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0 15:05 原文链接: 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潘际銮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潘际銮同志1927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西瑞昌,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于1992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1956年4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潘际銮同志长期从事焊接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创造了多项“第一”,推动了先进焊接技术装备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引领和带动了国际焊接工程科学发展。

潘际銮同志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焊接学会最高荣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曾被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对潘际銮院士的辞世表示沉痛哀悼!

从不起眼的“焊工”做起

一个人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

他突破普通人对焊接的想象

勇于攀登 攻克难关

他的科研成果

经济价值早已高达千亿

为国家许多重大工程

解决了焊接领域的难题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焊接泰斗”

我国焊接专业的创建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际銮

 

“国家需要,我必须得去

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

六十多载岁月里

潘际銮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需要

紧密相连

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合作制造出我国第一根

6MW燃汽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

在国内外首创

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

担任中国第一座

自行设计建造的实用型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的工程顾问

为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

在北京奥运会前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

淡泊名利,只求贡献

许多“国之重器”的背后

都有他的付出与奉献

 

潘际銮从小聪明伶俐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一家人颠沛流离

但潘际銮仍然克服重重困难

几乎自学了

大部分小学和中学的知识

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中山中学

 

1944年

潘际銮进入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

并在联大三校复员北返后

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

毕业后他留校担任助教

后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师从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

从此投身焊接科学与教育事业

一生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几年前

潘际銮带着夫人

在清华校园里骑行的照片火了

白首不离的爱情

令无数人羡慕和感动

 

潘际銮与夫人李世豫相识于年少

相伴多年依然琴瑟和鸣

那时,李世豫常坐在

潘际銮的自行车后座上漫游校园

潘老还会骑着三轮车

带着老伴儿去菜市场买菜

人生的奔波苦乐

总有人风雨同舟,相守相伴

潘际銮的家国情怀

有国,也有家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潘际銮院士!


相关文章

聚焦两院|“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活动并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科技部......

刘少军院士:搞科研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劲头

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昂......

船舶零碳排放,未来可通过三条途径实现

“人类的未来在海上!”8月26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办的海洋强国战略科技创新论坛2023上,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说。如何认知海洋、开发海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战略步伐?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

清华大学再添一级学科博士点

清华新闻网8月24日电8月17日,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3年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姜培学,副校长、医学培养......

清华大学再添一级学科博士点

清华新闻网8月24日电 8月17日,清华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23年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主楼接待厅举行。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主持会议并讲话。副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姜培学,副校......

刘韵洁:中国发展大模型的机会在通用行业大模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刘韵洁接受采访时判断,中国发展大模型的机会在于通用行业大模型。在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算力大会间隙,刘韵洁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大模型方面,美国走在前面。”中国需要在算力......

百名院士发出全国生态日倡议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举行。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新的努力,中国百名院士发出全国生态日倡议。百名院士共同倡议,一要拓展环......

四位院士领衔!50多位顶尖专家齐聚首届天津生物及临床质谱论坛共襄盛举

7月17日,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分析测试百科网[安特百科(北京)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和天津市分析测试协会指导,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

中国科协发布推荐(提名)院士候选人“十不准”

中国科协目前正在组织开展2023年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为净化学术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使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不受非学术因素干扰,维护院士称号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7月4日......

院士坦言:如果没有项目或“帽子”,不足以让科研人体面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们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稳定支持不仅仅指科研经费的稳定,也指要能让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稳定的保障。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与项目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