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2-06 13:52 原文链接: 李孟森新成果可预警/示踪肝癌发生和转移

  北京大学博士李孟森研究员发现在肝癌细胞膜上存在2种不同亲和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AFPR),利用受体在肝癌细胞特异性表达的特性,用乙型肝炎病毒转染正常肝细胞,证明AFPR表达是预警肝癌发生的重要标志物,并通过荧光标记,示踪肝癌细胞的转移,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的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s》最新的一期上公布。

  肝癌的发生和肝细胞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已经发现80%的癌症与病原体感染有关,而肝癌的发生与肝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尤为密切。由于感染HBV后,肝细胞被病毒自然重编程而变为干细胞,干细胞在甲胎蛋白(AFP)和癌蛋白的诱导下,向恶性方向发展而变为癌细胞。但是肝细胞恶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非常隐蔽,因而在临床上诊断为肝癌时,已经是中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所以预警肝癌的发生对肝炎病毒携带者的高危人群有着重大的防治意义。

  AFP基因是肝细胞恶变时早期被激活的基因之一,因而在临床上其作为早期诊断肝癌的金标准。然而AFP在肝癌发生过程发挥何种作用并不清楚,李孟森博士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在肝癌细胞膜上存在2种不同亲和常数的甲胎蛋白受体(AFPR),证明AFP能与受体结合后,通过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促进癌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肝细胞恶变,由于AFP发挥作用受AFPR的调节,因而李孟森博士认为AFPR的表达在肝细胞恶变过程应该早于AFP,也就是AFPR表达能够预警肝细胞的恶变,这是更新传统预警肝癌发生标志物的认识。2013年1月30日在国际著名的癌症杂志《Cancer Letters》发表了以李孟森博士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论文,在论文里,李孟森课题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证明在体标本或体外肝细胞在HBV的-x 蛋白作用下,肝细胞AFPR的表达优先于其他癌蛋白如Ras、Src等,这是确定AFPR在肝癌细胞膜存在的重要研究,显示AFPR是肝细胞恶变的驱动因子,有望作为预警肝癌发生的标志物。研究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发现是,采用荧光量子点标记AFP后,通过静脉注射,能示踪癌细胞的转移。这些发现解决了手术时无法观察到的微小转移病灶,对精准清除癌细胞关键技术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由于研究结果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评审人给予“The paper represent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cutting edge scientific research which will greatly advance the frontier of AFP/AFPR science(论文代表一个极好的引领科学研究的例子,极大的推动甲胎蛋白及其受体领域的科学研究)”的评价。在肝癌细胞膜上特异性存在AFPR,可以解决示踪癌细胞转移的标志物问题,通过AFP和AFPR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采用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在活体观察肝癌细胞转移的微小病灶,突破了临床上无法看到微小转移的肝癌病灶的技术难关,为彻底治疗肝癌提出新的策略和手段。

相关文章

JECCR: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团队发现肝癌发生新机制!

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 肝癌的发病过程涉及众多异常表达的基因及相应信号通路,目前研究已表......

科研人员绘制肝癌组织乳酰化修饰图谱

乳酸(lactate)是哺乳动物糖酵解代谢中的主要产物,在肿瘤、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显著增多。其生物学功能因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瓦伯格效应(Warburgeffect)”而得到广泛关注。2......

樊嘉院士团队等绘制肝癌组织乳酰化修饰图谱

乳酸(lactate)是哺乳动物糖酵解代谢中的主要产物,在肿瘤、败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理状态下显著增多,其生物学功能因肿瘤细胞中存在的“瓦伯格效应”(Warburgeffect)而得到关注。201......

Hepatology:浙大徐骁团队揭示肝癌免疫治疗失效关键机制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肿瘤,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与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和代谢综合征有关。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被用作临床一线或二线治疗晚期肝癌,但其延......

新型化疗方案可降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中新网广州12月17日电(蔡敏婕陈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7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联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4家中心共同完成了一项临床研究。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辅助性FOLFOX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

新方案显著降低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死亡风险

近日,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年会正式公布了在Ⅲ期临床研究HIMALAYA中,阿斯利康的Imjudo(通用名:tremelimumab)联合英飞凡(通用名:度伐利尤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

做全方位“定制”我国肝癌研究“另道超车”

记者23日获悉,在肝癌治疗药物方面,以PD-1单抗为代表的免疫疗法,正在改变中晚期肝癌诊疗格局,为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期带来突破。今年10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

北大团队在《自然》发文为肝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11月9日,北大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大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团队、北大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紧密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Livertumorimmune......

基于细胞外囊泡的表面蛋白检测方法实现肝癌早筛早诊

全球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在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在第六位,但死亡率却高居前三。肝癌的发病大多遵循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步曲”模式,肝硬化患者是肝癌最主......

肝癌仑伐替尼耐药的表观翻译调控机制获揭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匡铭团队对METTL1介导的m7G修饰在肝癌仑伐替尼治疗耐药的功能与翻译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仑伐替尼耐药的翻译调控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CancerRese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