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17 14:09 原文链接: 实现“美丽中国”必须跨过PM2.5这道“横杆”

  近日,空气污染的消息在冲击着人们的耳膜。一时间,雾霾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在 “总体布局”方面,已经形成 “五位一体”的战略思路,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谓 “生态文明”,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的是“空气”、 “水”和 “土壤” (包括绿化和水土流失的改善)的环保水平。其中第一位的就是 “空气”,这是人类赖于生存的首要又必要的条件。倘若城市建设得蛮气派、美丽,但空气质量很差,整日在雾霾、灰霾、阴霾中度日,又如何实现 “美丽中国”的远景目标呢?

  发达国家有较高的空气质量检验标准,澳大利亚要求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不能超过35微克,美国为50微克,一般欧美国家要求为75微克。在 2012年3月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进行空气质量检验标准提高的试点。我们取用的标准,就是75微克。很显然,标准一提高,清洁的天数会减少。这一举动,说明我国生态建设方面的决心更大、要求更高。

  倘若将PM2.5的新标比作一根 “横杆”,作为跳高运动员的 “标杆”提升了,只有把环保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自如地跨越 “横杆”。

  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业粉尘及其他城市环境的废气,因此,减少城市的PM2.5有害气体的含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治理PM2.5的有害气体,要求各行各业、人人参与其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首先是改进耗油过程中的行为。我国每千人汽车占有水平还是国际的低水平,但我们人口众多,以欧美的标准来衡量,并不符合中国国情,而且汽车保有量还在不断增加。对此,宏观上需要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尤其是推动环保汽车的发展。上海在世博会上的环保车是成功的,那么,全市的公共交通用车的更换能快步实施吗?个人购买环保汽车的优惠措施较为诱人,但电动车的加电点的布局还要跟上,有关部门又有什么进一步的措施?还有,须参照欧洲的先进标准,淘汰落后的车辆,减少机动车出行,多使用自行车,等等。

  更需要深度思考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工业方面,中国处于重化工业比较活跃的时期,减少工业中低档产品的生产产能,是当务之急。如我国的钢铁产量的控制和减少,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个战略。目前中国粗钢产量为 6.8亿吨,占世界产量的45%。中低档钢的比例大,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但已经建起来的钢厂要升级转型,又谈何容易?

  前一段,曾经有消息说,某省有近5000万吨产钢量没有上报。尽管国务院近年来发出文件,提出减少产能、淘汰能耗高的中小钢铁企业的指导性任务,但钢铁业是地方 “实力”的支撑点,GDP的壮大需要钢铁业的存在。利益驱动,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想方设法瞒报钢铁产量,护住落后的产能。

  另外,工业减排水平的提高,又是转型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十八大已经提出 “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这是崭新的课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去探索。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的代价。半个世纪前的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 《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杀虫剂的使用对自然的危害,成为环境保护的先驱。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把地球比作 “宇宙飞船”,关注地球的承载,最早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

  “美丽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愿景,珍爱自然是地球人的责任。然而, “美丽中国”的实现任重道远,所以我们又称之为一个远景。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北欧,那里人少地广,空气自然会更好些。我们则不同, 13亿人口挤得 “满满当当”的,人气很足,但生存空间就小了,环境建设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目标既然已经定了,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努力。

  上海目前 “天蓝”的日子已经越来越多了,苏州河的水,通过几轮整治,也开始 “清”了。 PM2.5新标杆的确定,再达到更高的 “天蓝”优良率,确实有难度。但我想,我们上下齐心协力,在各种环节上下功夫,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环境的 “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一定能实现,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

相关文章

刷了5000个电池后,他发了篇《自然》

 陈昊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近日,多伦多大学博士后陈昊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排名第一)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篇Nature,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创造了单节宽带系器件和叠层器件......

《自然》在线发表南开新能源团队科研成果

12月22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袁明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围绕高性能半导体量子点固体合成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表面有机配体化学结构理性设计,发展了......

电子贴片可监测深层血红蛋白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程师开发了一种电子贴片,可监测深层组织中包括血红蛋白在内的生物分子,这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获取关键信息的途径,可帮助发现危及生命的疾病,如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脑......

生态环境部:鼓励研发这类便携式仪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监测司组织编制了《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并征求意见。《意见......

WHO正式发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报告(三)

北京时间12月8日23:00,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召开了全球微生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GLASS)2022年报告的线上新闻发布会,该报告已于12月9日发布,总结了来自87个WHO成员国的微生物......

WHO正式发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报告(一)

北京时间12月8日23:00,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召开了全球微生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GLASS)2022年报告的线上新闻发布会,该报告已于12月9日发布,总结了来自87个WHO成员国的微生物......

WHO正式发布2022全球微生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报告(二)

北京时间12月8日23:00,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召开了全球微生物耐药性和使用监测系统(GLASS)2022年报告的线上新闻发布会,该报告已于12月9日发布,总结了来自87个WHO成员国的微生物......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自然》本周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10)榜单,榜单旨在评选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在这充满危机和精彩发现的一年里......

《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名称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2-00495分类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生成日期2022-12-14文号环办便函......

环境修复材料研究获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杨卓鸿团队联合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永涛团队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近年来,尽管可再生能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