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8 13:18 原文链接: 心理所等神经软体征研究获进展

  神经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等多个精神疾病研究领域备受关注,因为它在精神分裂症以及相关的疾病中均有比较严重的缺损表现,所以经常被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特征表征,或被称为“内表型”。所谓的内表型是连接基因型和临床外表型的一种特征表现。

  按照神经软体征的经典定义,神经软体征只是微小的行为损伤。但研究者们一直在试图找到与这种微小的行为损伤相关的明确的脑区结构。随着脑成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者开始陆续发现与神经软体征相关的脑结构,并且认为至少部分神经软体征有着脑结构或者脑功能损伤的生物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组(NACN Lab)陈楚侨研究员等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合作者进行了神经软体征脑成像的元分析,结果发现,神经软体征缺损与中央前回、小脑、额下回以及丘脑等脑区的脑结构萎缩相关。从脑功能分析结果来看,精神分裂症以及相关精神疾病患者在进行神经软体征相关任务时,额下回、双侧壳核、小脑、颞上回的脑区活动存在异常。综合脑结构和脑功能成像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精神疾病患者的神经软体征缺损表现与 其“小脑-丘脑-前额叶”脑区网络结构或者脑活动功能的异常有关系。该研究发现进一步挑战了传统的“神经软体征”定义,表明神经软体征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微小的行为损伤,而是源自“小脑-丘脑-前额叶”脑区网络结构或者脑活动功能的异常。

  该研究为今后神经软体征脑成像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在精神分裂症和相关精神疾病的临床群体中,开展神经软体征的研究,将在相关疾病的基因型和外表型之间架起神经软体征内表型桥梁,进而不断深化我们对精神疾病的更全面的认识。

  该研究已在Schizophrenia Bulletin在线发表。

  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等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心理所陈楚侨团队发现NSS与精神分裂症脑网络异常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该疾病会导致大范围的神经认知、情感和神经发育异常。神经软体征(NSS)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精神分裂症内表型之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楚侨带领神经......

Cell:许多精神疾病源自相同的基因变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MGH)和精神病基因组学联盟(PsychiatricGenomicsConsortium)的研究人员发现许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结构。在给定的年份中,精神......

2019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精神疾病精准检验分论坛

2019年7月20日下午,在这激情飞扬的盛夏,来到美丽的南国,来到了热带风情城市—“椰城”海口,与最热情的同道欢聚一堂,共同分享此次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人民网·人民健康、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海......

新研究解释维生素D与大脑健康关联的新机制

在晒太阳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对大脑健康非常关键。近日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大脑中一种支撑神经元的“支架”。这一发现或有助于开发针对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疾病的......

人脑PK猴脑:人类为何智商更高,且易患精神疾病?

神经科学家首次通过单个神经元追踪技术发现了人脑与猴脑的“软件”差异。他们发现人脑会牺牲“稳健性”(robustness,神经元信号的同步程度),换取更高的信息处理效率。研究人员推测这一研究结果或能解释......

别熬夜了!“夜猫子”精神疾病风险更高!

昼夜节律,又叫“生物钟”,是发生在人类等大多数生物中的周期性变化过程,包括激素水平、体温调节和睡眠-觉醒模式周期性交替等。已有研究证据表明,昼夜节律的改变与疾病的发展有关,特别是代谢和精神紊乱。近期,......

刘春宇陈超课题组在Science揭示精神疾病发病机理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IF=41.06)和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IF=16.71)同期发表了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心刘春宇教授和陈超副教授......

中外合作研究揭示精神疾病发生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东南大学等机构合作,首次提供了miR-137缺失导致精神疾病的在体实验证......

中外合作研究揭示精神疾病发生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美国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东南大学等机构合作,首次提供了miR-137缺失导致精神疾病的在体实验证据,进......

健康中国2030建设离不开精神健康的参与

如果没有全民主动参与的精神健康,就难以真正达到全民健康。”在今天举办的2018年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分论坛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对精神卫生学科发展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