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12 07:57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院:人才强院为科技创新凝心聚力

        李四光、竺可桢、钱三强、华罗庚、钱学森、陈景润……这些为中国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虽然各自的研究领域不同,却都与一个机构息息相关——中国科学院。

  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多大师级的顶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才能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才,关系全局、关系长远、关系根本、关系兴衰!”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告诫振聋发聩。

  走进新时期,作为肩负国家科技创新使命的“国家队”,中科院在“人才强院”思路的指引下,不拘一格、开拓创新,奏响了人才发展战略的新乐章。

引进尖端,夯实人才梯队

  2012年4月28日,上海,由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入选者朱健康领衔的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成立。

  成立仪式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智勇,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希,中科院副院长詹文龙、张亚平等5位领导共同为该中心揭牌。

  朱健康,美国普渡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为了引进这位国际著名植物生物学家,中科院特意为他及其核心团队量身打造了该研究中心。

  作为首批“顶尖千人”,和朱健康一起回来的还有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教授王中林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袁钧瑛。他们共同的选择,都是中国科学院。

  作出同样的决定,绝非偶然。

  上任伊始,白春礼即提出,要把顶尖人才引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仔细梳理国内外各领域的华裔顶尖人才,积极与他们联系、沟通,优先吸引他们到中科院工作。

  于是,便有了以朱健康为代表的国际顶尖华裔科学家的竞相回归。

  据统计,近3年来,中科院共通过国家“千人计划”引进尖端人才250余位,其中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144位、海外优秀青年人才97位、外裔高层次人才9位,并建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8个。

  面向未来,中科院的人才计划更是充满雄心壮志。

  在“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中,中科院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引进2000余名科技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3000余名科技带头人,并拥有一大批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有了一流的将帅,更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梯队。青年科研人员,恰恰是未来中科院科技事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目前,中科院35岁及以下人员已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2%,他们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生力军。

  如何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如何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带领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的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在中科院党组的积极推动下,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立。作为首批会员,来自中科院各单位的340名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每年将在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培训与个人补贴等方面获得1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

  “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未来,中科院还将进一步引进顶尖领军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梯队,在“人才强院”道路上再迎突破。

规划森林,营造创新环境

  对科学家来说,工作软环境远比待遇重要。

  白春礼“很懂”科研人员的心理。作为科学家,他也走过同样的心路历程。

  在其履新后不久的中科院人才会议上,白春礼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最关键的是得到最优秀的人才,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事。科研管理者要尽量少管具体的科研项目,就是要集中精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中科院能够“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成长”,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

  上行而下效。如今,在中科院,改善科技资源投入、效率配置、制度配置等科技创新软环境的做法正蔚然成风。

  例如,一项被称为“重大方向性项目”经费的支配权,已不再属于中科院机关。现在,科研人员只要向所在研究所申请该经费即可,大大减少了项目申请的时间与环节。

  在中科院,改变正悄然发生着:逐步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逐步扩大的用人自主权和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逐步完善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逐步破除的人才体制机制束缚障碍……

  与此同时,各项保障研究人员无生活后顾之忧、使其能全身心投入科研的政策也正在积极地推行中。

  2011年4月,中科院拥有了第一位主管后勤的副秘书长,专门为科学家排忧解难。同时,一项被称为“3H工程”的计划也开始正式实施。所谓3H是指,Housing(住房)、Home(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和Health(健康)。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中科院党组的顶层设计和统一领导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新政策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北京,中科院与北京市政府签订骨干人才子女小升初协议;与北京市海淀医院、306医院合作,为科研人员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同北京市政府协调部分房源,拟为青年科研人员过渡使用……

  “‘3H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是感情留人,感情凝聚人的重要体现。”被人戏称为“中科院最大的猎头专家”的白春礼道出了真谛。

一脉相承,放眼国家未来

  中科院的人才战略一脉相承,实施近20年的“百人计划”,便是中科院的“金字招牌”。

  20年前,中科院的科技事业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然而,问题随之而来:优秀的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科学家寥寥无几。

  为此,中科院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科学事业费中拨专款,设立“百人计划”。这项计划,成为了我国最早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

  1994年,14位海外学子首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1998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中科院正式启动“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此时,中科院将院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纳入“百人计划”管理并给予后续经费资助;继续执行国内“百人计划”,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和特殊领域。

  自此,计划也不再是“百人”,而是直接跨入“千人”级别。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车永胜是2005年“百人计划”入选者。那年,看到中科院微生物所的招聘计划,人在美国的车永胜并未当真地回复了邮件。两个小时后,他收到了回复。

  之后的一周,车永胜接连收到时任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高福的4封邮件,效率如此之高完全出乎他的预料。这位供职于美国某著名制药企业的高级研究员,毅然辞职回国。如今,车永胜已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的项目组也成为国际同行重点关注的对象。

  车永胜的经历,只是中科院“百人计划”故事里的一个缩影。

  截至2011年年底,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达到2237人,构成了中科院引进人才中的骨干力量,为中科院进一步实施更高级别、更高层次的人才计划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而在人才管理上,白春礼的确是个行家。

  自1996年开始分管中科院人才工作开始,他便放眼国家层面创新人才的需求,先后领导、协调、参与实施中科院“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组织 “西部之光”、“东北之春”等人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尽管如此,他还是屡次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绝不能放松,“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尤其是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仍严重不足。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各种类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至少要有3万至4.5万人,才能基本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正视困难、面向需求、展望未来,中科院党组已作好准备。一场全院“创新2020人才战略”的战役已经打响。

相关文章

广州首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启动运营

1月13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运营。启动仪式以“海纳百川聚人才创新生态育新机”为主题,现场还揭牌成立黄埔欧美同学会中新广州知识城分会,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深刻理解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内涵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前提与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论断,充分彰显了党对人才自主培养的坚定决心和坚强信......

上海交大首次发布人才培养“四大计划”

在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一期毕业十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代表学校首次发布上海交大人才培养“四大计划”。即以致远学院为标杆的,面向前10%拔尖、强基学生,致力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的“荣誉计划”;面向......

勇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历史重任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双一流”大学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辟一章,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这一战略安排高屋建瓴,体现了系统性的思想,在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

解读|“十四五”健康人才培养

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人才是关键。为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机构改革赋予的新职能新......

构建全链条人才支撑体系,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是个体量较大的研究所,共拥有约1900余名各类职工和1400名研究生。如何完善人才体系建设,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提升研究团队的创新......

多地高校探索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如何培养人才?

中新网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阚枫)今年以来,多地高校设立纪检监察学院或研究院,高校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引发舆论关注,今年9月,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印发,纪检监察学进入新版目录,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技能人才是支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矢志空天报国培养一流人才

“同学们要抓住时代机遇,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为建设航天强国矢志奋斗。”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节思政课上,宇航学院名誉院长、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的讲授赢得了学生经久不息的掌声。今年89岁的戚发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