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5 20:12 原文链接: GMR2021:挖掘肠道菌群诊疗转化共讨肠道微生态发展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21年11月25-26日,GMR 2021第二届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研究转化论坛在上海红塔豪华精选酒店召开。 GMR 2021由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工程生物学会联合主办,中华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联合诊治联盟协办。27位国内科研及临床端知名院士与三甲医院PI、以及产业转化领先的代表企业、近300位专业听众齐聚,共拓肠道微生态诊疗新未来!

  会议现场

赵国平.jpg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致辞

秦环龙.jpg

  报告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

  报告题目:肠菌移植标准与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秦环龙创建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推进院企合作新模式,积极探索科创25条落地。报告介绍了肠菌移植标准与示范基地建设的GMP标准及智能化管理实验室、菌液与胶囊生产生产及菌群检测含量评价标准、粪菌移植回测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修复情况、保证FMT供体样本中菌株发挥作用的要素等。

舒.jpg

  报告人:鹿明生物创始人/总经理舒烈波

  报告题目:肠道菌群研究中的连环七问与多组学

  肠道菌群研究的连环七问:它是谁可能干啥?真能干啥?干成啥?真干成啥?在哪干?为什么?报告介绍了最新的核酸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空间组学等各式拳法以及综合凝练而成的多组学组合拳对七连问的解答。报告介绍了多组学、多样品多组学和多队列多样品多组学研究与转化,并指出肠道菌群移植增加有益的”拟杄菌目和乳杄菌科和代谢物改善精子质量;不饱和脂肪酸和鞘脂可帮助恢复精子生成量;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改善精子质量来治疗男性不育。

赵立平.jpg

  报告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赵立平

  报告题目:治疗2型糖尿病的肠道微生物多组学研究与转化

  报告介绍了从一个肥胖患者肠道里分离到一个占绝对优势的能产生内毒素的条件致病菌阴沟肠杆菌 B29,单独接种到无菌小鼠中,可以引起严重的肥胖表型,包括炎症、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过度累积等症状。通过基因敲除实验,证明该病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宿主的TLR4受体的分子互作是导致所有这些症状的最上游的分子事件。

陈永顺.jpg

  报告人:武汉大学任命医院肿瘤中心肿瘤学教授陈永顺

  报告题目:肠道菌群移植与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向

  肠道微生物和肿瘤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肿瘤治疗虽然突飞猛进,但目前仍有很多问题;肠道菌群失调是肿瘤治疗无效或耐药的重要原因;肠道菌群需要特殊的制备工艺和严格的源头质量保证;晚期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效果目前仍不乐观,且方法局限;免疫治疗在晩期结直肠癌中的三线治疗值得探索菌群移植联合靶向和免疫在三线治疗晩期结直肠癌的初步效果喜人。

吴建.jpg

  报告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吴健

  报告题目:肠道微生态失衡对代谢性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影响和基础干预

  报告介绍了肠肝轴是肠道微生态影响肝脏代谢和功能基础、肠道微生态失衡为肝病发生进展的关键因素、菌群结构改变的总体影响、特异微生物与肝病的因果关联、特异代谢物对机体影响(代谢、免疫、炎症应答)、基于微生态失衡的干预手段等。

范建高.jpg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建高

  报告题目:基于肠道菌群改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无创诊断与干预对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原因,NASH及其相关纤维化的诊断和防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基于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和肠肝轴在NASH发病及疾病逆转中作用的研究有望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新靶点。

吴刚炯.jpg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主任吴坚炯

  报告题目:FMT在IBD炎性肠病中的临床实践

  报告介绍了FMT治疗IBD的经验策略:供体选择、粪菌状态、移植途径、粪菌制备、移植时机、治疗次数等。

勾.jpg

  报告人:奇辉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勾振辉

  报告题目:粪菌移植中两种制菌方法的探讨和展望

  肠道菌群移植(FMT),作为一个肠道微生态的干预技术,其植入菌群的特征至关重要。针对当前肠道菌群提取,对不同的技术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肠道菌群提取方面做到定性定量,从而实现肠道微生态精准及有效干预。

