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26 09:16 原文链接: 垃圾入地危害极大首部土壤防治法酝酿出台

  蔬菜根部,废电池裸露在土壤中。

  昨日,本报和广州媒体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番禺的火烧岗垃圾填埋场和周边的菜地里。据记者从实地调查发现,当地从填埋场外流的垃圾,未经处理便进入土地作为肥料,这一现象在当地已有较长时间,相关部门已开始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报道见报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微博上转发评论一片火热,很多人纷纷猜测自己“中招”。

  “这种赤裸裸污染土地的现象,应及早发现并进行制止,其危害太大了。”多年来对我省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和研究的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杨少海向记者表示,“垃圾肥料”入地现象并非偶然行为,凸显出农业生产者的无知,也暴露出相关行业监管的漏洞。

  “垃圾肥料”极易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

  笔者查询了农业部对“生物有机肥”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要求,生物有机肥主要以动植物残体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肥料。

  “未经分类处理的垃圾直接进入农田中进行施肥,肯定不符合这一标准要求的。”杨少海表示,这种“垃圾肥料”含有的营养成分并不高,但对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却很大。

  其中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其次是塑料袋等有机物进入土壤中,会带来有机物污染,垃圾还可能带来病原菌污染。因此,没有进行处理的垃圾直接入地,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与“垃圾肥料”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些地方农民直接用工业废水进行灌溉的现象,这些行为都极易造成环境风险。这些行为在一两年时间内可能还不会明显地看到危害性,如果长期这样做,在较长时间后则会造成重金属污染,到时要想修复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专家指出,南方土地偏酸性,更有利于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而这些植物一旦进入食物链,也会随之在人体内沉积。中山大学一科研团队在2007 和2008年对广州市售出的蔬菜进行重金属含量抽样调查发现,叶菜类中的镉和铅污染情况十分严重,珠三角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也出现上扬趋势。

  营养学专家表示,重金属进入人体后可以引起慢性中毒、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等危害。而重金属污染本身具有欺骗性,多数重金属废水是无色透明的,在食物链中,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够在食物链中富集,最后进入人体。

  重金属污染有恶化趋势轻度污染占多

  据相关统计,我国耕地污染退化面积约占总耕地的10%左右,土壤污染退化成为环保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而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近年对珠三角约1万多平方公里范围调查也发现,受汞元素污染的土壤面积有5700平方公里,受镉污染的表层土壤面积有6100平方公里。较全省而言,珠三角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和普遍。

  根据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对珠三角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近10年的检测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恶化的趋势,但仍以轻度污染为主。

  “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因素很多,而要进行清除则会有许多技术和现实的困难,这就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杜绝。”杨少海表示。

  近年,我国研究者发明了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一些大量吸附重金属的植物,起到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作用。在我省一些地区,这个办法已开始进行有益的尝试。

  我国正在酝酿《土壤污染防治法》

  在土地重金属污染来袭的过程中,许多人不禁要问,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还能够种菜吗,是否有相关标准来进行限制土地的农业使用用途?

  专家认为,的确应该考虑这个问题,比如一些已经严重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就不应该再用来种菜,而可以改种树木或其它作物。或者通过植物修复的办法,对土地进行改良后再使用。

  目前,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土壤污染防治还没有专门立法,只是在一些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中有零星规定,但比较分散而并不系统。

  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土地的保护已进入法治阶段。比如欧盟,在1972年时就已颁布《欧洲土壤宪章》;美国颁布了《固体废物处置法》,从污染物和污染源头上来保护土地不受污染;日本则是最早制定土壤保护立法的国家,专门制定了《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对策法》。

  据了解,受国家环保部委托,《土壤污染防治法(专家组草案)》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已进行了5年时间。而与此同时,全国性土壤污染普查工作也已启动。

  今年7月,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部际联席会议上,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由国家环保部牵头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15)》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将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据悉,今年国家相关部门已全面启动对土地重金属污染的普查。该项普查将对我省4万个农田检测点进行取样分析,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启动。

相关文章

我国稻田和旱地土壤总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研究获进展

稻田是我国常见的农田类型,通常比相邻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设计适当的农田管理......

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研究中获进展

在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深层土壤有机碳在碳管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区域尺度上,深层土壤样品获取困难,导致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缺乏。中国科学......

生态环境部:征求镉汞砷等18种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已会同国家疾控局组织编制了《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现联合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

研究揭示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与变化特征

近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研究团队对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估算进行了优化创新研究,揭示了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特征、历史变化和未来趋势。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

生态中心在生物炭土壤固碳和遗留磷利用领域发表论文

温室气体减排和碳生态封存是应对全球变暖的两个关键过程。生物炭可以在土壤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存续进行直接碳封存,还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优化微生物群落、减少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植物源碳的固存。目前,生物......

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进展如何?

“结合‘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的实施,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为重点,实施100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在2022年4月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土壤司司长苏克敬给出了这样的讯息。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草地退化导致的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问题存在区域差异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队员25日向记者介绍,他们开展的一项模拟试验发现: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将导致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风险大幅增加,并呈现明显区域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源区水土流失差异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土壤专项或推到重来

经过江边日出的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还有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专栏等号的大力呼吁,终于挖运烧的好日子就要过去了。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

多年冻土区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

气候变暖会促进多年冻土区土壤氮磷矿化,释放冻土中长期封存的氮磷养分,进而提高植被生产力、部分抵消冻土融化引起的碳损失。同时,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增加也会缓解微生物养分限制,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进一步加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