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31 10:07 原文链接: DNA百万大奖遭抨击:科学巨奖或难打造科学界超级英雄

  日,争夺美国国防部的DNA分析挑战赛100万美元大奖的科学家表示强烈抗议。数位排名前10位的竞争者指责利用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的算法规则和评分标准,来检测生物恐怖威胁的DNA样本,结果含糊不清。提交期7月14日截止,103个“解决方案中”的3个——包括个人和团队——将参加最后的角逐,现在他们的计算机程序将在最后一轮评价中等待最终得分。

  “他们组织竞争的方式和评分方式都非常令人难以接受。”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生物信息学博士生David Ainsworth说,他的团队仍在为争取奖金而努力。

  组织者承认这项比赛非常艰难,称要算出在哪里设置障碍非常棘手。“我们不想将门槛设置得太高,而导致没有人能赢得比赛;但也不想将门槛设置得很低,让200 人都能并列第一。”该挑战项目负责人Christian Whitchurch说。事实上,三个团队的成功已经让他乐观地认为,最终的产物将广泛地应用于政府部门。

  但是一些参与者说,评分系统不必那么复杂,也没能反映出他们的工作质量。“根据我所理解的比赛目标,我认为让最好的算法胜出是不可能的。”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生物信息学家Steven Salzberg说。他没有参与这项比赛,但他实验室的两名科学家—— 一个博士生和一个生物信息学工程师——未进入决赛。

  今年1月,DTRA设置了该挑战赛,以期尽快找到一种更快、更准确的方式在原始DNA基础上识别物种和基因的技术。因为DNA测序技术越来越快捷、便宜,DTRA希望挑战会激发一个高度精确的程序的诞生,以便在1小时内检测出具有潜在危险的DNA样本——这将是对人类现有能力的一个巨大提升。

  助推学术界暴发户的科学巨奖

  2012年以来兴起的科学巨奖已经让多名科学家成了百万富翁,这些奖项旨在培养科学领域的领军人才,激励更多的研究人员追求科学探索之路。

  2012 年 7 月,Yuri Milner 突然宣布,计划此后每年再赞助一个额外的奖项。拥有理论物理学学位的 Yuri Milner 表示,他希望向世人展示,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人能够获得与从事体育、娱乐以及商业等工作的人同样的经济待遇。为此,他将奖金的数额设定为金融业的平均年薪。“这些有着最聪明头脑的研究者至少应当能够和华尔街的操盘手挣得一样多。” Milner 说。

  2013 年 1 月,尹衍梁设立了“唐奖”。获奖者将能够分享总额为 4000 万新台币的奖金,以及一笔总额为 1000 万新台币的研究经费。“唐奖”将从 2014 年起,每两年表彰可持续发展、生物制药、汉学以及法学等领域中的杰出研究者。“在过去的 100 年里,主要是西方国家和西方研究所在培养天才研究者。”尹衍梁说,“现在,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我们应当肩负起促进世界发展的责任,并为之作出贡献。”2013 年 2 月设立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突破奖”同样由 Yuri Milner 发起。不过,这一次是他与 Zuckerberg、Wojcicki 和 Brin 等人共同出资 3300 万美元奖励 11 名获奖者。

  在对如此巨额的奖金惊奇之余,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获奖者将如何分配奖金。“我真的钦佩这些亿万富翁回报科学界的行为,但是我也真的希望,巨额奖金能够被用于科研之中。”美国加州圣地亚哥 Craig Venter 研究所的遗传学家兼创始人 Craig Venter 说,“如果获奖者拿着这些奖金去买大房子,可就不妙了。”

  颁发巨额奖金真的促进科学发展?

  这些“新诺贝尔奖”的发起者希望获奖者能够成为科学界的楷模,激励下一代追求科学,并为相关研究领域带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资金支持。“我们将奖金数额提高到令人震惊的程度。”“突破奖”董事会成员之一、Sergey Brin 的妻子、23andMe 创始人、生物技术分析师 Anne Wojcicki 表示,“我们希望打造科学界的超级英雄。”

  但是,如此夸张的金额以及奖项设立的目标引来了不少批评。“虽然我不希望这些巨奖被撤销,但是,我发现有些人在通过这些奖项,借用甚至收购诺贝尔奖的威望,这是非常令人不快的行为。”2004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 Frank Wilczek 说。“人们怀疑,这些奖项给发起者带来的好处要多于给科学界带来的好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技政策学讲师 Jack Stilgoe 补充道。

