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13:53 原文链接: 科学家构筑“三维空间洋陆作用”研究框架

近日,我国首个大型深海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以下简称“南海深部计划”)顺利结题。在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我国科学家构筑了“三维空间洋陆作用”研究框架。

“洋陆相互作用”是大洋深部水与大陆来水在深海盆里发生的相互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大大洋和大陆之间的最大边缘海,南海深海盆的洋陆相互作用研究对全球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缺乏理论框架。

“南海深部计划”科研团队在南海观测中揭示了一种“强混合”驱动的深层环流模式,大洋深部水进入边缘海,改造以后返回大洋影响北太平洋中层水,同时在南海上翻从而改变南海的上层水体,其碳循环特征和等深流主导的深海物质搬运过程,凸显了大洋主控型边缘海特有的洋陆相互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戴民汉指出,相较于冰期时期,现代南海深水交换快、通风良好,表层与底层水的年龄差在南海北部大、南部小。在洋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深海瀑布”中,太平洋深层水从巴士海峡入侵携带太平洋惰性溶解有机物进入南海,为南海的细菌进行降解,同时产生的NH4+刺激南海北部硝化速率,从而提高生产力。与此同时,大量二氧化碳涌入带来的外源无机碳与营养盐对南海上层海水光合作用作出较大贡献。

而在南海研究之前,研究程度较高的边缘海,比如墨西哥湾流穿越尤卡坦通道和佛罗里达海峡形成环流,对湾流产生影响;地中海有高于36.5‰的高盐水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大西洋,影响着北大西洋的水文,但这两者都只是海洋上层的水流交换,不涉及深部。

相关文章

科学家构筑“三维空间洋陆作用”研究框架

近日,我国首个大型深海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以下简称“南海深部计划”)顺利结题。在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我国科学家构筑了“三维空间洋陆作用”研究框架。“洋陆相互......

华师大吴健团队实现不对称陀螺分子的全光三维空间取向

华东师范大学校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教授团队与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科学家合作,利用交叉偏振的飞秒双色激光场,首次实现了不对称陀螺分子的全光三维空间取向。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我科学家揭示哺乳动物胚胎染色体三维结构奥秘

人类DNA如果拉成一条直线,长度大约为2米,但普通细胞核的直径却仅有5微米至10微米。因此,基因组DNA如何合理的折叠存放到细胞核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现有研究表明,在细胞核指挥细胞发挥功能的......

纳米材料的三维透射电镜表征研究获重要进展

大多数固体材料是由成千上万个小晶体组成,这些小晶体的取向、大小、形状以及它们在样品内的三维空间分布和排列决定了材料的性能。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刘志权研究员与丹麦科技......

2010三维空间信息平台技术自主创新论坛召开

航空遥感产业进入低碳时代长期以来,我国航空遥感产业一直为企业规模小,研发、生产、销售严重脱节等问题所困扰,使得其潜在产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在近日召开的2010三维空间信息平台技术自主创新论坛上,记者了......

《神经元》:与灵长动物空间知觉相关的大脑区域确定

你不是唯一对专业杂技表演者的手眼高度协调能力感到惊讶的人。长期以来,大脑如何通过视网膜平面图像产生物体三维空间结构和位置的认识,一直困扰着神经学家。不过,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打破了这一状况,他们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