖,但仍有代谢活动。如 不进行分离传代,细胞会因培养液中营养耗尽、代谢产物积聚、pH 下降等因素中毒,出 现形态改变,贴壁细胞会脱落,严重的会发生死亡,因此,应及时传代。

培养细胞基本形态

培养细胞随贴附支持物形状不同而形态各异,最常见的是贴附于平面支持物细胞。在一般光镜下生存中的细胞是均质而透明的,结构不明显。细胞在生长期常有 1-2 个核仁。在细胞机能状态不良时,细胞轮廓会增强,反差增大。若胞质中时而出现颗粒、脱滴和腔 泡等,表明细胞代谢不良。

体外培养细胞根据它们在培养器皿是否能贴附于支持物上生长特征,可分为贴附型生 长和悬浮型生长两大类。贴附型细胞在培养时能贴附在支持物表面生长。如羊水细胞为贴 附型细胞,常表现为成纤维型细胞和上皮细胞生长。悬浮型细胞在培养中悬浮生长。

(1)成纤维型细胞 在培养中的细胞凡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类似时,皆可称之为成纤维细胞。本型细胞由形态与体内成纤维细胞的形态相似而得名,细胞在支持物表面呈梭形或不规则三角形生长,细胞中央有卵园形核,胞质向外伸出 2-3 厘米个长短不同的突起,除真正的成纤维细胞外, 凡由中胚层间质起源的组织细胞常呈本类形态生长。

(2)上皮型细胞 此类型细胞在培养器皿支持物上生长具有扁平不规则多角形特征,细胞中央有园形核,细胞紧密相连单层膜样生长。起源于内、外胚层细胞如皮肤、表皮衍生物、消化管上皮等组织细胞培养时,皆呈上皮型形态生长。

(3)游走型细胞 本型细胞在支持物上散在生长,一般不连成片。细胞质经常伸出伪足或突起,呈活跃的游走或变形运动,速度快且不规则。此型细胞不很稳定,有时亦难和其它型细胞区别。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细胞密度增大联成片后,可呈类似多角型或成纤维细腻包形态。常 见于羊水细胞培养的早期。


相关文章

Cell:我国科学家在几种小型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病毒跨物种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龙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

野生小型哺乳动物病毒组组成和病毒播散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130002、31930001、32041004、U22A20526)等资助下,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永振教授团队在野生小型哺乳......

昆明动物研究所发论文: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长尾鼩鼱属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这一研究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以及一个待描记新种。图为雪山大爪鼩鼱生态照。中国科学......

极端高温或在未来2.5亿年灭绝哺乳动物

根据《自然·地球科学》26日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显示,在约2.5亿年后下一个超大陆形成时,炎热气候将会超出哺乳动物生理极限。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有避免过热的策略。但温度长时间超过40℃会导致许多哺乳动......

毛方园:探索哺乳动物进化的奥秘

如果只是停留在对标本的简单描述上,前人已经做得非常细致了,留给我们的空间很小。我们现在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想再进一步就必须要引入新的方法。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时,她......

新进展!长寿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抗肿瘤机制

在适应性辐射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演化出较高的多样性,包括从最长寿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寿命长达200余年的弓头鲸。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类群如裸鼹鼠、弓头鲸、大象和蝙蝠等,展现出长寿命、抗肿瘤的特点,......

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不敌人类的原因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瑞士弗里堡大学的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利用对化石记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胎盘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狗和蝙蝠)起源于恐龙大灭绝之前,这意味着......

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小鼠脑区特异性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干细胞动物园”里有张发育时间表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团队揭示了生化反应速度的差异是导致小鼠和人类时钟差异的原因。为了确定这一发育原则,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动物园”重现了除小鼠和人类之外的4种哺乳动物的节段时钟。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

平等主义的幻觉:人类是独特但不例外的哺乳动物物种

在现代社会,父母中的一方可能会带女儿去上芭蕾舞课,并准备好晚餐,以便另一方可以在接儿子去踢足球之前上运动课。对观察者来说,他们似乎在非常忙碌的、共同抚养孩子的、一夫一妻的关系中进行合作。这些人可能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