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2 11:57 原文链接: 第四军医大学CancerRes解析抑癌miRNA

  来自第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miR-218通过靶向多梳基因家族(polycomb group genes,PcG)成员Bmi1,抑制了神经胶质细胞侵袭、迁移、增殖及癌症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这一研究论文发表在8月15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第四军医大学的张永生(Yongsheng Zhang)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上海交通大学的金卫林(Weilin Jin)副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神经胶质瘤(Malignant gliomas)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它们的特点是具有高侵袭、迁移和增殖能力。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神经胶质瘤的有效疗法。然而,尽管接受了这些治疗,患有这种最恶性神经胶质瘤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也只有大约1-2年。许多因素影响了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其中包括快速及侵袭性的肿瘤生长。因此,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策略。

  MicroRNAs (mi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s,可通过与特异性mRNAs反向互补调控基因的表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调控了细胞迁移、侵袭、增殖、凋亡、抗逆性、干细胞维持和细胞身份等各种生物学过程。miRNAs可下调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内的多个靶基因,一些miRNAs充当的是肿瘤抑制子,而另一些则充当了癌基因。

  许多的miRNA被报道参与调控了神经胶质瘤的形成,其中包括miR-124、miR-137、miR-128、miR-10b、miR-21和 miR-218。尤其是miR-218已在几种病状中得到了广泛研究,相比于正常脑组织miR-218在人类神经胶质瘤中高度下调。然而,目前对于 miR-218在调控神经胶质瘤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仍知之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miR-218上调可显著减少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揭示,在检测的三种人类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过表达miR-218,Bmi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下降。并且,研究人员利用荧光素酶检测证实Bmi1是miR-218的下游功能性靶点,miR-218通过下调Bmi1从而调控了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此前的研究报道发现Bmi1调控了细胞干性。因此,研究人员检测了miR-218过表达对于神经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miR-218阻断了神经胶质瘤干细胞样细胞的自我更新。最后,他们通过微阵列分析证实miR-218调控了广泛的与神经胶质瘤细胞发育相关的基因,并且 miR-218还通过调控包括Wnt信号通路在内的一些信号通路抑制了神经胶质瘤干性。这些研究发现表明,miR-218负向调控了促进神经胶质瘤形成的基因。

  新研究揭示了miR-218是一种肿瘤抑制子,具有组织神经胶质瘤细胞迁移、迁徙、增殖和癌细胞干细胞的功能。

相关文章

Cellectis股价飙升超180%!阿斯利康又投2.45亿

今日,阿斯利康与Cellectis达成了一项利润丰厚的合作协议,将向这家法国生物技术公司投资2.45亿美元,进一步加强了其致力于开发细胞和基因疗法产品的承诺。该消息令Cellectis的股价在周三盘前......

清华脑与智能实验室团队: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细胞形成组织空间形态

近日,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组成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重构细胞的空间组织。研究表明,这种名为DeNovoCoalescentEmb......

病毒入侵时,生命体如何自我保护?

在生命体内存在在这样的一种英雄主义:细菌在杀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壮烈牺牲”,与其“同归于尽”,以完成保护生命体的重任。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通过间接的手段检测到了一种同归于尽的自我保护行为,......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00余个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开展临床试验

10月7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2469号(医疗卫生类215号)提案答复的函》(以下简称《答复》)。针对丁列明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精准医学时代个体化定制药物研发......

农科院油料所:发现花生黄曲霉抗性关键候选基因

近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花生花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有效破解了花生黄曲霉抗性机理,并发掘出了关键候选基因,为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相关学术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前沿研究杂志》(JournalofAdva......

一种全新的酶可对抗寄生的基因组TE序列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PUCH的酶,它对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们基因组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这一发现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识别和对抗内部威胁(如基因组寄生虫)和外部威胁(如病毒和细菌)。德国美......

暨南大学叶文才:代谢重编程介导研究揭示调控肿瘤耐药和转移的新机制

暨南大学叶文才/张冬梅团队研究揭示了代谢重编程介导肿瘤对血管靶向药物耐药的新颖机制,以及周细胞离子通道调控肿瘤血行转移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近日分别在线发表于《自然-代谢》《先进科学》。结直肠癌(CRC......

研究鉴定出新的玉米抗粗缩病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洋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研究人员,通过图位克隆、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生物学手段,研究揭示了ZmDBF2-ZmGLK36-ZmJMT/ZmLOX8分子模块调控......

我国成功培育高耐草甘膦低残留玉米

草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要素之一,田间杂草与玉米争夺水、肥、光和空间,且易滋生病虫害,化学除草是玉米田首选的除草方式。草甘膦是世界第一大除草剂,其灭生性的特点在防治杂草的同时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培......

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细胞命运调控与眼健康”现场考察会在上海召开

2023年8月2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在上海召开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细胞命运调控与眼健康”现场考察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学敏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项目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