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5 20:46 原文链接: Science:精神分裂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小鼠模型揭示了,孕期感染和青春期压力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关键性角色。不过他们强调,没有必要为此而恐慌。

  在美国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约为1%,这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往往是成年后发病,至今仍是一种不治之症。长期以来,医生和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外界不利因素可能对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着重要作用。孕期感染弓形虫或流感、精神压力或家族病史等等都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潜在风险因素。不过,人们此前并不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日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Urs Meyer领导的研究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首次证明两个对精神分裂症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是联合起作用的。此外,他们还解析了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明确了它们在哪个人生阶段发生才会引发精神分裂症。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特殊的小鼠模型,并通过这一模型模拟人生阶段,该研究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

  感染与压力相互作用

  准妈妈在孕期前半程受到病毒感染,是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的首个负面环境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又在青春期受到了较大压力,那么他/她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增加。研究人员指出,精神分裂症需要这两个负面环境影响共同起作用。“如果仅有感染或压力中的任意一个,是不足以引发精神分裂症的,” Meyer说。

  在孕期感染的基础上再加上青春期压力,就可能导致以下问题:母亲所受的感染激活胎儿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而这一细胞所产生的细胞毒素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发育。

  小鼠模型的重要线索

  在准妈妈受到的感染平息之后,小胶质细胞就会休眠,不过这些细胞已经有了“记忆”。如果孩子在青春期遇到严重的长期压力,例如性虐待或身体暴力,小胶质细胞就会苏醒并在特定大脑区域引起改变。这些神经免疫学改变基本上不会造成毁灭性影响,直至孩子成年。由于青春期是大脑的成熟阶段,大脑似乎对这一时期的负面影响格外敏感。“很明显,有些‘硬件’遭到了无法修复的破坏,”文章的第一作者,Sandra Giovanoli说。

  研究人员在复杂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获得了这一里程碑式的结果。他们先用特殊物质在小鼠孕期诱发感染以激起免疫应答。等到新生小鼠出生三十或四十天后(小鼠的性成熟年龄,等同于人类的青春期),他们让小鼠经历五种不同压力因素的影响。这些压力相当于人类中的慢性心理压力。

  随后,研究人员在青春期结束时和成年期对小鼠行为进行测试。作为对照,他们也同时测试了只受到感染或只经受压力的小鼠,以及完全没有接触这两种风险因素的小鼠。研究人员发现,青春期结束后小鼠行为并没有立刻发生异常。但那些既受到感染又经受压力的小鼠,在成年后其行为变得异常。而且这些小鼠的异常行为模式与人类精神分裂症患者很相似。

  务须恐慌

  尽管目前可以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特定症状,但这种疾病还无法被治愈。不过,这项研究至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让我们能够在高危人群中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这项研究也为其他研究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研究人员还强调,准妈妈们没有必要感到恐慌。许多准妈妈在孕期都受到过疱疹、感冒或流感的感染。每个孩子在青春期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压力,不论是校园暴力还是家庭争吵。“只有多种因素在‘恰当’的时间段发生,才会提升精神分裂症的风险,” Giovanoli说。此外,这一疾病的发展还涉及了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不过与基因不同的是,特定环境影响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孩子也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应对青春期压力。

相关文章

iScience:清华鲁白团队开发一种新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精神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也是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精分病人具有阳性症状(妄想、思维和言语紊乱)、阴性症状(缺乏情感、无社会性和动机缺......

上海精卫中心林萍团队阐明精神分裂症候选生物标志物

精神卫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精神与心理疾病病因复杂且多因素。《GeneralPsychiatry》杂志2022年35卷第1期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精卫中心林萍团队阐明精神分裂症候选生物标志物

精神卫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精神与心理疾病病因复杂且多因素。《GeneralPsychiatry》杂志2022年35卷第1期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我国科学家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

我国首次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合成三原子分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白春礼小组合作,在超冷原子分子混合气中首次合成三原子分子,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量子模拟和超冷量子化学的研究迈......

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的认知障碍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相关

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包括认知功能的全面下降,还表现在工作记忆、注意力、处理速度、视觉和语言学习等领域。精神分裂症的认知障碍或由于机体活性氧的生成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紊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机制研究获得新突破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精神疾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基于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显示精神分......

又破纪录!袁隆平团队双季稻测产亩产突破1600公斤

“去年12月20日,袁隆平院士组织大家在海南南繁工作期间,对2021年超高产攻关工作作了部署,要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攻关研究与示范’项目,也就是被我们称......

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机制解析新进展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重性精神疾病,其临床特征包括错觉、幻觉、妄想、缺乏动力、认知障碍等。基于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遗传力约79-81%,......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与其临床症状相关

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衰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以及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认知功能衰退则同时表现在神经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中。共情作为重要的......

揭露了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调控潜在机制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高度遗传性的精神疾病。目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研究(GWAS)已报道了200多个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的风险基因座,而这些基因座内的风险变异如何影响疾病发生知之甚少。为了鉴别风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