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01 08:30 原文链接: 环境健康研究:有多少欠账待补

  大气污染致病并引发死亡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然而,对于污染触发健康风险的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目前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6月30日,北京出现严重污染天气。监测数据显示,当天北京市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持续升高,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处于六级严重污染级别。

  “中国将在它的成功中‘窒息而亡’。”此前,曾有国外媒体如此描述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致病并引发死亡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然而,对于污染触发健康风险的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目前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

  近日,在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承办的“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学术沙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表示,我国在环境健康问题上的科学研究欠账太多,造成现在解决起来困难很大。

  健康经济损失不断上升

  在PM2.5浓度为670微克/立方米的空气中呼吸一天,相当于主动吸一支烟。你可以选择不吸烟,却很难选择所呼吸的空气。

  今年3月31日,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显示,2010年中国因PM2.5导致123.4万人早死。其中,20%左右的肺癌死亡和40%左右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与PM2.5污染有关。

  大气污染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类似的研究数据在科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在我国,这种争议不仅表现为对该领域宏观性、战略性研究的缺乏,还在于既有的研究结果往往限于学术范畴,不对公众公布。

  科技部下属某科研机构一份未曾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2004~2010年,我国因PM10共导致35.7万~50万人早死,健康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达0.8%~1%。也就是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一个主要风险因子,并且这种风险在逐年增长。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介绍,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肺癌发病率与空气污染程度有明显的关系,并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只要空气质量差的那个礼拜,医院门诊的呼吸道系统疾病都是明显高发的。这迫切需要不同学科紧密合作,以阐明这些污染物的危害。”

  环境健康研究不成体系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邱兴华在山西研究发现,胎儿宫内暴露于高浓度PAHs(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时,其神经管畸形风险显著增加。而山西省是我国PAHs污染极其严重的地区之一。

  “如果从健康效应来追溯可能的环境污染因素,多环芳烃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物质之一。”邱兴华告诉记者,现有的有机污染物暴露与健康效应之间关系的研究,侧重于从暴露向效应推导,但这种研究方法在面对我国上百万高危人群时,显得过于单一。

  目前,已有国内学者意识到换一个方向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即从效应向暴露进行推导,并尝试在环境流行病学和毒理学方面开展交叉学科研究。

  在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调研员宛悦看来,目前我国环境健康领域的科研状况,至少在一点上和10年前没有太大差别,即大家都在谈问题,但又都拿不出数据。

  “不同的部门拿几百万到上千万元的项目,但这些研究都不成体系,是零碎的东西。最终到了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时候,才发现很多数据是没有的。拿不出自己的数据,就只能用别人的数据。”宛悦说。

  在一些学者看来,基础数据缺失的背后,是我国在研究观点的创新及前瞻性上还存在短板。同时,环保、卫生等部门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数据说话,而不是被国外研究成果牵着鼻子走。

  国家层面布局亟待加强

  环境学者们一直希望国内能有一个10年期以上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但他们同时认为,在现有科技政策导向下,这种无法在短期内产出成果的研究“很难获得立项”。

  国家层面至今没有设立环境健康方面的科技专项,被不少人认为是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滞后、科技支撑乏力的表现。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在多次污染事件中,公众健康损失等环境影响的评估数据多来自国外机构,国内科研机构或缺乏研究,或没有及时发出声音。由此,加强环境健康损失评估的国际合作与接轨,被寄予更多期待。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认为,目前所做的工作主要围绕降低大气污染物的强度展开,但对于绝对值的下降缺乏有效措施,有关部门畏难情绪明显,“关键还在于科技支撑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则希望,在研究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方面,各种渠道、基金应给予更多支持。同时,改善空气质量要抓难点和要点,科学研究要更有针对性。

  “科研要始终走在行动的前面,反映真实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郝吉明认为。

相关文章

朱彤院士: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息息相关

在健康管理中,个人虽然是第一责任人,但却难以控制外部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是一类致癌物,数据显示,每年因大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约有700万,其中因PM2.5死亡的人数有400多万。整体而言,空气污染具......

91.5亿!财政部下达2022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第二批)

财政部关于下达2022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预算(第二批)的通知财资环〔2022〕58号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大气质量改善,......

放大二氧化氮身份标识快速锁定大气污染“元凶”新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把吸收到的二氧化氮光谱信号进行有效放大,再通过我们开发的可靠算法进行计算,最终实现对大气二氧化氮的精确探测。基于多模激光的振幅调制腔增强吸收光谱技术,适用于长期稳定运行、免人工维护的二氧......

亚热带丘陵区排放氨气近源沉降特征获揭示

丘陵区稻田氨气排放、近源沉降及大气转化示意图。课题组供图氨气是大气中含量最高的碱性气体,主要来自于农田氮肥施用及畜禽粪便导致的氨挥发。氨气与酸性气体反应会形成大气气溶胶,因此它也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中国......

多部门联合:这个秋冬季将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

2021-2022年秋冬季,很可能是近几年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最密集的一个。近日多部门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称,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上半年“两......

交通污染或可导致人体外周血多条通路出现紊乱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陈仁杰教授课题组,带领博士后杜喜浩、张庆丽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三年公共卫生行动计划的资助下,通过一项随机交叉对照研究,首次采用多组学检测技术,探索了......

千万大单花落谁家!北京通州公布大气污染仪器采购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公布了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建设项目中标公告。本次采购涉及颗粒物在线源解析质谱仪、PM2.5在线源解析质谱监测系统-车载款(不含车)、VOC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

扬尘是颗粒物的重要来源应持续强化管控

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来源与控制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春节和疫情管控期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和规律,为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

基于环境监测的重污染天气应对策略

由于近些年,我国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尤其是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繁,大气污染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是我国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及构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最为突出的一项就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体现在空气中的浮尘颗粒较大、污染物超标,尤其是在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中,大量细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