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12 13:26 原文链接: 为建设世界独一无二的授时系统

  夜晚的临潼骊山脚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东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园区内,我国唯一、专门、全面从事时间频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一支科研队伍,夜以继日地与时间赛跑。

张首刚,是这支科研队伍的主心骨、领头雁。只要没出差,他办公室的灯总是凌晨时分才悄悄熄灭。

他,率真、不做作,执着钻研,诠释着陕西人“生冷蹭倔”的典型性格特征。

赤子心

今年54岁的张首刚,现任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中科院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重大专项北斗卫星导航总体组专家成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

“对基础物理和国际时间计量有重要贡献。”法国光学学会主席C. Fabre曾在张首刚的巴黎第六大学博士论文答辩的书面评语中写道。

1986年张首刚考入西北大学理论物理专业;1990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的他,分配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安了家。

高精度时间频率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但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时间频率科研和应用水平还不能较好满足国家需求。1997年,张首刚在巴黎天文台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进修期间,真切感受到国外时频技术与国内的差距,随即从1998年起在巴黎六大攻读量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后被巴黎天文台聘为助理工程师。

在国际一流的时间频率实验室学习和工作七年期间,张首刚独立完成改造世界第一台铯原子喷泉钟(法国基准钟FO1)。至今,其主要性能居世界领先地位。

远隔千里,也隔不断对祖国的记挂。在留法期间,他作为骨干,也参加了我国第一台铯喷泉原子钟研制,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2007年,该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5年,39岁学成归国的他,离开在京的家人,只身来到当时较落后的陕西临潼,又回到国家授时中心,开辟原子钟及其应用研究领域。

十五年来,他创建的量子频标研究室从三间空白的房间发展成为拥有6000余万元仪器装备、固定人员128人,有诸多拔尖人才,还有2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外籍客座研究员,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实验室。

2009年,在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申请评审中,该实验室以学科组第一名的成绩直接跃升为中科院重点实验室。

追梦人

张首刚是一个思维活跃到有点发散的人,熟悉他的人会说他思维又“漂移”了。但是同学科的人听多了,发现“飘来飘去”总也飘不出“时间频率”这个中心话题。

作为我国目前时频领域唯一“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归国以来,张首刚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30天以上连续运行能力和频率稳定度性能国际前三的冷原子铯喷泉钟装置,国际上首次全面精确测量了锶原子四种同位素5s5s1S0--5s5p3P1组间跃迁频率的完整光晶格冷原子锶光钟装置,研制了国内首套千公里级通信光纤远程时频信号传递系统、高效频率纠缠光源,并在国内首次实现飞秒精度量子时间同步原理演示验证等,一举构建了我国“新一代时间频率系统”。

另外,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时间频率教研室主任,他组织开设了《时间频率原理与应用》《导航与通讯》《量子频标》三门课程,任首席教师负责主讲“量子频标”课程,指导硕博士研究生53人。近五年指导的研究生21人次获各类奖学金,并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称号。

在深耕专业的同时,张首刚从学科发展与国家安全及发展需求战略思考,在2010年,提出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构建我国立体交叉授时系统的构想。

2016年“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研制”立项。

张首刚研究员

张首刚研究员(右)在作试验

2015年以来,张首刚担任了国家授时中心主任。他带领班子抢抓机遇,科学布局,积极参加国家综合科学中心的北京国家太空实验室地面试验基地建设和合肥量子信息与计算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授时中心西安科学园新区已开工建设,高楼拔地而起,争取到省市对“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大科学装置及新园区建设支持的地方配套项目8亿元。

与此同时,“1603工程”“十二五”科教基础设施“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研究平台项目”及园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空间时频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平台”、“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项目“研究生教育设施”等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作为首席科学家和总师,张首刚联合国内十几家单位共同承担着空间站高精度时间频率实验柜研制工作,作为总师负责“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研制任务。

另外,2019年他与企业合作,采用先进的原子态激光抽运方案,实现了性能领先的国际首台光抽运小铯钟产品,部分产品已应用守时、通信、电力和国防领域,保障了我国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信号产生和应用的自主性及安全性。

“不看一看,实在放心不下!”出差回所,不管多晚,他都会回到实验室看看。成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五年来,张首刚几乎没有休息日,在白昼和黑夜间轮替。周围人都觉得他精力充沛,从不生病,但他办公桌的一个抽屉里塞满了散落的药。

他爱喝咖啡,要浓得发苦,只为提神。为了工作奋不顾身,却把深深的愧疚藏在心里,那是张首刚对妻女无法弥补的爱。

常年这么干不累吗?他总是说,为了保障我国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信号产生和应用的自主性及安全性,已经顾不上累。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对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所能做的就是尽个人的最大努力,做最前沿的研究,做最准确的原子钟,为国家打造最先进的授时系统。

耕耘裹着汗水,终结出硕果,变成了国家授时中心跨越发展的见证。

相关文章

中科院跨年科学演讲开辟知识传播新渠道

超过15个小时不间断直播、仅抖音平台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500万,当跨年晚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跨年科学演讲却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人气儿。这已经是中国科学院第二次联合抖音办跨年演讲,在2023跨年科学演讲中......

河谷城市宝鸡在本地气流主导下大气污染明显高

河谷城市的大气污染不仅受区域尺度气流影响,而且也受到局域尺度动力学影响。污染物易聚集在山谷底部,并扩散到整个地区,从而加重河谷城市的大气污染程度。但是,目前仍缺乏针对不同尺度气流运动对黑碳气溶胶辐射效......

31日直播|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

直播时间:2022年12月31日09:00——2023年1月1日00:30直播地址:科学网微博直播间扫码进入科学网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科学网视频号将同步直播科学网B站将同步直播科学网抖音将同步直播【直播......

中科院明珠科学园首批科研建筑主体完工

据广州市南沙区政府28日消息,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力学所广天院一期N-4总装总测厂房、智能院一期科研基地N-8科研楼主体已正式完工。作为首批完成主体建设的科研建筑,这两个项目领跑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建设,将在......

刚刚,万千人翘首以盼的2022年中科院分区表终于发布!

刚刚,万千人翘首以盼的2022年中科院分区表终于发布!需要注意的是:(1)自今年(2022年)起,只发布升级版,基础版彻底告别历史舞台;(2)升级版大类学科数从基础版的13个增加为18个(主要是纳入了......

研制高系统性能和高集成度的微型超级电容器模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院士等合作,开发......

科研人员研制出单组分暖白光LED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斌与山东大学研究员刘锋等合作,开发出了具有高效白光发射的新型双钙钛矿材料,并制备了基于该材料的单组分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

全新乙醇酸甲酯制备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缩醛羰基化制甲氧基乙酸甲酯及水解制乙醇酸甲酯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

“石脑油催化转化制芳烃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中民院士团队与国家能源集团共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脑油催化转化制芳烃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会由石化......

北方针叶林春季物候变化的关键热临界点获揭示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合作,揭示了驱动北半球针叶林春季物候变化的关键热临界点。相关研究发表于GlobalChangeBiology。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