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1 17:57 原文链接: 传感器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受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带动,传感器市场规模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未来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左右。

产业综述

一、传感器企业规模

我国已有1700多家从事传感器的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其中从事微系统研制、生产的有50多家。同时,传感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如工业自动化、农业现代化、航天技术、军事工程、机器人(300024)技术、资源开发、海洋探测、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

二、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建立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国的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双加工程”,即“加快力度,加快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中国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生产基地。

目前,国内有三大传感器生产基地,分别为:安徽基地,主要是建立力、光敏规模经济;陕西省敏感技术产业集团公司,主要是建立电压敏、热敏、汽车电子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黑龙江基地主要建立气、湿敏规模经济为主要目标。

三、传感器产业地域格局

我国传感器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空间布局。

长三角区域:以上海、无锡、南京为中心。逐渐形成包括热敏、磁敏、图像、称重、光电、温度、气敏等较为完备的传感器生产体系及产业配套。

珠三角区域:以深圳中心城市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资企业组成以热敏、磁敏、超声波、称重为主的传感器产业体系。

东北地区: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主。主要生产MEMS力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

京津区域:主要以高校为主。从事新型传感器的研发,在某些领域*。北京已建立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部地区:以郑州、武汉、太原为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模式,在PTC/NTC热敏电阻、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产业方面发展态势良好。

此外,传感器产业伴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在其他区域,如陕西、四川和山东等地发展很快。

发展阶段

随着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等多方面技术的迚步,传感器也在仍传统型向新型化方向发展。

传感器的新型化主要体现在微型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特点。新型传感器的这些特点是传感技术演进的结果,也是新时代智能传感技术的要求。

驱动因素

一是市场带动。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产业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进为传感器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在智能农业、智能工业、智能交通、建筑节能、智能环保、智能电网、健康医疗、智能穿戴等领域,传感器都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二是技术拉动。

近年来,国内外从事传感器技术研发的机构和投入都不断增多,传感器技术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随着先进传感器、新型传感器、低成本、高性能传感器的不断研发成功,传感器应用的成本将不断降低,应用效果将不断提升,从而拉动传感器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是政策推动。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出台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并在积极研究出台支持传感器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未来传感器产业将会面临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传感器产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四是整合促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感器产业并购整合不断增多,国外大型传感器企业已经通过并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国内传感器企业的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也已开始,如歌尔声学、航天电子(600879)、东风科技(600081)等企业不断通过并购增强竞争力。

未来,国内传感器领军企业的形成将大大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市场规模

我国传感器产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产品自给率不足。

截至2013年底,我国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共2000多家,从事微系统研制、生产的企业有50多家,产品种类共计6000多种,年总产量40多亿只,市场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但我国传感器小型企业占比近七成,产品以低端为主,产品进口占比较大,其中传感器约60%,传感器芯片约80%,MEMS芯片基本100%。

近年来,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11年传感器市场规模为480亿元,2012年达到513亿元,2013年达到640亿元,2014年则超过800亿元。

市场格局

受传感器巨大前景的影响,中国的传感器企业也在不断增多,主要有华工科技(000988)、苏州固锝(002079)、大立科技(002214)等。

在传感器技术的面,我国企业已基本掌握了中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并逐渐在向领域拓展。

和国外的差距为我们的增长提供了空间,也指明了的向,并且中国这几年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所以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在众多本土企业的参与下,中国传感器企业有望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关文章

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6月19日电(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

微创颅脑手术用可展开电极问世

据最新一期《科学·机器人》杂志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能插入人类头骨的微创电极。这种新颖的电极可通过头骨上的一个小孔,插入一个较大的皮质电极阵列,将其部署在头骨和大脑表面之间约1毫......

新成果推动离子热电实用化进程

离子热电转换是以离子为载流子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转换的一种能量转换形式,其具有毫伏级塞贝克系数、良好延展性和低成本等优势。离子热电的巨塞贝克效应为开发高性能热电器件开辟了全新途径,在星际探测、自发(供)......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在超稳定可拉伸电极方面获进展

在智能可穿戴电子领域,稳定耐用的柔性可拉伸导体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人体表皮生理信号的收集过程中,稳定的可拉伸电极可以实现长时间精准的信号收集。目前无论是表面结构设计型、导电材料复合型还是本真......

《水质pH值的测定电极法》已实施上海三信为您详细解读

1986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时光荏苒,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民生的蓬勃发展,这一规定在多年前,已经被相关部门认识到,无法匹配我国环境保护的需求。2017年,环境保护部......

科学家通过大脑植入电极让一名盲人成功识别形状和文字

根据西班牙《国家报》当地时间10月19日的报道,一项为盲人恢复部分视力的系统实验近日在一名57岁的西班牙盲人妇女身上取得成效。借助这一系统,这名妇女能够识别物体形状和部分文字。这一系统由西班牙瓦伦西亚......

北师大Nature子刊:协同作用助力超薄电极电生理监测

表皮电生理信号,如肌电(EMG)、心电(EEG)、眼电(EOG)和脑电(EEG)等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理指标。然而,运动状态采集高信噪比的电生理信号仍是一大挑战,是可穿戴电子器件用于医疗健康和人......

大连化物所钠离子电池超高面载量电极获进展

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易得,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在中低速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储能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相对原子质量及粒子半径,钠离子电池较锂离子电池比能量和比功率偏......

电导率仪常用的电极是什么?

电导电极一般有二电极式和多电极式二种类型.二电极式电导电极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电导电极类型,实验式二电极式电导电极的结构是将二片铂片烧结在二平行玻璃片上,或圆形玻璃管的内壁上,调节铂片的面积和距离,就......

锂离子在电极中的运动方式有利于设计充放电速度更快

到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值有望达到470亿美元。由于锂离子电池具高能量密度(存储容量)、工作电压较高、保质期较长,而且“存储效应”(由于在之前的使用中电池没有完全放电,因而可充电电池的最大容量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