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5 11:22 原文链接: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怎么处理?

   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严重的情况下,需要输注血小板治疗,这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而出血的病人,或血小板低于15×10 9/L时,通常需要输血小板。

    成年人每次输注10个单位的血小板或单采血小板1袋,根据血小板的变化和病情,每3—5天输1次。给患者输注新鲜血,能起到止血作用,但作用短暂。

    给患者输注血小板,血小板数增加止血效果虽然更好,但由于血小板在体内破坏甚速,故血小板增加是短暂的,止血疗效也难持久;加之反复输注血小板又有产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的危险性,所以输注血小板不能作为常规治疗,目前只适用于严重出血病例。

    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时要输注血小板,但不宜动辄即输注,不适宜的积极输注不但浪费宝贵的资源和经费,也易导致抗体产生,在今后关键时刻真正需要输注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血小板输注的指征:单纯血小板计数低不一定是需要输血小板的指征。如果血小板功能正常,血小板高于40×10 9/L。时很少发生自发性出血。

    输注血小板的适应证:血小板输注一般分为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约90%的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PLal人为 阳性,但这种特殊反应的发生率不高。如发生此种情况则较为严重,应不能再输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怎么回事?

    许多反复接受血小板输注的病人,对随机供血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无效”的定义是两次连续输注血小板后,每次无法得到血小板增值。输送后1小时测定血小板数是否上升可区别为同种免疫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血小板破坏。除巨脾和感染性休克外,免疫学破坏是血小板快速破坏的主要原因。此种情况下可预先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0—25g/天,暂时封闭抗体,然后输注血小板,可短期提高血小板。

    对血小板减少患者而言,频繁输注血小板并非长久之计,关键还是积极治疗,尽早恢复至正常的状态。

相关文章

人造血细胞实现异体输注改善罕见血型患者需求

据英国剑桥大学官网报道,研究人员首次将在实验室培养的红细胞作为输血试验的一部分,输注给另一个人。如果试验被证明安全有效,人造血细胞或将彻底改变镰状细胞和稀有血型等血液疾病患者的治疗。对于某些患有这些疾......

年轻血液的奥秘,谁知道

年轻血液能否诱导衰老组织的再生?能否促进衰老器官的“年轻化”?5月24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合作的一项发表于《细胞—干细胞》上的研究证实,上述想法并非“无稽之谈”。研究者通过构......

为什么输血时要去除白细胞?

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经常发现有些患者在输注中或输注后体温上升、输注后感染病毒、或者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现象。这些都是因为供者的白细胞在作怪。尽管成分输血明显提高了输血疗效,但并未改变异体输血的本质属性。......

不规则抗体筛查的重要性,输血人一定要知道

不规则抗体的检测与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不规则抗体的检测方法不断丰富、检测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不规则抗体被发现。因此,输血技术人员有必要深入了解不规则抗体的重要性。......

流言揭秘:直系亲属间不宜输血?

流言: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父母和孩子为了挽救彼此的生命建议医生抽自己的血输给对方的情节,可这样感人的桥段最近被认为是错误的。有网友称:直系亲属间输血会引起输血并发症,一旦发生几乎无法挽救。真相:......

过度输血愈演愈烈引发全球医学界关注

2009年,美国加州的一家大型医院寻求压缩成本的方法。当年,斯坦福医院和门诊部购买了680万美元的血液用于输血治疗。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内科医生应当时常放弃这一治疗手段。因此,从2010年7月起,每......

实验室培养血液可用于输血

目前,用于生命救援输血的所有血液供应都来自于人体捐献。但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在实验中诱导干细胞产生红血细胞的方法。英国《卫报》报道称,这种技术目前仍未获准应用于人体,但临床试验有望在2016~2017年进......

输血港大医院:昂贵的医改样本

每周一早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医院”)急诊科主管朱嘉理医生会从香港的家中,坐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到一水之隔的深圳上班。通常,他会在港大医院待到周末才返回香港。即便人在香港,他的手机仍然24......

接受PCI的患者输血与住院时发生心脏病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

据2月2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在一项包括了超过2百万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如用于打开狭窄冠状动脉的球囊血管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患者的分析中,在美国各地的医院在实施红......

自体输血可减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编者按:自2010年6月起,武汉、南昌、郑州等地血库陆续告急,其势愈演愈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年伊始,南京等地又现“血荒”。面对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