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4 00:00 原文链接: 东北师范大学PNAS遗传学新文章

  近日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探讨了异源多倍体化对于小麦染色体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11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刘宝(Bao Liu)教授、威斯康星大学Jiming Jiang教授以及华盛顿州立大学的Diter von Wettstein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刘宝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植物远缘杂交、异源多倍体基因组进化; 植物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以及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

  多倍体是植物和一些动物进化的一个普遍现象。通过种间或属间远缘杂交,和杂交事件之前或之后的基因组加倍而形成异源多倍体的途径是高等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一种重要的国际粮食作物,它是通过异源多倍体化成功形成物种的一个典型例子。进化过程中先后发生了两次异源多倍体化事件:一次导致了异源四倍体小麦(T. turgidum L.)形成,另一次导致了异源六倍体小麦(T. aestivum)形成。尽管研究人员对这一重要的作物开展了数十年的研究,对于最初异源多倍体小麦稳定、建立、累积至成功形成物种的机制仍然并不清楚。

  为了了解异源多倍体化对于小麦的直接染色体影响,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详细研究了人工合成异源六倍体小麦的染色体组成及跨代染色体变异。研究人员利用连续FISH、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及同源特异性焦磷酸测序,对来自16个株系,超过1000株植物的21对同源染色体进行了明确识别。研究人员发现全染色体非整倍性普遍发生在异源六倍体小麦早世代(从自交世代S1到>S20),此时频率存在高度差异(20–100%)。相比之下,其他类型的总结构变异还较少。其中包括了一种意外的隐蔽的非整倍性类型,其整倍体染色体数为2n = 42,但同时存在非同源性染色体的丢失及获得。

  在三个组成性亚基因组中,研究人员发现B亚基因组非整倍性最不稳定,其次是A亚基因组,近期发现的D亚基因组在大多数研究株系中大体稳定。21对同源染色体中染色体缺失和获得并不相等。系谱分析表明没有核型随整倍体多代选择而进行性稳定的证据。分析与生殖适应性直接相关的两个性状,表明尽管非整倍性普遍减小了花粉活力,非整倍性对于结实的负影响取决于非整倍性类型和合成线路。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基因组中复杂结构变异对藏绵羊适应高原有重要贡献

日前,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藏绵羊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选择位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该位点包含一段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这一发......

首个对叶榕完整基因组发布

本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杨舒)对叶榕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发布首个对叶榕的完整基因组,修正了此前学界对其基因组测序绘......

海鸥与丹顶鹤居然是近亲?浙大研究将改写教科书

海鸥与丹顶鹤、老鹰与猫头鹰,这几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鸟类,不久前刚认上亲。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联合国内外学者,正在组织收集世界上现生一万多种鸟类的基因组及形态信息,旨在构建起鸟类物种......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合成生物学领域重大突破,新工具低成本快速创造合成染色体

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或将彻底改变合成生物学领域。该方法被称为克隆重编程和组装平铺天然基因组DNA(CReATiNG),为构建合成染色体提供了一种更简单且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