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3 09:32 原文链接: 学者应有怎样的门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01.shtm

上周《应把博士生当学者而非学生》一文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学者与博士生的广泛讨论。该文核心观点为博士生应该被当作学者。对此观点,不少学者与博士生持赞同态度,认为以学生心态读博会出现很多问题;也有人结合自己在国外的经历,说明不但是博士生,即使是硕士生,导师也应强调其要作为学者思考并解决问题。

然而,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对此提出疑问,如“该不该”和“能不能”把博士生当作学者。我在科学网公众号所刊拙文的留言区里也看到了一些疑问,觉得有必要对此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博士生难称学者?

大家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外有别。一些学者认为国外情况与国内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国外要求严格,通过相关机制可以确保博士生培养货真价实。而国内很多考核、答辩无法保证质量。因此,国外博士生或可被视为学者,但国内博士生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第二,参差不齐。有学者认为原“985工程”高校与一般高校在博士生培养上存在较大差距。或许前者的博士生可以被当作学者,但由于博士生水平参差不齐,不能一刀切地与学者之称谓挂钩。

第三,概念不一。有学者认为,学者并非泛泛而指的称号,不仅指做学问之人,更是有一定造诣之人。因此,学生是达不到学者层次的,虽然这并不影响与其进行学术交流。有些人认为,国内的博士生大多数还只能是学生,因为唯有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时方可称其为学者。

上述理由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我还是认为,这并不与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认知和社会公认博士生为学者的思想意识相悖。我在上次的文章中,着重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此,我想从怎样定义学者、怎样去看待学者、何人能够成为学者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博士生应该被视为学者的问题。

何谓“学者”

我想先从中文的“学者”概念谈起。汉语中所谓广义的“学者”指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而狭义的“学者”则指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

我们不一定非要从“广义”角度理解博士生。如果把博士生看作是“狭义”的“学者”,或许就不“苛求”学生在读博阶段就成为广义的学者了。这种理解或许有助于使我们对博士生的学术认知在最基本意义上达成共识。换言之,如果我们从狭义上把博士生视为学者,应该不会产生疑问。

其次,从英文“学者”的角度来看,“学者”在英文中为“scholar”,如果需要强调,可以在前面加上学术方面的(academic)一词,即academic scholar,就更无异议了。

英文词典中对学者作如下有趣解释——

《剑桥英语词典》的两个解释是:1)在大学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者;2)智慧之人或善于专业学习之人。

《美国英语词典》的两个解释是:1)在某一知识领域学识渊博之人;2)获得了高校奖学金的学生。

《韦氏大词典》的三个解释是:1)上学者或在学校跟导师学习之人;2)在专业领域学习者;3)拥有奖学金之人。

通过以上解释,我们也能看到“学者”的基础意义,与我们汉语中狭义的概念相接近,似乎更接地气,即学者可以是个拥有奖学金的人,或者就是上学的人或在校学习、有导师的人,当然也可以是在专业领域的学习者。我想,拿这些定义来套中外的博士生应该不会有问题。

当然,我们也看到学者可以是在相关知识领域学识渊博之人、智慧之人或善于学习之人。如此,可以说博士生还成不了“智慧之人”,但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视为博士生未来努力的标杆?

由此出发,我想到了一个学者的门槛问题。

学者的门槛

所谓学者的门槛,即成为学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中国古代,一位秀才就是学者了;但彼时的秀才若一定要类比,大体不过是今天高中毕业的层级。今天,我想应当不会有人把高中毕业生视为学者了。但若是把博士毕业生也不当作学者,那学者的门槛就显然太高了。

据统计,1978~2020年,我国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累计只有约95万人。按14亿人口计算,博士所占人口比重不足万分之七,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水平(美国约为1%)。这种国情下,博士生都无法被视为学者,那学者门槛就设定得太高了。

为此,我想从“何为学者”这一概念出发,谈谈我的理解角度以及认识的维度。

首先,学者称谓不必追求最高标准。我们不必把“学者”理解为多么高大上的概念;我们是否可以从最基础的角度来看待今天的博士生,即作为学者,他们就是获得了奖学金在高校某一专业领域进行学习与研究之人。

其次,对学者的认知不必僵化教条。我们也不必把“学者”这个词汇视为铁板一块的定义。中文中有青年学者的说法,英文中也有初级学者的说法。博士生完全可被视为初级学者,经过博士阶段的长期训练,毕业时应成为较为成熟的学者。

再次,把学者当作流动的概念理解。学者本身就是流动的概念,因为任何学者都避免不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的人”的概念,看作是一个人成为成熟学者和专家学者的终极目标。

