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18 00:00 原文链接: 北大教授最新文章解析癌症表观遗传学

  来自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因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了胃癌发生发展相关DNA甲基化组扫描,进行了所获90余个基因的DHPLC大规模研究,在中日韩三国验证队列中证明了了GFRA1的去甲基化激活,SRF和ZNF382的甲基化失活可用作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转移标志物。就此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相关评述性文章。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邓大君教授,邓教授曾证明人胃内能够合成亚硝酰胺类致癌物N-甲基亚硝基脲,得到国际同行验证认可,并且创建灵敏的DHPLC定性和定量检测DNA甲基化方法,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还发现了一组早期预测胃癌转移的DNA甲基化标志物等。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表观遗传学与遗传学是作为两个独立的机制,参与癌变过程。癌症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们一面忙着寻找致癌基因,分析癌症发生的遗传学,一面又在表观遗传调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了解环境等因素对于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却没有想过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然而近期关于人类癌症,上千个癌细胞外显子测序结果的研究却令人惊讶的发现了许多调控表观遗传的基因休眠突变,由此癌症表观遗传学成为了研究热点。

  癌前病变进展和肿瘤侵袭、转移、治疗敏感性和耐药性等均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理论上有用表观遗传等生物学手段进行识别的可能。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甲基化 CpG 岛扩增与芯片组合分析(methylated CpG island amplification, MCAM),和甲基化敏感酶切基因组扫描技术, 分别测定了4对转移性胃癌和 4 对配对的非转移性胃癌及其切缘非癌组织CpG 岛的甲基化信号。对所筛选出的90余个转移和发生相关候选基因 CpG岛开展了DHPLC验证研究。

  研究人员分别为这90余个基因转录起始点附近CpG 岛的甲基化状态建立了DHPLC测定方法, 结果发现在胃癌与切缘(及非癌对照)之间, 15 个基因(BMP3, BNIP3, ECEL1, ELK1, GFRA1, HOXD10, KCNH1, p16, PSMD10, PTPRT, SIGIRR, SRF, TBX5, TFPI2, ZNF382)存在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甲基化明显差别, 提示这些基因甲基化变异与胃癌发生相关。

  其中, GFRA1 的去甲基化激活和SRF 以及 ZNF382 的甲基化失活均与胃癌的转移和患者总生存时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并且在中、日、韩三国胃癌患者验证队列中反复得到验证。事实上, 它们在结肠癌和肝癌上也有相似的作用。这些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说明, 这3个基因在早期测定胃癌等恶性肿瘤转移状态方面可能有重要应用价值, 以前未见类似报道。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通过在手术时未见转移的胃癌患者中开展前瞻队列研究, 来确证这些转移标志物在预测肿瘤转移复发上的价值。此外,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9个 miR CpG 岛(miR-9-1, miR-9-3, miR- 34b/c, miR-137, miR-193b/365a, miR-200b/200c/429, miR-210, miR-375, miR-663)的甲基化变化与胃癌发展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这提示血浆miR-221等含量的进行性升高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预警信号。

  作者简介:

  邓大君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肿瘤病因学、表观遗传学专业。198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1994、1996年德国联邦药物所毒理系客座科学家,2001.5-2002.4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抗癌协会病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成就:(1)证明人胃内能够合成亚硝酰胺类致癌物N-甲基亚硝基脲,得到国际同行验证认可;(2)创建灵敏的DHPLC定性和定量检测DNA甲基化方法,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3)发现并证实p16基因甲基化与上皮异型增生癌变密切相关,正在与企业合作开发癌症早期诊断试剂盒;(4)发现一组早期预测胃癌转移的DNA甲基化标志物;(5)通过多边合作,发现sialin是腮腺硝酸根离子通道,参与消化道内硝酸根依赖性NO形成和防御应激损伤。上述工作先后得到4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和部市级科研项目资助,获得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7项,在Nucl Acids Res、PNAS、Clinl Cancer Res、J Clin Endocr Metab、Carcinogenesis、PLoS ONE、Lab Invest、BMC Cancer、Cancer Sci和Mut Res等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引用500余次。获得5项国际发明ZL。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余名。

相关文章

研究人员基于FFPE样本构建甲基化图谱预测癌症原发部位

9月14日,《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石建涛组完成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methylationprofilingtode......

Nature子刊:发现帕金森样病的潜在新标志物

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多巴脱羧酶(DDC)在脑脊液和血浆中的水平或可作为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检测帕金森样病,包括路易体病。相关研究9月18日发表于《自然—衰老》。帕金森样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相关痴呆......

新发现|厦门大学发现全新鼻咽癌筛查和早诊标志物!

近日,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教授团队发现全新鼻咽癌筛查和早诊标志物,可明显提升鼻咽癌筛查效能,提高鼻咽癌早诊早治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的恶......

遗传年龄或可评估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衰老速度!

自闭症(ASD)和精神分裂症(SCZ)是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在行为、遗传学和神经病理学等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重叠特征,提示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发病机制。衰老与表观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Revvity瑞孚迪专业洞察|应对免疫肿瘤学中的耐药性:组合疗法的作用

过去十年中,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迅速增加,人们对于特定类型癌症的治疗方式也随之转变。然而,免疫疗法对于许多病人仍然是无效的,或者是病人自身对疗法产生了耐受。Revvity瑞孚迪(前身是珀金埃尔默......

血液生物标志物可以揭示切除肿瘤手术对脑细胞的影响

切除脑瘤的手术有风险,其中之一是可能对周围的脑组织造成损害。研究人员发现,在血液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是一种有用的新工具,可以在细胞水平上跟踪损害,提供比目前使用的技术更详细的信息。尽管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

小非编码RNA可以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标志物

小非编码RNA(sncRNA),包括miRNA、tsRNA、rsRNA和ysRNA,是重要的调节分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具有异质性,并涉及多种非编码RNA改变。近年来,miRNA在AML中的作......

2个月年轻4.6岁!饮食、运动改变DNA甲基化,逆转衰老

衰老,是一个复杂、多阶段、渐进的过程,发生在生命的整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的器官、肌肉会逐渐衰老,一些疾病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DNA甲基化,是一种DNA上的......

新冠心肌炎标志物及细胞因子诊断抗体对原料全新兔破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感染过新冠的人群基数庞大,心脏骤停或突然猝死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临床和医药相关企业竞相关注新冠病毒相关性心肌炎的病理与靶点机制研究。尤其是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阳康”后如何进行适......

常见肿瘤标志物解析AFP、CEA、CA724、NSE、CA125等

肿瘤标志物检测从医学诊断的角度来说,它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而应理解为只是一种筛查手段。要确定是否是肿瘤,还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比如CT、超声、脱落细胞学、组织病理检测等综合考虑。常见肿瘤标志物分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