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23 18:01 原文链接: 如何提取蛋白质?

  对于每个大肠杆菌表达的目的蛋白,确定其产生、定位及估计培养基或细胞中的产量都相当重要。为了简化确定工作,通常对总细胞蛋白及培养液、周质、可溶胞质和不溶胞质部分进行小规模分析。分析的结果有利于诱导条件优化或确定大规模诱导条件,以及采用合适的蛋白抽提方法用来纯化目的蛋白。下面简单的介绍总细胞蛋白的提取与分析。

  1、生长和诱导

  1)按如下操作准备 pET 重组子(DE3 溶原菌)的起始培养液:从平板或甘油保存菌中接一环细胞加入3ml 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液中。

  2)37℃ 250rpm培养至OD600约为0.5。取3ml 培养液加入100ml 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3)在适当温度摇床培养至OD600约为0.5-1.0(如LB培养基2-3 小时,37℃)。生长过程中无菌条件下取出样品测定OD600值。

  4)在诱导之前,将100ml 培养液分为2份各50ml。其中一份加入IPTG,另一份不加IPTG 作为不诱导对照。对于带有T7lac 启动子的质粒,加入IPTG 至终浓度1mM (500μl 无菌的100mM IPTG),而对于普通T7 启动子加入200μl IPTG至终浓度为0.4mM。对于lacY突变菌株(Tuner,Rosetta-gami和Origami B)可改变IPTG浓度。在适当温度培养适当的时间。注意,当融合蛋白被运输至周质,延缓诱导(16小时或过夜)可以促进蛋白渗漏入培养基中。

  2、诱导培养物的光密度分析

  1)在诱导后收集细胞前,充分摇荡使上清液均匀,在诱导和未诱导的培养液中各取出0.5-1ml。

  2)尽量准确的确定 OD600值。可以通过用相同的培养基进行稀释(通常为1:5 到1:10稀释)使OD600读数在0.1和0.8之间。

  3)在工作表中记录稀释倍数和 OD600读数。

  3、总细胞蛋白的提取

  1)在细胞富集之前,取1ml 培养液离心1 分钟。去除上清液。倒置使沉淀流干,过多的培养基由纸巾吸干。

  2)与 100μl 的磷酸缓冲盐(PBS)混和以重悬沉淀。

  3)加入 100μl 的4×SDS上样缓冲液与一个小枪头按如下设置进行超声波处理:电力水平2-3,功率20-30%(Branson Sonifier 450,超声条件可按仪器的不同而改变)。另外,将样品流经27 gaμge needle 几次以降低其粘稠度。

  4)迅速在 85℃加热样品3 分钟使蛋白变性,SDS-PAGE分析之前-20℃保存。

  4、优化 SDS-PAGE电泳上样体积

  为了简化凝胶电泳和 Western分析,可以用两张工作表来记录数据和计算对标准小块胶规格化的上样体积。公式取决于准确的OD600 的读数以及浓度系数的获得。样品浓度系数等于初始培养液体积除以最终体积。


相关文章

应激诱发仔猪肌肉生长阻滞分子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免疫应激普遍存在于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会导致仔猪肌肉蛋白质降解和生长阻滞,最终严重影响肥育阶段产肉率和肉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效缓解仔猪免疫应激是当前养猪生产亟待解决......

研究发现蛋白质摄入过量不利于动脉健康

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过量的膳食蛋白质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19日的《自然·新陈代谢》杂志上。该研究结合了小型人体试验、小鼠实验和培养皿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当膳食......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替代性蛋白质或为碳减排开辟新天地

荷兰科学家研究认为,到2050年,用替代性蛋白质取代50%的动物产品,可以腾出足够的农业用地生产可再生能源(其能量相当于今天的燃煤发电),同时从大气中去除大量二氧化碳。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环境科学期刊《......

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首位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

2024年1月22日,《自然》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设计蛋白质、脑机接口、细胞图谱、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3D打印纳米材料和DeepFake检测。七大技术中,生......

安捷伦推出全新ProteoAnalyzer系统

自动化平行毛细管电泳系统可简化蛋白质分析2024年1月17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宣布在第23届PepTalk会议期间正式发布用于蛋白质分析的新型自动化平行毛细管电泳系统——A......

机器人改造蛋白质速度超过人类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个能对蛋白质进行工程改造的人工智能(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研究结果是对无需人类干预的蛋白质设计和构建的一次概念验证。相关研究1月12日发表于《自然—化学工程》创刊号。蛋白质在所有......

支架蛋白CRIP1参与蛋白质稳态调控机制被阐明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郝牧研究员、邱录贵主任医师团队在eBioMedicine杂志发表论文,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支架蛋白CRIP1参与自噬、蛋白酶体活性等蛋白质稳态......

几周内或能完成半年任务?AI无需人干预设计新蛋白质

《自然·化学工程》创刊号1月12日发表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能对蛋白质进行工程改造的、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研究结果是对无需人类干预的蛋白质设计和构建的一次概念验证。蛋白质在所有生命形式......

我国学者首次利用AI方法准确模拟蛋白质“光学指纹”

安徽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叶盛教授、孙长银教授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俊教授等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利用人工智能、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方法,高效准确地模拟了完整真实蛋白质的AmideⅡ区域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