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06 11:17 原文链接: 玉米DDGS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和检测

玉米酒精糟又称玉米DDGS(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Soluble),主要是指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条件下,燃料乙醇工厂用玉米籽实与精选酵母、酶等混合发酵生产乙醇和二氧化碳后,剩余的发酵残留物经低温干燥形成的共生产品。另一类玉米酒糟蛋白饲料为DDG(Distillers Dried Grains),是将玉米酒精糟作简单过滤,滤渣干燥,滤清液排放掉,只对滤渣单独干燥而获得的饲料。前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总量均明显高于后者。

玉米DDGS的营养价值及应用

1.1   玉米DDGS的营养价值

于DDGS的蛋白质含量在26%以上,已成为国内外饲料生产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原料,在畜禽及水产配合饲料中通常用来替代豆粕、鱼粉,添加比例最高可达30%,并且可以直接饲喂反刍动物。

玉米DDGS不仅具有高蛋白、高有效磷、低植酸磷和高维生素含量的特点,而且还包含玉米发酵过程中融入的糖化曲和酵母的营养成分及其活性因子,被认为是一种高蛋白、高营养、无任何抗营养因子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原料。  

1.2在母猪生产的应用;

对于母猪,DDGS开始时可以低水平添加,然后逐渐增加用量,直到最高用量。名你打苏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母猪日粮中一开始添加高水平DDGS,将导致饲料采食量下降,到恢复全部采食量是大约需要1周时间。另外,霉菌毒素对繁殖性能有很大影响,因为,当将DDGS用于母猪日粮时要严格小心。

1.3   DDGS饲料的最佳用量

DDGS饲料能预防猪肠道消化疾病并能抑制饲料自身的病原菌,DDGS有效磷含量高,钙含量很低,需要其他矿物原料来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丰富,但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很低,必须添加赖氨酸和色氨酸。玉米DDGS是猪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能量、蛋白质和其他主要养分的优秀来源。DDGS在不同猪日粮的最大用量分别为:子猪(7千克~12千克)和生长猪(12千克~50千克)20%,育肥猪(50千克~100千克)20%,怀孕母猪50%,泌乳母猪20%,种公猪50%,后备母猪20%。使用DDGS不当将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刚出厂时酒味很浓,用于生产猪饲料,添加5%-6%则会导致饲料适口性下降,但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则刺激性气味明显减弱,适口性提高。

玉米DDGS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2.1   DDGS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田间或储藏期间产生的,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对猪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霉菌毒素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日粮中两种霉菌毒素的最大允许量不超过1 mg/kg,过多摄入大量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母猪。发酵过程并不能对霉菌毒素产生破坏作用,反而使其和赖氨酸等养分一样,浓度提高3倍。所以,原料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直接影响DDGS饲喂动物的生产效果。而DDGS水分含量高,谷物已破损,霉菌容易生长,因此,霉菌毒素含量很高,可能存在多种霉菌毒素,会引起霉菌毒素中毒症。导致免疫低下和病患率升高,生产性能下降。因此:要定期检测DDGS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对于霉菌毒素超标的DDGS应及时做处理。

2.1.1 DDGS中超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

  米赤霉烯酮,主要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生产母猪主要是假发情、返情(屡配不孕)、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严重的会导致阴道和子宫脱 出。 对于商品猪和后备母猪,主要可见发情延迟或者假发情,阴户红肿和脱肛等。妊娠期母猪采食受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饲料(尤其是产前2-3周)容易导致仔猪八字腿的发生。对于公猪,可见公猪雌性化,乳腺增大,睾丸萎缩,有包皮炎,精液品质下降等。

2.1.2 DDGS中超呕吐毒素的危害

呕吐毒素(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 损害肠道、骨髓、脾脏,采食量降低,换肉率差,容易遭到细菌的二次感染,呕吐、拒食。

2.2   玉米DDGS饲料对不同畜禽的营养价值

在使用DDGS时一定要掌握确切营养成分组成,优缺点。另外,在对动物健康方面应该注意:

1)霉菌毒素问题:DDGS水分含量高,谷物已破损,霉菌容易生长,因此霉菌毒素含量很高,可能存在多种霉菌毒素,会引起家畜的霉菌毒素中毒症。导致免疫低下易发病,生产性能下降。所以适量用防霉剂和霉菌毒素吸附剂。

2)因为DDGS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容易发生氧化,对动物健康不利,能值下降,影响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如胴体品质、牛奶质量,所以要使用抗氧化剂。

3)抗营养因子:DDGS米糠中的纤维含量高,单胃动物不能利用它,所以使用酶制剂提高动物对纤维的利用率。另外有些产品可能有植物凝集素、棉酚等,加工后活性应大幅度降低。

高剂量的霉菌毒素能直接造成畜禽生长不均、表现差以及明显的临床症状;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可导致免疫抑制,引起疫苗后反应强、抗体水平上不去、影响疫苗保护力、提高抗生素用量,间接的造成成长不均匀以及引发其它疾病。


相关文章

农业农村部新部署!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从南到北陆续展开,是落实示范推广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时期。4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会,......

“杰出”的玉米是如何杂交的?

作物的杂交后代比它的双亲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强的抗逆性、更高的产量,这就是杂种优势。百余年来,遗传学家一直在苦苦探寻其背后的遗传学机理,寻找能让后代比双亲更“杰出”的基因位点,却难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

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3月25日,《......

遗传发育所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研究取得进展

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玉米用途广泛,除作为饲料外,还有各种工业用途,并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和淀粉。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天然异交率高达95%以上,因此杂交种制种和专用玉米的生产需要严......

科研十年磨一剑|科学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经过10年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首次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并通过杂交实验,有效提高了现代玉米的蛋白含量,这一成果11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

中科院破译吉林西部中低产旱田“增收密码”

中新网松原10月15日电(记者郭佳)记者15日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其采用的“324”耕作及浅埋滴灌等组合技术在吉林西部中低产旱田实现玉米增产33%。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

科研人员创制玉米穗腐病抗性育种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基因编辑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靶向编辑玉米内源基因创制了一种突变体,并发现其在多环境下对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具有明显抗性,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种质材料与育种技......

赵久然:强壮玉米“中国芯”

玉米是中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大、种业市值最高的作物,也是国际种业巨头竞争激烈的主要焦点作物。大力推进玉米种业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饲料供给及种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

中国农科院构建出首个玉米全节间时空特异转录调控网络

CYP90D1(ZmD1)调控玉米节间发育和茎秆长度。中国农科院供图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团队和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合作研究,构建出首个玉米全节间时空特异转录调控网络,......

提高水稻和玉米的遗传转化效率研究获进展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耀光院士团队的研究揭示了在水稻和玉米的愈伤组织中过表达玉米GOLDEN2基因可促进愈伤的分化,从而提高遗传转化效率。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CHINALif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