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4 16:12 原文链接: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浆膜腔积液介绍

浆膜腔积液介绍:

  浆膜腔积液指在疾病情况下,胸腔、腹腔或心包腔(总称为浆膜腔)内积聚的过多液体总称为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正常值:

  正常人无积液形成。

浆膜腔积液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出现积液本身就是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
  一般性状检查主要用于区分积液的性质。
  漏出液一般呈淡黄色,透明,比密低。渗出液多呈各种颜色且色深,比密高。
  例如:
  呈红色,见于结核病、各种肿瘤、血友病。肝破裂、脾破裂等;
  呈黄色,见于黄疸、肺炎链球菌感染、葡萄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等;
  呈白色,见于丝虫病。肿瘤、淋巴管堵塞等;
  呈绿色,见于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感染。
  积液中有大量细胞、细菌、脂肪时呈现混浊。
  有大量纤维蛋白时可出现凝块。积液的量随病情不同而多少不等。
  积液中蛋白质含量越高,比重越高。
  需要检测的人群:有积液形成

浆膜腔积液注意事项:

  检查前:消除紧张情绪
  检查时:配合医生抽取浆膜腔积液。
  不适宜人群:没有

浆膜腔积液检查过程:

  (一)抽血
  (二)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滤出液多低于300×106/L,渗出液一般超过1000×106/L。
  2.细胞分类
  (1)红细胞增加: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穿刺损伤以及其他出血性疾病等。
  (2)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化脓性炎症、早期结核性浆膜炎等。
  (3)淋巴细胞增加:见于慢性炎症、病毒或结核感染以及结缔组织病等渗出液。
  (4)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多见于变态反应和寄生虫病所致的渗出液,其他如脓胸、肺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霍奇金病、间皮瘤等,也可见于多次穿刺刺激等。
  (5)组织细胞增加:炎症时常伴中性粒细胞出现,亦见于淤血、恶性肿瘤等。
  (6)间皮细胞增加:见于浆膜受损或受刺激,如各种炎症、淤血或恶性肿瘤
  (7)浆细胞增加:在胸水中少量浆细胞无临床意义,增殖性骨髓瘤患者可大量出现。
  3.结晶 脂肪变性、胆固醇性胸膜炎可见胆固醇结晶。浆膜腔出血后积液中可见含铁血黄素。
  4.细菌 可通过革兰染色或抗酸染色寻找细菌。真菌引起的胸水可查到硫磺颗粒样菌丝、芽孢等。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

相关疾病

  表皮葡萄球菌肺炎,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外伤性脾破裂,小儿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小儿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小儿血管性血友病,小儿血友病,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小儿肝硬化,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相关症状

  营养不良性水肿,肾病性浮肿面容,甲营养不良,腮腺肿胀,营养不良,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爆裂音,胆汁性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