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13 13:41 原文链接: 结构调整,均衡发展新格局

    中国经济多年持续高增长,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也面临“成长的烦恼”: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代表们认为,这一部署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有助于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构建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扩内需长效机制,促进“三驾马车”协调拉动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平衡,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代表们认为,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特别要扩大消费需求,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要让百姓“有钱花”。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祝作利代表认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要让百姓“敢花钱”。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投入大幅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目前覆盖面仍然较窄,保障水平不高,许多居民不敢放开消费。云南怒江州委书记段跃庆代表认为,只有健全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才能让老百姓解除后顾之忧。

    “扩大消费需求离不开消费条件的改善。”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代表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教育、文化、休闲等需求不断增强,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来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代表们建议,未来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进出口齐头并进,既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保持并增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又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将现实差距变为发展机遇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代表们认为,这有助于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将现实差距变为发展机遇。

    区域协调,需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目前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瓶颈制约仍然存在。”祝作利说,国家应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区域协调,要进一步发挥条件较好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代表们认为,要鼓励东部发达地区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继续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在引领全国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深化区域间的合作。段跃庆认为,未来要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东部地区力量雄厚的优势,帮助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通过科学引导,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产业有序转移,加快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加快农业现代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城乡一体化改革,必须坚持富民优先的鲜明导向,加强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切实保障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有力有序推进。”江苏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代表说。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强基础、补短板,重农抓农丝毫不能放松。”段跃庆说,要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着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激活农村自身的各种生产要素,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胡光辉建议,统筹考虑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未来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们建议,把促进人口城镇化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制定并有序实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政策措施,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农民工并逐步实现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合理引导人口流向和产业转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


相关文章

解码人口规模现代化竟然相当于3个欧盟或4个美国?

中共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明确定义。受访学者认为,中共以此表明将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拓展了现代化新路......

农业科技现代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引擎

智能农机在田野里奔腾辗转,自动播种、施肥、收割,却不见一人;指尖在屏上轻轻一点,旅行之余也可以给大棚里的蔬菜浇水施肥;没有土壤,没有阳光,植物工厂里的蔬菜依然长得旺盛……科技与农业融合,描绘着最时尚、......

中国科协又一项目开始申报,12项共480万元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为持续提升学会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科技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积极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同时配合好“科创中国”平台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

中国地震局:稳步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基础工作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2022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对2022年工作作出五方面重点部署,在提升防震减灾服务实效上,提出要稳步推进公共服务基础工作,完成国家防震减灾公......

我国力争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近期将公开发布。”12月8日,......

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可及性显著提升

1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在会上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说,中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显著......

面向国家新发展要求加快中西部创新高地建设

我国中西部地区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占全国的82%,人口占53.7%,但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仅占全国的43%。面向国家新发展阶段要求,推动中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对于国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等重点项目发布专家名单!

根据国科管系统和各专业机构官网公开数据,动源君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0年项目中,引力波探测、绿色生物制造、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定向)、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4个......

贵州3个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获批复立项

近日从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省申报的《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余庆县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3个......

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启动试点时间2年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达了首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覆盖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1个市、县,旨在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试点时间原则为两年,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