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23 09:28 原文链接: 完美基因编辑:新方法可消除CRISPRCas的脱靶效应

  前段时间,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系统具有脱靶效应。近日,这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张峰教授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影响CRISPR-Cas系统精确度的关键因素,这一发现将使该系统在人类细胞中的应用更安全。目前,这一研究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

  借助这项研究,科学家可以一次性破坏多个基因,从而提高治愈人类基因缺陷疾病的几率。

  脱靶效应

  CRISPR-Cas RGN由DNA切割酶Cas9以及一条含20个核苷酸的RNA短链(作用是与目标DNA链匹配)组成。CRISPR-Cas RGN模拟的正是一些特定细菌的原始免疫系统。当这些微生物受病毒或其他生物感染时,它们会拷贝入侵者的一段遗传编码并整合至自己的DNA中,并遗传给下一代。当子代细菌再次遭遇这些入侵者时,细菌的Cas9在与所整合DNA匹配的RNA链的向导下,在入侵者DNA的目标位置进行切割,从而使病原体失活。

  大约一年前,科学家首次报道了利用重编程的CRISPR-CAS RGN靶定并切割特定的DNA位点。该技术依靠短链RNA片段对目标DNA进行靶定,使其相比其他的基因编辑工具,如ZFN、TALEN等均简单易用,并且RGN经过改造后可同时在一个基因组中引入多个遗传改变。

  但是,CRISPR-Cas RGN可导致额外而非需要的遗传改变的可能性则较少被研究过。因此美国麻省总医院的Joung博士的团队决定对CRISPR-Cas RGN在人类细胞中的脱靶现象进行研究。由于CRISPR-Cas RGN的指导RNA片段与目标DNA只依赖于20个核苷酸进行匹配,因而他们推测这段RNA有可能也会与目标外的其他片段发生结合。

  尽管过往的研究表明,即便是一个核苷酸的错配都可以阻止CRISPR-Cas RGN继续发挥作用,但是麻省总医院的这项研究却发现,在人类细胞系中,多达5个核苷酸的错配都未必阻止目标位点外的切割。他们还发现,脱靶位点的突变率与目标位点的突变率相同甚至更高。

  消除脱靶效应

  为了寻找到最佳的基因组序列,研究小组成员Patrick Hsu and David Scott建立了一个计算机模型。“每一个基因都有成百上千的位点可以进行编辑。利用计算机模型,可以识别几乎任何一个基因。该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寻求最佳编辑位点。”麻省理工学院脑认知研究方向的助理教授张峰解释道。

  在需要对目的基因的功能进行破坏,或者要进行目的基因替换时都可以使用CRISPR-Cas系统。科研人员如果要进行目的基因替换,就必须在目的基因被切除后,将新基因的模板复制到基因组中。

  传统的建立转基因小鼠的方法是将小片段DNA整合到小鼠胚胎干细胞中,但是其耗时长,并且效率低。这项新技术为建立转基因小鼠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更有效的途径。

  Broad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McGovern研究院的张教授介绍说,只需要三个星期,CRISPR-Cas系统可以同时将多个基因一次性编辑完成,其还可以被应用于在实验室中建立转基因细胞系。

  自从张峰教授的研究团队在今年一月首次对 CRISPR-Cas系统进行阐述后,来自世界各地超过2000个实验室已经开始使用该系统建立转基因细胞系或者转基因动物。

  研究人员发现有两种方式可以提高序列靶向特异性。第一种就是利用计算机模型。第二种方法就是调整导向RNA序列的量。在一般情况下,减小RNA序列的量可以减弱脱靶效应,但是不利于目的基因的裂解。对于每一个序列来说,高目标效应和低脱靶效应间存在一个最优的平衡点,这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授Michael Terns说:“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对脱靶效应进行了系统和全面地分析,并且提出了减弱甚至消除脱靶效应的几种方法。”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增长RNA链可以提高RNA的结合效率。所以张峰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对RNA片段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张峰教授说,经过优化的RNA片段包含稳定的发卡结构,能够更有效的引导Cas9发挥作用。

