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5 19:05 原文链接: “大科学”时代,论文“质控”有解吗?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某大学已开始对一名“大腕”级PI展开严肃学术不端调查,并已暂封其实验室。

该指向嫌疑较大的是美国东北大学教授托马斯·韦伯斯特(Thomas Webster)。目前,他有72篇论文被挂在同行评议网站Pubpeer上。

不久前,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也深陷“造假门”。此后,与他同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彼得·拉特克利夫也受到质疑。

近年来,论文造假事件屡屡曝出,涉及人物不乏重量级学术大咖。这让人们质疑“大科学”时代的论文品控是否越来越难?在动辄数十人乃至上百人的大团队里,经常以通讯作者身份出现的学术带头人如何做到为每一篇论文负责?有人说“我们的图片放错了,但结论是对的”,他们的自我辩护成立吗?……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多位国内外专家。

液氮罐里尘封14年的线索

最近,犹他大学学者约瑟夫·普尔哈尔(Josef T. Prchal)一直在忙着“破案”,尽管“案发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了。

他发表于2002年的一篇论文被人质疑“一图多用”,而这篇论文的倒数第二个作者正是近日身陷“造假门”的诺奖得主塞门扎。

1988年冬天,普尔哈尔当时还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工作。他去俄罗斯的楚瓦什地区采集了一批楚瓦什红细胞增多症(当地一种特有疾病)患者的样品。经初步研究,他们发现一种基因突变可能跟疾病有关。

之后,他们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塞门扎,以及牛津大学的其他合作者一起完成了这项研究。

被同行质疑的是一张蛋白质印迹(WB)数据图片。在这项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实验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条带图像看起来一模一样。作者由此推论,患病个体(试验组)和不患病的个体(对照组)相比,VHL蛋白的表达水平是一样的。论文写道:相关基因突变并不影响VHL蛋白的稳定性。

但有同行怀疑,这根本就是一张图片被重复使用了两次,从而得出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的“伪结论”。而类似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还不止一处。

“很显然,这张图片的数据是站不住脚的。”普尔哈尔回复编辑说,“很不幸,我之前没有注意到。”

接下来,就像调查一桩陈年旧案那样,普尔哈尔尝试联系所有相关人员。上述实验的实际操作者是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索尼·昂(Sonny O. Ang),他当时在另一位博士后的指导下开展研究。

索尼·昂回复了导师的邮件。他表示自己当时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作为机构财产,已经在毕业时归还实验室了。而所有相关的病人DNA、细胞和试剂等都保存在实验室的冰箱里。

普尔哈尔只好再去翻冰箱和电脑。但他的实验室在2006年搬过一次家,冰箱显然有更替过。最终,他们在一些液氮储存罐里,找到了这些封存至少14年的细胞。目前普尔哈尔正在尝试用这些细胞重复上述实验。

而另一项重要证据——索尼·昂制作的原始X光片,普尔哈尔还没有找到。“我隐约记得我检查过这些X光片。我想这个图片可能是出现了剪切和粘贴错误吧。”他说。

“沦陷”的不只是图片

“可能放错了图片”的博士生索尼·昂在回复导师时特意提到,其他科研团队开展的独立研究也得到了和本文类似的结果。

这一点耐人寻味——很多作者即便承认数据有误,也仍然在为论文的结论辩护。塞门扎事件里另一位回应的作者同样如此。他一方面承认“有两张照片被无意间替换了”,但还坚持强调“这个无心的错误并不影响实验得出的结论”。

“问题是,不管图片是真的还是假的,作者都会自然而然地这么说。”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LSA发起人兼主席、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J. Roberts)如此“吐槽”。

德国独立科学记者、著名学术打假人莱昂尼德·施耐德(Leonid Schneider)对这种辩解不以为然。“论文的所有内容都会影响结论。”他对《中国科学报》说,“当数据被有意操纵时,整篇论文及其结论就会变得可疑。操纵越严重和广泛,论文就变得越不可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欺诈,无论作者本人如何看待它。”

“为欺诈辩护的科学家是不诚实的,也不值得信任。”施耐德补充说。

“即便是所谓‘无心之失’,也至少反映出该实验室的数据管理是马虎的。”知名学术打假“猎人”伊丽莎白·毕克(Elisabeth Bik)对本报说。

“图片PS”“一图多用”等,是近年来许多被质疑造假和撤稿论文的关键词。为什么图片数据会成为论文打假的“重灾区”呢?

“因为不以图片形式呈现的数据,比如点状图、柱状图等,很难检测到造假的痕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好的方法来监控这些欺诈行为。”毕克表示。

此外,施耐德还特别提醒:“即便被认为更容易捕捉的图片数据欺诈,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地升级了。面对今天正在发生的高级欺诈行为,我们缺少技术,也缺少原始数据的支持来监测它们。”

“事实上,一些不诚实的科学家已经开始伪造‘原始’数据了,仅仅是因为先进的技术让这样做成为可能。”施耐德说。

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从样品制备、实验、数据筛选、数据处理、图像处理……近年来各类问题时有报道。对此,多位学者在告诉本报,要科研保证过程“干净”,根本在于对人的管理。“雇佣诚实的研究者是我的首选方法。”罗伯茨在采访中反复强调。

“与工业产品不同,论文不可能有定量的指标。”科学网博主、中南大学教授喻海良对《中国科学报》说,“科研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智力活动。因此论文的品控,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把握——如何把人管好,把人用好。”

“大科学”时代的论文品控

塞门扎等不少“大牛”学者造假事件背后,折射的是“大科学”时代的品控问题。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实验室的规模越来越大,跨机构跨国合作的范围在扩大,论文的参与者在增多。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课题组,十几名甚至几十名的作者数,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而且,在那些规模较大的实验室,PI(学术带头人)很少亲自操作实验,他们主要负责申请资助并监督工作。”毕克说,“这似乎是大多数实验室的情况。”

因此,对诺贝尔奖得主等学术“大牛”来说,如何在这么大的团队里确保每一个成员、每一篇论文、每一个数据的诚信,无疑是巨大挑战。特别当多个团队合作时,状况还会变得更复杂。

那么作为PI,该如何防止各式各样的欺诈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暗地滋长呢?

