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9-29 16:53 原文链接: 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船“科学”号交船

  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9月29日上午在青岛交付,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科学考察能力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学”号斥资5.5亿元,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打造,核定总吨位4711吨,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型深8.90米,续航力15000海里,自持力60天,最大航速15节,载员80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介绍说,与中国现有的其他海洋科学考察船相比,“科学”号具备较高的适航性和耐波性,稳定性好、操纵灵活、作业空间大,船舶和船载探测与实验系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之一。它将是中国未来10年到20年海洋科学考察主力船之一。

  据了解,“科学”号配备了七大船载科学探测与实验系统,还搭载了高精度星站差分GPS定位导航系统、全海深多波束测深系统、多道数字地震系统、缆控水下机器人、电视抓斗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探测设备,具备全球航行及全天候观测能力,堪称大洋移动实验室。

  据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志钢介绍,为规避风浪冲击艇甲板对监测数据精密度的影响,武船制造安装了国内首套伸缩式升降鳍板系统,并率先在国内采用优化设计的球鼻艏船型方案。同时,武船成功将减振降噪成果应用到“科学”号,实现正常航行条件下集控室噪声低至60分贝,船长室噪声低至50分贝。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于2010年开工建造,2011年5月份进入船台总装阶段,2011年11月30日在建设方武船实现完整性下水。

  

相关文章

国外科考船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近期,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GA)、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共同合作,派出科考船“调查者号”前往南极洲东部开展多项科学研究。此次科学考察航行为期7周,团队成员由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人......

男子因袭击女同事被捕,性攻击在该基地并不罕见

根据一份法庭文件显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南极洲基地搜救队一男子在被指控攻击一名女同事后,被抓捕并送往夏威夷。据12月12日的一份刑事申诉书显示,男子名为比恩曼(StephenTylerBie......

“雪龙”号今日启航赴南极科考

  10月31日10时许,“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它将紧跟本月26日出征的“雪龙2”号的脚步,共同谱写我国第三次“双龙探极”的......

秦岭综合科考:多领域、多学科进行系统性研究

秦岭山脉,位于我国中部,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六个省份,它既是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有“中央水塔”之称。一直以来,我国对于秦岭的科学研究从未止步。......

80后教授一作: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在旁人眼里,祁第是一个很“疯狂”的人,从不按常理出牌。从小不好好读书,后来随便读了个地方普通大学。就在亲戚朋友都以为他毕业后会接手家里的生意时,他突然“觉醒”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985高校,并拿下了博......

长江江豚科考:首批发现的江豚群中有“小朋友”

2022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已进入第二天。科考队在宜昌葛洲坝附近江面,发现了此次考察的首批江豚群。20日中午,中国渔政020科考船行驶至宜昌葛洲坝附近江面。观察员在船体左侧发现了江豚的身影,多头江豚......

2022年度南海大深度联合科考取得重大成果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深海所获悉,由“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联合航次在南海北部取得重大成果,共发现文物标本66件。科研人员介绍,本次科考在2000-3000米深度的海底发现1处水下文物点和3处......

青藏科考:勇攀地球第三极科考高峰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探秘青藏高原,了解巍巍珠峰,对揭示环境变化机理、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8月19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拉萨启动。2022年......

让更多人认识南极——李航

冰雪覆盖、极端寒冷——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未知和神秘。对“90后”博士李航来说,南极却像是“世界尽头的家”。从2014年到2020年,他参加了中国第31次、32次和36次南极科学考察......

江源科考发现升温3摄氏度或将致高原植被退化

以近3年平均气温为基准,当气温升高3摄氏度时,长江源和澜沧江源地区的高寒草甸植被将出现覆盖度降低、物种密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难以逆转的退化风险。这是江源综合科学考察最新的实验结果,揭示出气温变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