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0-25 16:19 原文链接: 最新研究:DNA寿命只680万年复活霸王龙已不可能

  科学家最新研究:DNA寿命只680万年

  疯狂专家要复活霸王龙没戏了!

  有专家转而打算复活猛犸象

  《侏罗纪公园》里复活霸王龙的宏愿没法成真了:一项来自新西兰的研究认为,DNA只需680万年就会完全分解,而恐龙可是在6500万年前就绝灭了――这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其中最热话题就是:疯狂专家要复活霸王龙的想法,看来是没戏了。那啥,还是复活猛犸象靠谱些吧……

  电影中情节

  蚊子血液中提取出恐龙DNA

  时间向前推移至1992年。这一年,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微生物学教授保罗・坎诺(Raul Cano)首次尝试从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昆虫中提取基因。昆虫留在琥珀内,这是一种坚硬的半透明化石树胶。想必正是对这一可能性的猜测激发了《侏罗纪公园》的问世。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一位科学家从一只吸了恐龙血、嵌于树脂化石中的蚊子中提取出DNA,成功复制出恐龙,并最终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

  科学家设想

  用鸡来复活恐龙:恐龙鸡

  科学家霍纳说:“如果我们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恐龙,我们就需要从鸟类开始,往前追溯。只要有鸟存在,我们就能够揭开恐龙的面纱。”霍纳认为,现代鸟类的DNA隐藏有遗传记忆,这种遗传记忆或能再次“开启”,用以重建长久处于休眠状态的恐龙特征。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古生物学家汉斯・拉尔森通过分析只有两天大的鸡胚胎,获得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重大发现。拉尔森原本认为正在发育的脊骨将会有4个到8个椎骨,但他的显微镜却发现了16个椎骨――这显然是爬行动物的尾巴。随着胚胎慢慢发育,“尾巴”变得越来越短,直至只有5个椎骨的雏鸡破壳而出。

  至于霍纳,他正想象着如何打造出第一个“恐龙样本”。他说:“我不得不承认,我肯定想象着迈向那个阶段,想象着有朝一日一个小‘恐龙鸡’出现在我面前。到时候简直是太令人兴奋了。现在,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止我们复活恐龙的努力。”

  恐龙已灭绝6500万年

  而DNA的寿命只有680万年

  当细胞死去后,残留的酶就会水解DNA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微生物也会加速分解过程。但是长久来看,最重要的因素还是DNA在水的作用下降解。地下水无处不在,所以理论上DNA降解的长期平均速度应该几乎是个定值。

  问题是,这么多含DNA的化石并不好找,而温度、氧气和后来的微生物都会改变短时间内的降解速度,这使得计算平均速度并不容易。

  幸好,哥本哈根大学的Morten Allentoft等人在新西兰找到了大量的恐鸟骨骼,这种鸟类大概在15世纪前后绝灭。这批骨骼年龄在600年-8000年之间,保存条件几乎相同,连温度都是近乎恒定的,非常利于比较。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皇家学会学报 B》上。

  根据计算,他们认为DNA的半衰期约为521年;换言之,每过521年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就会断裂一半。就算在-5℃的最理想条件下,最多经过680万年,这些化学键就会分解得一个不剩。而早在那之前,可能只要150万年,这些化学键就已经破碎得完全无法解读了。悲剧的是,恐龙可是在6500万年前绝灭的。

  不过,这项研究并没有盖棺论定。其他研究者认为还会有许多别的因素影响到DNA的寿命。土壤化学、发掘后储存条件、甚至动物死去的季节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但不管怎么看恐龙都没啥希望。

相关文章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

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转化?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的具体路径之一,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

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还原准确率超90%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

科学家合作取得光合领域里程碑研究成果

藻胆体(phycobilisome,PBS)是蓝藻和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位于类囊体膜基质侧,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捕光蛋白复合物。PBS通过内部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以极高的效率传递至光系统II......

揭示糖浆在微生物修复Cr(VI)污染地下水中的电子传递机制

地下水中的铬(Cr(VI))污染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复工程。糖浆作为制糖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为了主流生物修复碳源之一。但糖浆成分......

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章竹君逝世

据陕西师范大学官网消息,著名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获得者章竹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9日20时30分在西安与世长辞,享年86岁。章竹君先生19......

剖腹产不会让婴儿错过来自母亲的必要微生物

英国和荷兰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即便是剖腹产婴儿也不会错过必要的微生物,虽然剖腹产婴儿在出生时吸收的母亲肠道微生物确实较少,但母亲能够通过母乳喂养等补偿途径将微生物转移给婴儿。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细胞宿主......

长期施肥驱动黑土微生物介导土壤磷循环方面取得进展

在集约化耕作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施肥是快速补充土壤养分的重要途径。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种群。在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继续推进化肥减量化、化肥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构建......

丁光宏委员:对攀登世界科学险峰的科学家,要减少打扰

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关键之一是建设一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工科教师队伍。为此,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建议,要完善基......

新技术让微生物与化肥不再“水火不容”

化肥盐度指数高,对农作物有益的微生物难以在高盐环境中生存,这是常识。如今,一种新技术正破解“化肥与微生物难以兼容”这一难题。2月11日,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卫为组长,由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研究员、北京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