陆.jpg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陆伦根

  报告题目:肠道微生组学与肝硬化疾病的关系研究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相关,动态平衡破坏可促进肝病发生发展。肝脏疾病时,胆汁和胆酸改变通过肝肠循环引起肠道微生态的明显变化。肠道微生物及其产物在肠道中与宿主相互作用,通过门静脉柔统进入肝脏,促进酒精性肝病、NAFD、病毒性肝病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甚至促进肝癌进展。

戴.jpg

  报告人:中精普康创始人、CEO戴旭东

  报告题目:肠道菌群血清多组学在消化道疾病精准诊疗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肠道菌群和多种疾病,包括结直肠癌、IBD、自闭症、代谢性疾病等均有关联。其潜在的机制包括与局部组织的相互做用和越来越热的远程影响,如"脑肠轴"假说。中精普康首次通过核心算法,结合多组学完整实验设计,系统性地发掘这些疾病潜在因果关系的菌群血清代谢物进而揭示其致病基制。结肠早筛的部分工作已发表于GUT。以此为基础,应用血清多组学结合B-GPS算法,未来将不断发掘菌群和以上各种疾病的机制,同时建立起相关血检,实现菌群相关疾病的精准诊疗。

刘占举.jpg

  报告人:同济大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占举

  报告题目:肠道微生态与消化代谢物参与结肠炎的发病的临床研究

  报告指出肠道微生物在肠黏膜稳态中起着重要生理调节作用。肠道微生物变化参与BD发生过程,对阐明发病机制、诊断、疾病状态评估、药物疗效、预后转归的评估等有很大帮助。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选择特异性微生物、或FMT有可能用IBD的临床治疗。

相关文章

低温下分解塑料的微生物发现

据发表于最新一期《微生物学前沿》杂志的论文,瑞士联邦森林、雪与景观研究所(WSL)的科学家在阿尔卑斯山和北极发现了能在低温下分解塑料的微生物。论文第一作者、WSL客座科学家乔尔·鲁提称,研究表明,从高......

饥饿的细菌才捣乱

根据亚当-罗森塔尔博士的研究结果,细菌群落中基因相同的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这意味着该群体的某些成员表现出更多的被动行为,而其他成员则产生使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毒素。荧光显微镜图像显示,在一个基因相同的群......

防治污染,让微生物“吃掉”有害气体

常用的生物大气治理技术主要有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洗涤3种。与其他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相比,生物大气治理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对处理低浓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强的有机废气效果较好。随着我国工业的......

NatureAging:肠道特异性端粒酶可延长端粒并延缓全身衰老

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在细胞复制过程中起保护作用,避免DNA受到损伤,并且像帽子一样有效防止染色体间末端重组、融合和染色体退化。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端粒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逐渐缩短,......

科学家“复活”石器时代分子,展现古代微生物多样性

古代基因组重建和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揭示旧石器时代微生物丰富的分子秘密。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中,德国莱布尼茨天然产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学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以及美国哈佛大学领......

解读近期科学家在机体肠道菌群研究新进展

如今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机体肠道菌群对于人类健康非常重要,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本文中,小编整理了科学家们近期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分享给大家!【1】NatMed:肠道微生物组在CAR-......

开发出非标记液滴单细胞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技术

微生物生长表型筛选是工业育种、酶定向进化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面临的限速步骤。精准的单细胞精度生长表型测量是突破上述瓶颈的关键。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开发了低成本、非标记的微型......

警惕!缺觉引起肠道感染

近日,《先进科学》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睡眠缺失与肠道定植抗性的研究。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王志强等人发现,睡眠缺失削弱了肠道定植抗性,进而可能诱发肠道感染性疾病。而β-烟酰胺单核苷酸(NMN)通过调节肠道......

科学家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降解柑橘提取物规律

北京农学院动物营养与畜产品开发创新团队揭示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对柑橘提取物的短期定植规律,探索了柑橘提取物在瘤胃内的降解机制。近日,相关研究以《柑橘皮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定植菌群的动态变化特征》为题,发表在微......

微生物代谢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成功实现

记者21日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张鑫课题组和孙超岷课题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通过三维定量成像实现了长期、近实时、非破坏性的微生物监测,对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情况进行可视化及定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