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06 10:14 原文链接: 海洋局监测显示90%入海河流水质人体不可接触

  国家海洋局今天公布的最新海洋环境监测信息显示,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监测的44条入海河流中,仅4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在第Ⅱ、Ⅲ类,其余40条入海河流断面水质均在第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以下,占所监测河流总数的90%。

  根据国家海洋局要求,今年10月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继续就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状况、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赤潮、绿潮发生状况等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鸭绿江和珠江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Ⅱ类;长江和晋江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Ⅲ类;12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Ⅳ类;5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第Ⅴ类;而23条入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为劣Ⅴ类,也就是说,既不能用于农业用水,也不可用于景观用水。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CODCr、石油类及部分重金属。

  此外,相关海洋部门还监测了部分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及邻近海域水质状况。

  在所监测的271个入海排污口中,工业排污口占30.3%,市政排污口占34.7%,排污河占30.6%,其他类排污口占4.4%。其中114 个入海排污口向海域超标排放污水,占监测排污口总数的42.1%。各省(市)超标排污口比率范围为25.0%至64.3%。其中天津监测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比率最高,为64.3%;其次为山东,超标比率为60%;辽宁最低,超标比率为25.0%。所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污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是总磷、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CODCr),超标率分别为24.9%、16.8%和16.4%。

  此外,26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的监测结果表明,16个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劣于第四类,22个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不能满足所在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占比达85%。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相关文章

去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逾9.46万亿港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自然资源部13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我国海岸长度约3.2万公里,有1......

从海洋中找答案,让台风预报更有底气

阳光、沙滩,这是很多人对大海的向往。而对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海洋气象观测研究组首席黄健来说,面朝大海,不一定春暖花开,更多的是设备损毁的困扰。3月29日,迎着风浪,在冲锋舟上颠簸近一个小时......

海洋所所长王凡一行访问泰国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所长王凡率团出访泰国,访问了联合国海洋委员会西太分会、泰国东方大学、泰国农业与合作部渔业司、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海洋与海岸带司和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等......

“海洋命运共同体”名家大讲堂开讲

近日,“海洋命运共同体”名家大讲堂首场报告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开讲。活动由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中科院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复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海......

“海洋人才港”项目专家咨询会在青岛举行

近日,“海洋人才港”项目专家咨询会在青岛举行,与会专家对项目规划方案进行了研讨。按照方案,该项目将以“双海”(海洋+海外)融通为特色,以高端人才集聚为引领,以八大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十五个项目为主要......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

中新网南昌2月28日电(吴鹏泉刘玉洁)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记者27日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去年鄱阳湖水质优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总磷浓度0.063mg/L、同比下降......

“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

2月15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我国首个“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在青岛正式揭牌,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同时启用,标志着联合国“海洋十年”协作中心在中......

深圳,再添985!

2月14日下午,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杨洪一行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就学校海洋学科设置、涉海科研项目、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进行调研,探讨未来合作机会。校长于志刚、副校长魏志强、校长助......

深海惰性溶解有机碳研究获进展

海洋中蕴含着大量的溶解有机碳,其中超过95%的溶解有机碳难以被微生物降解,被称为惰性溶解有机碳。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利用长时间培养实验揭示了海洋惰性溶解有机碳的惰性机理。相关研究发表于Environme......

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归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事件归因为何?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该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 据介绍,&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