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08 22:16 原文链接: 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在乳腺癌肿瘤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宋尔卫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学基础研究,在非编码RNA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及靶向导入小分子RNA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方面有杰出工作。近期,宋尔卫教授课题组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揭示了乳腺癌转移的新机制。炎症因子芯片筛查发现,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激活巨噬细胞转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又可分泌趋化因子CCL18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和分泌细胞因子GM-CSF,形成正反馈循环环路,在乳腺癌转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Cancer Cell(影响因子23.893)。(芯片实验由康成提供技术服务)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乳腺癌肿瘤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针对乳腺癌肿瘤转移的研究和治疗成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重要课题。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是乳腺癌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数目最多的炎症细胞,对肿瘤转移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的研究发现发生EMT的肿瘤细胞(间充质样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都分布在肿瘤侵袭的前沿,提示两者有相互作用。但因为肿瘤微环境在体研究中的困难,该猜想一直停留在假说水平。宋尔卫教授课题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对肿瘤细胞和TAMs的相互作用展开系统研究。

 

研究思路:

宋尔卫教授课题组通过乳腺癌细胞株和人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发现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间充质样肿瘤细胞)比未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上皮样肿瘤细胞)更具有激活巨噬细胞成为TAMs的能力。作者应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检测发生EMT和未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培养上清液,结果显示GM-CSF,IL-8,CCL2,GROa,GROb 和GROg 在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样本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进一步验证发现只有GM-CSF在乳酸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激活巨噬细胞转化为TAMs。

 

宋教授课题组前期实验成果表明TAMs能够促进肿瘤转移。作者用GM-CSF激活的巨噬细胞处理上皮样肿瘤细胞,能够促使后者转化为间充质样肿瘤细胞。其中,巨噬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CCL18在EMT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表明,CCL18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NF-kB转录活性,进而诱导EMT。而转录因子NF-kB的一个靶基因恰是GM-CSF,反过来又能激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而形成正反馈循环环路。

进一步,宋教授课题组利用人源化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发现:抑制GM-CSF能够有效减少CCL18+细胞数目,并且抑制肿瘤转移;而且抑制CCL18能够减少GM-CSF,并且抑制肿瘤转移。这些在体实验证明肿瘤细胞分泌的GM-CSF和TAMs分泌的CCL18可以形成正反馈循环环路,促进乳腺癌肿瘤转移。

此外,作者对中国三个乳腺癌中心1000多例乳腺癌临床标本和国际肿瘤数据库的分析,证实了GM-CSF与CC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并与癌细胞EMT表型、高病理恶性程度、三阴乳腺癌亚型和病人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技术路线:

 

结果展示: 

 

A

 

B

 

C

 

A.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炎症因子抗体芯片)检测结果;

B. ELISA验证芯片筛出的差异表达细胞因子;

C.细胞因子GM-CSF和趋化因子CCL18形成正反馈循环环路诱导乳腺癌肿瘤转移模型。

 

研究意义:

该研究揭示了乳腺癌肿瘤转移的新机制。通过乳腺癌细胞株和人原代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首次揭示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比未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更具有激活巨噬细胞的能力。炎症因子芯片筛查发现,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GM-CSF,以及大量肿瘤代谢产物乳酸,共同激活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又可分泌趋化因子CCL18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NF-kB转录活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发生EMT和分泌细胞因子GM-CSF,形成正反馈循环环路。该研究深入探讨了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乳腺癌转移机制的深入探索和治疗新靶标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新方向。


相关文章

芯超生物:胶体金层析POCT法15分钟速测新型冠状病毒

特大喜讯!15分钟内出结果!上海芯超生物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制成功!去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今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

第二届全国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论坛召开

5月24日-25日,第二届全国生物传感、生物芯片与纳米生物技术高端论坛(BBNChina2019)在山东济南召开,包括5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三百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和业界代表参加会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

纳米金颗粒芯片:十几分钟识别单位点基因突变

韩国近日一项研究成果实现了十几分钟内完成基因检测:通过使用纳米尺度的金颗粒制作的生物芯片来识别癌细胞DNA特征,能够迅速完成对特定癌症标志物的检测,无需测序,可以识别单个位点基因突变。该技术能够完成实......

微流控生物芯片上的液体活检技术

以新型生物芯片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型医疗技术从肿瘤诊疗研究走向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控等临床应用,成为精准医疗时代的重要组成。其中,液体活检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癌症早筛、预后监测、用药指导、患者分层等领......

抗栓用药须用“芯”指导

“作为经典并广泛应用的抗栓药,华法林和氯吡格雷分别在预防静脉血栓、脑卒中、肺栓塞以及心脑血管血栓缺血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个体对抗栓药物的‘适用量’不一样,有时对大多数人有效的剂量对少数人可能达不......

生物芯片技术与产品发展趋势整合样品制备

生物芯片是一类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统,包括微阵列芯片、微流控芯片、芯片实验室以及相关的仪器和设备。生物芯片是一类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统,包括微阵列芯......

国内外生物芯片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芯片是一类快速、高效、高通量的生物分析器件或集成化分析系统,包括微阵列芯片、微流控芯片、芯片实验室以及相关的仪器和设备。它集合计算机、微电子、微机械、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在一个......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又称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起源于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或其他样品分子(例如蛋白,因子或小分子)进行杂交......

天津生物芯片参与绘制海参基因组

海参属于棘皮动物,是其中体型与形态最为特殊的种类,且处于从无脊椎向脊椎动物分化的独特进化地位,也是国内外重要的海产经济物种,具有极高的营养与医用价值。10月12号,国际学术期刊PLoSBiology在......

《微阵列生物芯片反应仪技术要求》等2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各有关单位及个人:由全国生物芯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1)负责归口的《微阵列生物芯片反应仪技术要求》及《微阵列生物芯片清洗仪技术要求》2项国家标准(报批稿)已完成(标准文本见附件),现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