  张峰教授团队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进一步提高CRISPR-Cas系统的特异性,并建立用来研究大脑神经回路的细胞系和动物。通过破坏参与大脑神经回路形成和发育的基因,探究其是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是如何受损的。

  革命性的意义

  CRISPR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细菌用来抵御病毒侵袭/躲避哺乳动物免疫反应的基因系统。科学家们利用RNA引导Cas9核酸酶可在多种细胞(包括iPS)的特定的基因组位点上进行切割,修饰。 Rudolf Jaenisch 研究组将Cas9与Te1和Tet2特异的sgRNA共注射到小鼠的受精卵中,成功得到双基因敲除的纯合子小鼠,效率高达80%。 他们将Cas9/sgRNA 与带突变序列的引物共注射,能准确在小鼠两个基因引入所要的点突变。在ES细胞中他们更是成功的一次敲除了五个基因。与ZFN/TALEN相比,CRISPR/Cas更易于操作,效率更高,更容易得到纯合子突变体,而且可以在不同的位点同时引入多个突变。

  由于解决了CRISPR-Cas系统脱靶效应的问题,该技术可能会广泛应用于小鼠,大鼠及其他模式动物的制备和研究中,成为传统的转基因和基因打靶技术的重要补充。

相关文章

上海科技大学等团队构建新型高精准碱基编辑系统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佳、免疫化学研究所教授杨贝,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杨力与武汉大学医学研究院教授殷昊合作研究构建了一种高精准碱基编辑系统,并依据其特性命名为变形式碱基编辑系......

以胞苷脱氨酶为基础构建出多种新型的CBE工具

8月9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多种胞苷脱氨酶为基础扩展的C-T单碱基编辑工具》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

基因科学和医学领域的新学科——脱靶基因组编辑

随着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组编辑设计过程中的非特异性基因突变导致的脱靶效应形成了一门新的基因科学学科和医学学科。基因编辑和检测方法,基因改变的解析方法或对照参考的不同,使基因组编辑发生脱靶效应......

DISCOVERSeq,一种检测CRISPR脱靶效应的新方法

自从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问世以来,它已经显示出了治疗许多棘手疾病的巨大希望。然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确定与治疗有关的细胞类型的潜在非靶向效应,这仍然是临床转化的主要障碍。现在,Gladstone......

世界首次证实单碱基基因编辑存在脱靶效应

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火,然而针对基因编辑工具最大的风险——脱靶效应,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检测工具。记者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其团队与多家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在精度、广度和准确性上远超越之前......

遗传发育所个体水平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脱靶效应

人类遗传疾病和农作物农艺性状很多情况下是由基因组中的单个或少数核苷酸的突变引起的。因此,基因组中关键核苷酸变异的鉴定与定向修正是人类遗传疾病治疗及动植物育种的重要方向。基因组编辑工具单碱基编辑器的开发......

杨辉组/高彩霞组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严重脱靶效应

2016年,DavidLiu团队在Natur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基于胞嘧啶脱氨酶APOBEC1(能催化C脱氨基变成U,而U在DNA复制过程中会被识别成T)和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UGI(能防止尿嘧啶糖基化......

Alnylam:从30%到5%,如何降低RNAi疗法的肝脏毒性?

RNAi疗法因为能够有效靶向普通药物无法靶向的蛋白而成为医药界所关注的医疗手段。但是与其它靶向疗法一样,RNAi疗法也会产生脱靶效应,而这些脱靶效应可能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日前,AlnylamPhar......

在人体内应用CRISPR技术的5种方法

CRISPR技术无疑是近年来的一大热点。在动物实验中,它早早确认了改造基因的有效性,脱靶效应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去年6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的重组DNA咨询委员会在分析了其安全性、有效性......

CRISPR技术脱靶效应有了解决之道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广受争议的最大副作用——脱靶效应有了解决办法。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2日报道,CRISPR-Cas9技术发明人之一詹妮弗·杜德纳参与的研究团队证实,抗CRISPR蛋白能将CRI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