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23 08:36 原文链接: 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年空缺:需更宽松环境

  我国获得自然科学奖的课题,平均出成果的时间为14年,这样的特点让基础研究要出成果就必须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因而也让基础研究出成果的机率降低

  大奖难得!这是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颁布之后,很多人的感叹。

  今年国家科技奖颁布,国家自然科技奖一等奖又一次空缺,距离2009年《中国植物志》编研组斩获该奖,已有4年之久,这也是该奖项自2000年以来第9次出现空缺。人们往往将自然科学奖,看作是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象征。也因此,这个奖项就具有了特别的“含金量”。

  需要多一点等待的耐心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是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这些重大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三大标准: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回顾曾经的获奖项目,无不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取得的成果前所未有,科学价值震惊国内外。 2003年度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是“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它耗时20余年,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被《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2009年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中国植物志》更是“规模宏大”,它耗费了80年的时间,耗尽了四代科学家的心血,作为植物的“户口信息”,这一类书的编纂极为艰巨繁杂,世界上许多国家至今仍未完成。

  从这些曾经的获奖项目可以看出,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都耗时极长。

  这也是基础研究领域最大的特点,对于这一点,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也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获得自然科学奖的课题,平均出成果的时间为14年,这样的特点让基础研究要出成果就必须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和毅力,因而也让基础研究出成果的几率降低。对此,今年的获奖代表吴衍记深有感触:“基础学科是‘硬骨头’,需要花费时间并要经历长期沉淀,能做出成绩的速度就更慢一些。”

  基础研究水平稳步提高

  如果能摒弃对第一的偏执追求,就会看到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数量每年都有很大增幅,2009年,自然科技奖的获奖项目有28项,2010年30项,2011年36项,而今年的数量则增加到41项,增幅达到13.9%,其中生命科学、纳米科学领域的成果分别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9.4%和22.2%。

  对于这一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认为,近年来,我国自然科技奖获奖数量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发表在国际主要科技期刊和重要会议上的 SCI论文共15.7万篇,占世界SCI论文总量的12.49%。按照国际SCI论文数量排序,我国保持了2006年以来的名次,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领先于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

  这与近年来对基础研究投入增加不无关系——2011年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达到 411.8亿元,增幅达到26.9%,而主要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10年来经费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7%,2012年更是获得国家财政拨款 235亿元,这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感叹不已,连称“基础研究的‘春天’已经到来。”而今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孙鸿烈院士也认为这几年 “基础研究的投入上去了”。

  基础研究还需更宽松环境

  当面对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何会空缺的追问时,很多专家都表现得很淡定,他们甚至认为空缺未必不是好事。“宁缺毋滥,这说明要求高,其评选是与国际水平在同一标准线上的。”陈宜瑜说,他也是今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

  尽管大家认为应该耐心和宽容。但他们也承认这种缺失说明“基础研究的量上去了,但还没有质的突破”。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基础研究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孙鸿烈院士认为,基础研究有些领域集中度不高,需要在有发展苗头的前沿领域进行由上而下的组织。

  陈宜瑜分析说,有些项目原本应该整合在一起研究,但由于受到年度考核等评价指标的影响,存在一些将大课题拆分,以便于分期“交差”的现象。他还举例说,我国某些基础研究领域出现了很好的研究态势,但才露出一点苗头,科研人员就抢发论文,结果反而被其他国家跟踪反超。“可惜的是太急于求成,有时基础研究积淀一下,反而能走得更远,更完美。”

  今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应该给予基础研究更宽松的环境,能让这个领域充分发挥“自由探索”的精神。

相关文章

833项北京公布一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验收结果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市基金办与依托单位共同对任务完成时间为2023年12月的年度第二批833项项目(含子课题)开展了验收相关工作......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约318.79亿元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接收2401个依托单位提交的各类科学基金项目申请318306项,较上年增加11368项,增幅3.7%。经过严格评审,择优资助1572个依托单位各类项目52547项,......

2023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获奖项目公布

......

最高奖金100万中国化学会京博科技奖提名工作启动

为了鼓励和表彰在化学化工与材料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升国家自有技术创新能力,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

国家基金委各学部:2023年杰青优青资助分析与改革举措

近日,中国科学基金发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与资助工作综述》等文章,对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进行数据汇总并阐述了2024年规划,科奖在线对相关内容汇总整理如下:一、......

祝贺|李季教授主持项目获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近日,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公示“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拟授奖项目”名单,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苏州)院长李季主持的项目:“城乡有机废弃物高效快速堆肥关键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4年2月2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驱动衰老的机制发现......

最高300万元/项国家基金委又公布2个2024年度基金项目

关于发布超越传统的电池体系重大研究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24〕111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超越传统的电池体系重大研究计划2024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

甘肃发布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通知

关于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宣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成效,进一步提升我省优秀科技成果显示度和知晓度,现征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典型案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两大专项项目开题暨年度交流会召开

2024年1月2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组织召开“未来移动信息网络新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与“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开题暨年度交流会,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承办。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