对很多人来说,要想达到一定学识水平、能够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并不难,但成长至此都需要一个过程。有不少人还会成为相关领域中的佼佼者,被人称为“真学者”。但这里所说的“真”,并非是说其他学者就是“假学者”,而是赞扬这些人在门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上层楼。

因此,成为学者并不难,也不该是件难事。古语讲学无止境。我们不必过度抬高学者称谓或者青年进入学术领域的门槛,重点在于如何把博士生培养成为成熟的学者和真正的学者。

骨感现实

如果说“该不该”讨论的是思想认识问题,那么“能不能”则是个现实问题。有人指出,不仅博士生被当作学生,连博士后在很多高校也被当作是学生。造成学者称谓可以很理想、但落在实处却很骨感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待遇低下。有人认为,国内博士生时下的薪酬很低,这就很难让博士生有被平等当作学者的感觉。

第二,水平不高。有学者提出,很多高校的博士生的水平不尽如人意,很难将他们视为学者。

第三,缺乏自信。国内高校或研究机构的规定写得清清楚楚,博士生就是学生,加上待遇如此,博士生很难有身为学者的自信。也有人认为,从学生角度出发,如何理解“学者”也很重要,很多人就是读了博士,也还是把自己当作学生。

第四,科研劳力。有人认为,国内学术期刊似乎是把博士生当作了学生。比如在文科领域,他们更愿意把博导挂为第一作者。而且,国内有把博士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即便是上述现象都存在,也并不妨碍我们把博士生视为学者——

首先应提高博士生待遇,此前我对此曾多次呼吁过。现在,有不少高校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博士生待遇,尽管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但说句公道话,即使美国顶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在经过扣税以及衣食住行的消费后,余额也并不多。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被当作学者来对待。

其次,水平不高谁之过。有学者认为,现在不少博士生水平不高,如何称为学者?我倒以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严把博士生入学进口关谈起。无论何种高校,但凡有博士点的专业,大都是其重点专业。因此,应该让有能力也有志于高深知识学习的人进入博士群体,对于不达标者,绝不能高抬贵手,即使进入,也应通过多种环节将其淘汰出局,而不能使之成为不合格的博士混迹于世。

再次,提高博士生自信心。我们应从人才培养的制度上将博士生视为学者,进而使其有制度保障。博导理应更加尊重博士生,与其平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博士生也理应更加自觉地提高作为学者的自我认知,更加严格地在学术层面上要求自己。

相关文章

削减开支危及阿根廷雄心勃勃的核研究计划

大幅削减预算已经开始削弱阿根廷雄心勃勃的核研发项目。据《科学》报道,阿根廷物理学家AndrésKreiner表示,曾经繁荣的建筑工地都处于休眠状态,有多年经验的工程师也纷纷跳槽。“当人们发现没有资源可......

关于印发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

名称关于印发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4-00172分类应对气候变化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水......

关于举办实验室认可技术(乌鲁木齐)培训的通知

关于举办实验室认可技术(乌鲁木齐)培训的通知......

史上最精确的时钟诞生

科学家在制造一种全新类型的时钟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一种基于原子核能量微小变化的时钟。原则上,核时钟甚至比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计时器——光学时钟更精确,而且对干扰也不那么敏感。原则上,核时钟应该比光学时......

教育部同意陕西新设立本科高校

5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中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上网能够提高幸福感

一项针对240万人为期16年的全球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可能会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如生活满意、目标明确。这一发现挑战了使用互联网会对民生福祉产生负面影响这一普遍观点。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行为、思想与技术》......

研究揭示抹香鲸的神秘语言系统

几千年来,鲸鱼都是人类眼里神秘的存在,常出现在神话和民间传说里。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尽管鲸类学或鲸鱼科学提高了我们对这些海洋哺乳动物的认识,但研究鲸鱼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现在,多亏了机器学习,我们离了......

CNAS2023年度获认可检验检测机构投诉举报处理情况通报

作者: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时间:2024-05-092023年度CNAS秘书处共收到对获认可检验检测机构各类投诉57件,对其中符合受理条件的31家获认可机构组织开展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撤销7家机......

关于CNASSV01:202X《民航温室气体声明核查机构认可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通知

关于CNAS-SV01:202X《民航温室气体声明核查机构认可方案》网上征求意见的通知 <字体大中小> 作者: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时间:2024-05-09各相关......

他们在“无人问津”的小岛培育出举世瞩目的克隆猴

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研究人员在操作体细胞克隆猴相关实验。“中中”“华华”登上《细胞》杂志封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本报记者李晨阳徐可莹中国最有名的猴子,除了孙悟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