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15:22 原文链接: 赵炎平代表:15趟南北极考察背后的“极地梦”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极为特殊的两个地方,特别是南极的高寒荒漠,一直有着“生命禁区”之称。在过去的18年里,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的工作就是来回穿梭于这两个“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

今年刚满40岁的赵炎平已经是个“老船长”“老极地人”了。他32岁时成为“雪龙”号最年轻的船长,35岁时被任命为首任“雪龙2”号船长。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赵炎平表示,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自己参加了12次南极科考、3次北极科考,航行距离将近40万海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走了18圈半。

想要在危机四伏的冰区破冰前行,离不开一艘厉害的破冰船。对于所驾驶的“雪龙2”号船,赵炎平如数家珍。“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由于全程参与“雪龙2”号的建造,赵炎平笑称“这艘船上的每一块钢板我都踩过”。

航行过程中,“雪龙2”号也没有辜负期待。赵炎平回忆,以前的雪龙号是单向破冰,在固定冰区域掉个头要花十几个小时,但“雪龙2”号能双向破冰,在中山站外围固定冰区的掉头时间可缩短到1小时以内。

同时,由于“雪龙2”号拥有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系统,破冰时“用多快的速度去撞冰”不再仅仅靠驾驶员的经验和直觉,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船体结构损坏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在科考方面,赵炎平介绍,“雪龙2”号设有月池,当船只位于密集浮冰区,科考设备可以通过月池下放至海水中,避免通过舷侧下放,一旦遇到冰层就无法取样。

继“雪龙2”号之后,中国还将视线瞄准重型破冰船。在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已将重型破冰船等研制列入科技前沿领域攻关内容。赵炎平表示,踏上新征程,希望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拥有重型破冰船的极地科考国家。届时,也期待能驾驶中国自行研发的重型破冰船再征南极。

作为世界上少数能在极地独立开展考察并建立科考站的国家,中国自1984年首次踏足南极起,用三十多年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极地立体监测体系,科学探测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

赵炎平坦言,驾船前往极地科考与普通旅行不同,其间危险重重。“以前我们最怕的是穿越魔鬼西风带”,第一次去南极时,赵炎平回忆称,他所乘坐的船在西风带遇上狂风巨浪,科考船剧烈摇晃了八天八夜。

现在,随着气象预报手段增多、精度提高,船舶规避气旋的方案越来越成熟,科考船遭遇可怕大风浪的概率已经小了。不过,新的危险也会出现。比如:现在极地科考会前往过去鲜少踏足的南极罗斯海、宇航员海、阿蒙森海等相关海域。这些海域冰山林立,给航海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遇到风雪雾等天气,能见度不高时,可能会遇上危险。

赵炎平也经历过惊魂一刻。有一次在南极中山站外围浮冰区航行,当时作为二副的赵炎平正在驾驶台值班。“我看到船头方向有一点白色,跟旁边的白色有些不同,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但第一反应是赶紧采取措施,所以我立即打了个左满舵,之后就看见一座非常高的冰山贴着船的右边过去了”。

相关文章

哈工程主办“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深海潜水器项目启动会

近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发起,哈尔滨工程大学、天津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和极地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深海潜水器项目启动会暨深海装备青年学者论坛在哈尔滨工......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出征北冰洋

近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出征,前往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作为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性能如何?它的设计有何亮点?科考队员和船员在船上怎......

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

从中山大学获悉,12月22日12时20分,伴随着一声洪亮的汽笛声,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以下简称极地号)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12月19日,极地......

我国高校极地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试航成功

29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我国高校唯一的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中山大学极地”号(以下简称极地号)近日安全停靠在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码头,圆满完成桂山水域试航任务。近日,极地号出发到桂山水域进行试航。......

严纯华: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06.shtm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

陈玲玲代表:做中国原创的一流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05.shtm【畅谈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基础科学。我们有一流的仪器设备、透明公......

邱勇代表:新时代为培养造就大师创造广阔空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而早在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时就......

赵炎平代表:15趟南北极考察背后的“极地梦”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极为特殊的两个地方,特别是南极的高寒荒漠,一直有着“生命禁区”之称。在过去的18年里,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的工作就是来回穿梭于这两个“世界上最遥远”......

赵炎平代表:15趟南北极考察背后的“极地梦”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极为特殊的两个地方,特别是南极的高寒荒漠,一直有着“生命禁区”之称。在过去的18年里,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的工作就是来回穿梭于这两个“世界上最遥远”......

赵炎平代表:15趟南北极考察背后的“极地梦”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极为特殊的两个地方,特别是南极的高寒荒漠,一直有着“生命禁区”之称。在过去的18年里,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的工作就是来回穿梭于这两个“世界上最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