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0 17:48 原文链接: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应用(一)

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又称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STR)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nce Repeat,SSR),是指基因组中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2-4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序列。其中最常见的是双核苷酸重复,如(AC)n、(TG)n等,微卫星DNA广泛分布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大约每隔10-550kb就存在一个微卫星。微卫星DNA由于具有特异性的PCR扩增、多态信息容量(PIC)高、引物通用性好、突变率高、共显性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

1.微卫星DNA的特点及分类

微卫星DNA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核苷酸重复单位数目的多态性和重复序列中核苷酸的替换多态性。一般认为,一个微卫星DNA核心序列重复数目越高,其等位基因数目也就越多,多态性就越丰富。微卫星DNA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能够稳定地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且等位基因间呈现共显性遗传。除此以外,微卫星标记还具有DNA用量少、反应速度快、操作简易、结果重复性好等特点。

根据重复结构的不同可将微卫星DNA分为3类:完全重复型(perfect),单一序列单元无中断或无颠倒;不完全重复型(imperfect),单一序列单元有中断或有颠倒;混合型(compound),多个序列中单位有或无中断和有或无颠倒的混合。一般说来,微卫星DNA的重复序列两侧都有物种特异性的保守序列,所以,通过设计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自显影(或银染),就可以检测到在简单重复序列重复单位数不同的DNA区域的多态性,这就是微卫星DNA分子标记。

2.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的优点

微卫星在基因组中是均匀分布的。Winter 等人的研究表明, 除着丝粒及端粒区域外, 染色体的其他区域均广泛分布有微卫星位点。Litt 和Luty以及Weber 和May各自用热稳定Tag 酶的PCR 方法证明, 微卫星具有丰富的多态性。用微卫星作为遗传标记与其他DNA分子标记(包括RFLP、RAPD 和小卫星DNA等) 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1 微卫星标记杂合程度高

由于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相当多,因而杂合程度高,多态信息含量(PIC)大,在区分亲缘关系极近的个体(群体)时的效率比PFLP高。

2.2 微卫星位点可通过PCR扩增

由于小卫星的等位基因一般比较大,在PCR扩增时有一定局限性。而使用微卫星进行PCR扩增,其使用样品数量少。另外,由于微卫星序列较短,即使降解的DNA也有可能包含足够用来扩增的微卫星位点,这一特点使那些保存差的样品也可能成为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2.3 通用性与保守性

微卫星DNA所在区域在生物的基因组中是比较保守的,某一物种的微卫星引物可在相关密切的物种中使用,这使得减少获取微卫星的工作量和加快比较基因组作图的工作进度成为可能。

2.4 共显性遗传

微卫星DNA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模式,可以区别纯合显性个体和杂合显性个体,这为遗传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供分析的信息。

2.5 微卫星的多态性

多数SSR无功能作用,增加或减少几个重复序列的频率高,因而在品种间具有广泛位点变异,比RFLP及RAPD分子标记更具有多态性。

2.5.1 微卫星突变

微卫星的突变率很高,从而产生了很多等位基因,这就导致了微卫星的高度多态性,一般认为,微卫星丰富的多态性是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的表现。微卫星的突变速率在不同物种以及同一物种的不同位点甚至在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哺乳动物中,大多数的微卫星的突变率估计为每世代10-6-10-2人类家系的微卫星平均突变速率为10-4;黑腹果蝇受控雌性系中的突变率为每个位点10-6左右。当微卫星被表达在缺乏有效错配修复系统的寄主中时,其不稳定性要比正常时高(5-10)×103左右。

2.5.2 微卫星突变的产生机制

微卫星突变的遗传学机制现在尚不清楚,目前大多认为微卫星的不稳定性或者与DNA重组过程中的不等交换有关,或者与DNA复制过程中的“滑链错配”有关。

Johnson和Pupko等认为,两条染色体间的DNA重组过程中发生的不等交换以及基因转换可能是引起微卫星多态性产生的主要原因。而Levinson等认为在DNA复制合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局部解链,有微卫星存在的区域新生链和模板链相对滑动,产生错配,使得一个或者几个重复单位形成环状未能参与配对,从而导致了微卫星多态性的产生。


相关文章

科学家利用DNA折纸技术调控免疫信号取得突破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研究员李玲团队揭示了DNA折纸技术是细胞信号空间调控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为通过空间调控细胞信号通路来开发疾病的针对性药物提供了典型范例......

拥有DNA的人造细胞支架合成对再生医学和药物输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科学家通过操纵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DNA和蛋白质,在创造出类似人体细胞的人造细胞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这一成果对再生医学、药物输送和诊断工具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目启新程,启迪青少年创新思维

因美纳携手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普及科学教育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4月25日,中国苏州——今日,由因美纳与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联合打造的“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

拥有DNA的人造细胞支架合成

合成细胞支架的构建过程。图片来源: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科技日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刘霞)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科学家通过操纵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DNA和蛋白质,在创造出类似......

研究证实ctDNA动态监测对CART治疗价值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主任医师邹德慧、邱录贵、王建祥合作团队首次基于亚洲人群的r/rLBCL患者前瞻性队列,证实ctDNA动态监测可早期预测CAR-T治疗疗效和生......

DNA甲基化调控荔枝种子发育的机制获新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李建国团队在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现代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资助下,研究揭示了DNA甲基化调控荔枝种子发育的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

度量衰老,科学家创建中国人复合DNA甲基化时钟

时间如梭,衰老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但衰老的步伐并非一成不变——即使在同龄人之间,生理功能的衰退和器官老化的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性说明个体的生物学年龄,即生理状态所反映的年龄,可能与其实际年......

最新研究:斑鬣狗DNA遗传信息反映社会地位等级

中新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遗传学论文称,一项研究发现,野生雌性斑鬣狗(Crocutacrocuta)的社会地位反映在其整个基因组的DN......

DNA打印机升级迭代PCR检测相关标准再更新

PCR检测——ISO标准发布近日,由上海海关主导制定的2项ISO标准正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并发布。这两项ISO标准是:《ISO/TS20224-10:2024分子生物标记分析——食品和饲......

NatureMaterials|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高宇/晁洁智能DNA纳米器件,精确溶栓!

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高宇及晁洁共同通讯在Nature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AnintelligentDNAnanodeviceforprecisionthrombolysis”的研究论文,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