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09 14:09 原文链接: 新能源汽车汽车补贴政策将启动有望打破地方保护

  科技部部长万钢上周六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方案,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在制定实施细则,并将于近期正式启动。与此同时,万钢还强调新能源汽车推广需要创新商业模式。

  据万钢透露,新一轮补贴方案的主要内容有: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开展示范,以试点城市为核心建立区域,扩大辐射范围,加速区域电动汽车的推广,改变原有的财政资金补贴方式,加快补贴资金的落实力度,混合动力客车向全国进行推广,对充电站建设等进行财政支持等。

  新一轮补贴方案有望打破地方保护。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调研员吴卫称:“新一阶段新能源补贴政策将通过财政补贴直接补给汽车生产厂商而不是补贴给地方财政局的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另外试点城市也需要满足四部委制定的一些条件才能成为试点城市,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试点城市需要保证外地生产的汽车在本地市场的销售量。”

  据悉,在上一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里面,由于来自于地方政府对地方性汽车厂商的保护,新能源汽车销售态势呈现市场割裂的状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e6、上海汽车新能源汽车E50、淮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同悦都主要在公司总部所在地销售。

  此外,在强化国家补贴同时,万钢还强调创新商业模式。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称,在电池技术难以于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下,发展新能源汽车一定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

  万钢表示,从目前电动汽车的成本构成和推广效果看,大型客车和小型轿车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适用于市场应用。从国内外示范的经验上来看,电动汽车成本价格虽较高,但运营成本很低,合适的商业模式可以合理的分派这其中的利益,形成创新市场的动力和广泛应用的合力。

相关文章

14项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和前沿技术发布

9月28日,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欧阳明高代表大会公布了本年度评选结果,共有7项创新技术和7项前沿......

DIN发布两项电动汽车标准

即日起,电动汽车的有关方面和用户可以免费使用两项标准,以促进沟通并支持充电设施建设。在诸多类别的交通工具中,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新术语、新名称,这一趋势在未来还会继续。......

国创中心成立两周年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策源地

严峻的2020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诸多产业造成冲击,并将加速产业格局的优化调整。唯有掌握核心竞争力又懂得顺势而为的创新型企业,才能冲破险阻走向光明。由北汽集团、清华大学、中科院电......

电动汽车行业迎来新突破新型电机破解散热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发布消息称,电机技术发展进入新时代,将对电动汽车的性能产生深远影响。英国先进推进研发中心(APC)技术趋势主管认为,在完善电动汽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谈的最多的是电池,电机并没有......

专家解读2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有关国家标准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GB/T37293-2019《城市公共设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和GB/T37295-2019《城市公共设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安全......

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2万辆和5.29万辆,同比增长50.9%和53.6%。据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介绍,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其......

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来临

在政策的加持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105.4万辆和103万辆,双双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增长63.6%......

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来临

在政策的加持下,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105.4万辆和103万辆,双双突破百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增长63.6%......

固态铝离子电池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满足电动车需求

私人、公共和商业运输(汽车、公交车、卡车)等电动汽车对电池需求不断增加,因而人们开始研发铝离子电池以满足需求。而电动汽车需要大量的电力才能正常运行,因而对电池产生了高要求,导致电池必须能够进行快速、剧......

杨裕生:不能随心所欲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电池存在危险性,我们对于电动汽车里程‘随心所欲’的提高应该进行制约。”11月8日,在参加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8)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专家杨裕生如此表示。杨裕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