  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物理学家Fred Cooper也怀疑巨额奖金是否能够对公众产生影响。他说:“如果登陆YouTube的话,你会发现公众已经开始像追星般崇拜科学界的‘明星’了。他们从 Michio Kaku、Brian Greene,以及Sean Carroll那里学习物理知识,而非那些获得‘基础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如果想扩大奖项的影响力,那么将奖金给予那些科学‘明星’无疑是更有效的做法。”

  Stilgoe认为,即使巨额奖金真对年轻科学家产生了激励效果,那也是在发出错误的信号。他说:“它强化了一种幻觉:天才总是依靠自己聪明的大脑想出绝妙的点子。”

  许多研究者认为对科学家早期的研究予以嘉奖是个好主意。因为处在研究起步阶段的科学家是弱势群体,既要为研究争取资金,还要努力养活家人。Cooper说: “对这一时期的科学家给予少量的奖金是一个绝妙的想法。这将把他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专注于研究本身——是花小钱办大事。”

  亿万 富翁 Len Blavatnik 为年轻科学家设立了一项价值 25 万美元的奖项。Blavatnik 说,他数年前参与诺贝尔颁奖典礼时发现诺奖存在着一个巨大空白。“让我震惊的是绝大部分获奖者都白发苍苍,并且都是在研究成果发布 30 年或 40 年后才获得诺贝尔奖的。我认为从世界的影响力角度出发,应当将奖项颁给年轻人并想方设法地建立可以使他们成功的机制。”

  对于新设立的巨额奖金,一些评论家对此一笑而过,并表示只有当奖项授予自己的时候才选择接受。荷兰 Hubrecht 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家、首批“突破奖”得主之一的 Hans Clevers 说,如果能够持续将奖项颁给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只需 30 年左右,这些“新诺贝尔奖”便将威胁到原先诺贝尔奖的地位。

  但是,诺贝尔奖的组织者面对质疑仍然保持平静。诺贝尔奖执行董事 Lars Heikensten 说:“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延续它的优良传统并遵循先人的经验教训。诺贝尔奖自设立到现在已经有 110 多年了,我们将把它发扬下去,直到永远。”

相关文章

青科奖得主谷林:科学家最大成就是思想的延续

初见谷林,风趣、健谈、充满活力的他着实颠覆了记者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日前举行的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41岁的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谷林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颁奖典礼上,中......

MadeinChina!2020中国光学领域社会影响力事件,谁是你最爱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尽管如此,我国科学家仍以实验室为战场,争分夺秒,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新发现。2020中国光学领......

脑洞大开!Science公布2020年十大科学突破

每年Science杂志都会评选年度十大科学突破。2020年12月18日,Science杂志公布了评选出的2020年度十大科学进展。其中,新冠疫苗的研发居于榜首,另外9项研究则囊括艾滋病、室温超导、CR......

2020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哪些学者再次入选?

英国伦敦时间11月18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榜这份备受期待的名单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重要学......

科学家有望揭开大脑的奥秘!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题为“Aspike-timing-dependentplasticityrulefordendriticspines”的研究报告中,来......

科技部召开中青年科学家发展座谈会

    近日,科技部召开中青年科学家发展座谈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主持会议,听取了科研人员对优化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环境的看法和建议,研究破解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的难......

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不可与奖励奖金挂钩,是利还是弊?

7月29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要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注重论文......

震惊!著名华裔免疫科学家郑颂国回国途中被捕!

美国司法部周四(7月9日)称,57岁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风湿病和免疫学专家郑颂国(SongGuoZheng)于5月22日抵达阿拉斯的泰德·史蒂文斯安克雷奇国际机场(TedStevensAnchora......

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存在六个变种

俄媒称,对世界各地逾万份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的结构分析表明,当前在世界传播的新冠病毒有6个种类。据塔斯社莫斯科6月9日报道,科学家在美国生物学论文档案网(bioRxiv)发表了上述结论。科学家写道:“我们......

饶子和、杨海涛团队成功解析新冠病毒主蛋白酶三维结构

由上海科技大学饶子和/杨海涛团队与合作者组成的“抗新冠病毒攻关联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新型冠状病毒关键药物靶点——主蛋白酶(Mpro)的高分辨率三维空间结构,并综合利用3种不同的药物发现策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