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3-09 09:22 原文链接: 清华与十方成立环境技术研发中心

  3月5日下午,“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山东十方”环境与生物能源工程研发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举行,研发中心负责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凯军教授说,这个研发中心成立的宗旨是“致力于提高我国的厌氧消化水平,提高相关技术在我国的产业化进程,发展我国的再生能源事业”。

  “厌氧生物反应器方面的研究,我们曾经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王凯军教授对中国水网记者说。“九五”期间,他从荷兰留学归来,就和清华大学的左剑恶教授一起开始承担了厌氧技术方面的环保攻关项目。当时所结合的企业对象就是山东十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由于双方的合作,让他看到了厌氧消化技术产业化的巨大空间,期间,他们做成了30多个示范工程。“九五”之后,总结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的参与能够使技术产业化的速度加快。

  继续这种势头,“九五”之后,王凯军又牵头了一个相关的863课题。该课题是国家重大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之一,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西安交通大学和济南十方环保有限公司共同承担。课题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 “厌氧复合循环颗粒污泥悬浮床反应器”,这一项完全国产化的研究成果赶超了国际先进水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能够在这个市场进行竞争的就只有十方公司和荷兰的一家公司。攀上技术高峰带来无限喜悦,同时由于2001年左右,我国国家政策有所变化,市政污水受到更多重视,王凯军说,他将研究重心转入城市污水处理,在厌氧技术方面“放松了”。等到再次放眼全球,形势悄然改变,国际上,在可再生生物能源方面,在生物质的厌氧发酵方面是日新月异。如在2000年之后,由于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扶持,不到10年时间,德国建设了3000多个生物质的厌氧发酵装置。另外,最近3-5年,欧洲一些国家在生物质废物处理,垃圾处理方面的技术发展迅速。“我们在这些传统领域,懈怠了。”王凯军感慨地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环境与生物能源工程研发中心的建立将是我国厌氧消化技术重回巅峰的开始。这是中心成立的第一个背景。而与企业合作,也是促进技术发展的一个好经验。荷兰在厌氧领域为什么能够在全世界脱颖而出呢?主要就是三方面的经验:一是科学家与企业界密切合作,获得公司的大力支持,使得它的厌氧技术在产业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比较强;二是当时欧洲的环保政策要求严格处理、达标排放,也使得它在这方面获得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三是和微生物界的科学家们联系非常紧密。这三个因素让荷兰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一直是世界上的厌氧技术中心,现在,比利时因为在垃圾、固废处理领域的优势,成为后起之秀——这已是后话了。

  环境与生物能源工程研发中心,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实现环境技术再次领先世界,再生能源事业获得发展?

  “九五”“十五”期间,王凯军他们已经在淀粉、啤酒、酒精等工业废水的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以中心的第一件事,还是在传统的工业废水领域有进一步的发展;第二个是争取在厌氧生物质研究方面有比较大的突破;第三个重点是生物质垃圾的处理,目前已经启动了一些筹备的工作,将从餐厨和菜蔬批发市场的垃圾处理起步,逐步过渡到分类的生物质垃圾处理;第四个领域是城市污泥消化领域;第五个领域是相关的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围绕这五个领域,中心所关注的技术有三个:厌氧消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因为厌氧消化主要产生沼气;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如燃料电池等。

  接下来,研发中心将从三个层次来展开下一步工作,第一个层次:依托清华大学在设备、人员、理论方面的基础,以实验室为核心,进行技术开发。第二个层次,依托山东十方马上要建立的示范中心——一个相对比较大的依托于工程建设的示范中心,把各种技术做一个相对长久的研发示范。这个示范中心2000多平米的厂房,就建在在一个垃圾场旁边。第三个层次:借助于企业在工程上转化技术的优势,结合工程进行示范。

  这些系统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研发中心有科研人员的基础,经费上也有保障:来自国家科技部的财政支持以及十方公司的真金白银投入,是这些计划实现的物质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2-3年的时间,再一次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有些地方,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国际上差不多,但是在有些新领域,却大大落后。”王凯军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殷切期望,而这也是当天参加中心成立揭牌仪式的国家环保部领导、清华大学领导,以及山东十方董事长甘海南的共同心愿。

相关文章

清华团队发布全球首颗忆阻器芯片,突破了哪些“卡脖子”难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浪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当前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还将持续深入地影响下去。但人工智能技术依靠大算力的支撑,随着技术的爆炸式发展,它对大算力的需求也节节......

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

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科技的支撑,正迅速发展壮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兴起,半导体芯片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和创新技术,也推动了整个经济的繁荣。同时,半导......

53岁周鸿祎报喜!考上清华,攻读计算机博士!

在高中毕业生们还在忙碌选择、填报专业时,却没想到先等来了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晒出的清华录取通知书。6月27日晚间,周鸿祎在个人微博晒出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称“终于考上了,希望360智......

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王定胜副教授团队成果登上《Nature》!

有机催化剂取代贵金属催化剂生产氯气在化学工业中,许多产品的生产都依赖于氯气。这些氯气大部分是通过一种称为氯碱电解的过程制造的,该过程的能量消耗相当于全球电力生产的1%,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对该......

这所高职院校前后13人赴清华任职

面对镜头,从一名高职学生成长为清华大学教师的邢小颖侃侃而谈:“2014年,我以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任教。和我一样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清华任职的,前后有5批13......

清华教授:这是一篇认真的读博“劝退贴”

“我见过太多读得极其悲惨的PhD:精神崩溃,心态失衡,身体垮掉,一事无成。所以我想写这样一篇劝退贴,向正在考虑读博的同学们发出“灵魂拷问......’”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背景。我本科在 Un......

清华大学成立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

中新网北京4月13日电(韩冬野李牧汤睿于里涵)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揭牌成立“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简称“移植仿生院”),由著名肝胆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董家鸿院士担任院长,将推动器官......

清华教授:AI无法替代的人类优势,你的孩子掌握了几个

你会害怕ChatGPT吗?害怕你或你的孩子很快就会被AI淘汰?我来降低一下你的焦虑。在ChatGPT及其后继者的时代,我们还能够做什么?为了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建议大家做一个思维实验。如果你有机会让......

清华团队研制石墨烯智能“人工喉”,为失声者带来好消息

从清华大学获悉,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任天令团队第一次将被称为“黑金”的石墨烯转换成具有“收发一体”的可穿戴智能人工喉设备,帮助语言障碍者重获新“声”。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机器智能》上。在......

清华大学李伟课题组揭示热带雨林退化的升温效应

森林是陆地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影响着地表能量收支。森林退化会增加碳排放,加剧全球变暖(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同时,森林退化可以直接改变地表生物物理特征(如反照率、蒸散发、地表粗糙度等),进而影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