“首先,原始数据必须根据国际标准仔细记录、可靠存档。在此基础上,PI有必要了解数据是如何获得和分析的,并且确保这些结果可以在实验室内重复出来,得出的结论具有统计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联盟(LSA)科学顾问委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史蒂夫·凯伊(Steve A. Kay)对《中国科学报》说。

毕克给出的建议则是:“PI应该定期与实验室成员见面,了解他们的研究进展。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见面,还要检查手稿中的数字是否与实验室中获得的数据相匹配。如果PI没有时间,就应该任命高级实验室人员来接管这项责任。”

“PI应该记住,只在自己真正参与研究的论文上署名,而不能仅仅因为你是这个学院的院长或系主任。如果发现了不当行为或严重错误,还要对其更正或撤回负责。”她说。

“科研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智力活动。因此论文的质控,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把握——如何把人管好,把人用好。”科学网博主、中南大学教授喻海良对《中国科学报》说。

科学界需要自净能力

尽管PI管理不善、“‘一作’坑‘通讯’”“学生坑老师”等情况频繁发生,但这绝不是论文造假仅有的模式。

事实上,韩国的黄禹锡事件、日本的小保方晴子事件等学术不端事件中,PI本人都并非蒙在鼓里。近日还发生了天津大学教授张裕卿长期造假,被学生举报这样的极端案例。

“打击科研造假的关键在于,震慑必须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像如今我们常常看到的那样,只有学生会受到惩罚——PI不应该凌驾于法律之上。”施耐德说,“如果教授可以发表多篇剽窃或篡改数据的论文而不产生任何后果,他们又怎能教导学生不作弊呢?”

“我们要警惕,科学欺诈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病,靠公众和慈善机构的钱过活。它正在破坏科学,破坏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它赶走了诚实的研究人员,让骗子繁殖并接管科学。”施耐德说,“科学界及资助机构必须对科研造假采取行动。取消对骗子的资助。不给他们一分钱,抵制他们!”

“对于如何预防学术不端,我没有明确的答案。”在与论文造假战斗多年后,伊丽莎白·毕克曾对本报表达自己的无奈,“欺诈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有,或许人们永远无法完全阻止它。”

但此次接受采访时,她表示自己“仍然坚定地相信科学”。“我希望像我们这样的人所做的事情(学术打假),可以让科学界获得一种自我修正、自我净化的能力。”

就在记者撰写本文时,一则消息传来:美国某大学近期已开始对一名“大腕”级PI展开严肃学术不端调查,并已暂封其实验室。

目前该指向嫌疑较大的是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研究院院士托马斯·韦伯斯特(Thomas Webster)。他曾发表至少403篇论文,获得32个ZL,基于其技术已成立了9个公司。

在毕克等人的密切关注下,韦伯斯特已有72篇论文被挂在Pubpeer上,其中10篇已经勘误,4篇已经校正。

相关文章

ChatGPT协助下一小时写成杂志接受论文

写论文逐渐到了依靠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人类终于摆脱了科技论文写作的烦恼,坏处是人类会因此失去科学论文写作的独特能力。过去发表论文是学者成就的重要标准,随着机器代替人脑的这种趋势。......

中国作者论文引用受歧视?最新研究揭示学界间的“暗沟”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科研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国论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成为了中国学界近年来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学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国论文。这一现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无疑......

多所高校提出“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

近期,全国多所高校提出“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科技部办公厅此前已于4月27日印发“关于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据北京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网站6月7日消息,按照北......

“学术妲己”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近日,网传一苏姓女博士答辩视频引发“学术妲己”话题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她疑似介入导师婚姻并在导师的帮助下获发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包括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顶刊Nature上发文),最终进入四川大学2023年......

这个实验室《自然》《科学》论文成堆,原来幕后有帮手

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一场风暴。风暴源于狂飙突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拥抱”还是“逃离”,成为摆在每位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选择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一群喝着网红咖啡、野心十足的年轻人选择了“拥......

一个无人踏足的重要发现!985教授发表经验

“张老师总是非常及时的给我们批阅论文,大多近乎重写。”“他经常凌晨还在看文献,一个快50岁的人了都这么拼,我们还有理由偷懒吗?”张强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他对学生的指导与......

论文打破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刚刚博士后出站的胡鸿杰,以一作身份新发了一篇《自然》论文。结果,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在论文发表仅一周时,下载量就已经超过了44000次。这篇论文由胡鸿杰所在的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徐升团队完成,题目是......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库正式上线服务

近日,国家农业图书馆正式上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库,实现了全院学位论文特色资源本地化保存,增强了学术资源成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将有效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共享。国家农业图书馆自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

光明时评:严格本科论文抽检制度值得肯定

本科毕业论文要挤干水分了。据媒体报道,浙江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浙江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全省所有本科专业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

学者谈ChatGPT或带来论文造假

最近,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室OpenAI开发的全新“聊天机器人”ChatGPT风靡全球。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它不仅能和人展开互动,还能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