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17 00:00 原文链接: 最新研究发现潮汕食管癌高发“元凶”并非工夫茶

  一直以来,潮汕地区的食管癌高发,人们对于这个如同“魔咒”般挥之不去的疾病充满恐惧和担忧,而潮汕人酷爱的“烫嘴”工夫茶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的主因。不过,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其实潮汕地区食管癌高发并非是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魔咒”!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是遗传因素,即基因的异常所致。

  潮汕人存食管癌易感基因

  潮汕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一直较高,曾经有人认为这与潮汕人独特的饮食习惯有关,比如爱喝滚烫的工夫茶、爱吃咸菜和咸鱼等。不过,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这些或许并非食管癌高发的“罪魁祸首”,因为有研究发现,潮汕人带有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遗传因素是导致潮汕地区食管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工夫茶致癌说”太片面

  多年来,潮汕地区的相关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对食管癌致病原因的研究,不过,以前人们对于食管癌高发原因的关注焦点大都集中在外部环境因素上。通常认为导致食管癌的环境因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常吃过烫的食物、经常食用腌制食品(咸菜、咸鱼等腌制食品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亚硝酸胺);环境污染;某些营养成分例如核黄素缺乏等。其中,潮汕人的一些饮食习惯,例如爱吃咸菜、喝“烫嘴”的工夫茶和吃热粥等都曾被认为是导致食管癌高发的“罪魁祸首”。

  对此,有人提出质疑:我国有些地区的民众吃咸菜比潮汕人更多,还有些地方的人常年喜食热辣滚烫的火锅,刺激程度远比工夫茶大,但为什么这些地方食管癌发病率并不高?“其实癌症的发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环境因素,而内因则是遗传因素。”汕头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吴智勇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除环境因素外,基因遗传因素对食管癌的发生也起到重要作用。

  基因遗传是致癌内因

  吴智勇医生介绍说,河南也是我国的食管癌高发区之一,近年来河南郑州大学的著名食管癌专家王立东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量深入调查,其中也包括潮汕地区。此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全国共有4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了相关病例样本,而汕头市中心医院作为参与单位之一也提供了潮汕患者的研究样本,王立东教授还曾多次亲自莅汕调查食管癌发病情况。最终,研究人员对全国各地提供的数万例患者基因样本进行全基因扫描,通过与正常人群基因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人食管癌患者人群中存在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这是迄今世界上首次从基因层面上证实了遗传因素对食管癌发生的影响。该研究结果随后发表在世界顶级刊物《自然》杂志上,并在世界医学界引起轰动。

  此外,调查还显示,我国有着六大食管癌高发区,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河南、河北沿太行山区一带,另一个则在潮汕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分,潮汕食管癌患者同样被发现存在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而且潮汕人与河南地区患者拥有相同的易感基因。相关历史考古研究显示潮汕人的“根”在中原,潮汕人在历史上就是向南迁徙的河南人后裔,而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何潮汕人与河南人对于食管癌有着相同的易感性。

  “门”已找到 正找“钥匙”研究人员正探索基因干预法治疗食管癌

  “已经找到了导致疾病的那扇门,现在更重要的是要找到开门的钥匙!”吴智勇医生表示,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让人们进一步地了解了食管癌的发病机制,标志着在该领域的研究迈出了关键一步。目前汕头的研究人员对于食管癌的相关调查和研究仍在继续,未来希望能针对该基因位点采取有效手段来预防和治疗癌症。

  据介绍,2个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发现将为食管癌病因、病理和治疗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并对今后食管癌的早期发现、个体化治疗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目前虽然知道了食管癌易感基因位点的信息,但要把这些基础研究转化成临床应用的实际成果,通过基因干预的方式来防治癌症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过,我市的食管癌诊治技术不断提高,并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据悉,目前通过及时的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已经高达90%以上,因此,只要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食管癌是可控、可治的,市民们对于食管癌也不必“谈病色变”。

  预防食管癌

  健康饮食习惯很关键   食管癌易感基因的存在,是否意味着患癌就和饮食生活习惯无关呢?医生强调,癌症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不可分割,保持科学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对于防治食管癌依然重要。

  吴智勇医生介绍说,他曾接诊过一位40多岁的食管癌患者,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其食管里竟然长了32厘米长的癌瘤,而这位患者告诉医生他多年来一直有饮酒的习惯,并且自称以前每天都要喝上2斤白酒才“过瘾”。此外,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中发现,有酗酒史的人在潮汕食管癌患者中所占比例明显较高,这也说明不良生活习惯更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爱喝烫的工夫茶等会导致患癌几率增加,但对于存在食管癌易感基因的人群而言,在同样的环境因素下,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潮汕每年新发食管癌超5000例

  潮汕地区是全国六大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每年新发的食管癌患者保守估计超过5000例。近期,汕头研究人员在我市某地进行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尽管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已今非昔比,但与30多年前的有关调查统计相比较,食管癌的发病率并未因此降低,食管癌依然保持高发态势。

  此外,调查还发现与其他食管癌高发区一样,潮汕地区食管癌有着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超过1/3的食管癌患者有肿瘤家族史。这一现象也提示,除外在的环境因素外,基因遗传因素可能对食管癌的发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宫内环境与遗传因素对子代健康有何影响?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673181、82173525、31900487、82003471、82273642)等资助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邱琇教授团队在宫内环境与遗传因素对子......

NEJM:减少喝酒或戒酒可降低口腔癌和食管癌等癌症风险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联合多个研究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题为:TheIARCPerspectiveonAlcoholReductionorCessatio......

科普在线呼气质谱仪通过呼气检测食管癌

2012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成为了诊断食管癌的新工具。这项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项呼气检测技术的优势在于其......

多个新乳腺癌易感基因确定

英国剑桥大学和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大规模国际合作,确定了至少4个与乳腺癌相关的新基因,这些基因最终可能被纳入检测,以确定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并为开发新疗法提供参考。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

“新辅助治疗”有望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效果

近日,中山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Medicine》(《自然·医学》)(2022影响因子JIF=82.9)发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体免疫新辅助......

免疫联合放化疗

我国的食管癌患者约占每年全球新发病例的54%,但整体预后欠佳,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健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食管癌首席专家刘孟忠团队完成了一项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EC-CRT-001),研究首次......

推动食管癌前病变到食管癌演进的全新互作机制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高发的癌症,每年50%的新发病例在我国。由于目前食管癌的早期发现相当困难,导致患者预后差,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20%~30%。研究证明,食管癌发生和演进是长期过程,突变的细胞克隆要历......

Cell子刊:PDE5抑制剂有助于食管癌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食管癌是世界年新增人数第8,年死亡人数第6的恶性肿瘤。而且,食管癌在中国尤为突出,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的食管癌,均有超过一半在中......

食道癌精准放疗“中国方案”提升疗效

从绘制中国食管癌基因图谱、创立以精准的“累及野”放疗技术为核心的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方案,到最后形成食管癌放化疗“中国方案”关键技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教授赵快乐团队历时近30年完成的项目“中国......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获得新突破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精神疾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基于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显示精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