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26 10:47 原文链接: 科技为青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当前,青海已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企业发展逐渐显现出创新和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却逆势上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好于其它规模以上工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劲驱动器。据统计,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6%,占GDP的比重达到了9.15%,完成工业增加值63.8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5%,占全省GDP比重为3.38%。

  近几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青海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能力建设,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拉动全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截止2012年底,“123”科技支撑工程共实施科技项目220项,累计完成科技投入43.2亿元,累计实现产值765.3亿元,取得专利528项,制定技术标准91余项。一系列科技项目的部署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对促进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校组建了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了56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科技型企业和28家创新型企业,培养人才450余人。56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2.41亿元、工业增加值6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34.3%和153.4%。全年实现总收入170.8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1.23亿元、净利润32.99亿元,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 142.9%、88.72%和409.9%(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2.37亿元,比上年下降26.5%)。其中, 39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为62.7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销售率为92.74%,营业净利润率达到25.14%,与上年度相比,提升了15.8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表明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实现程度高,产销衔接效果好,高新技术产品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强。同时也反映出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盈利能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占38%,销售收入5000万~1亿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占18%,销售收入2000 万~5000万的高新技术企业7家,占12.5%,显现出科技在企业做大做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推动作用。56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592 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115项,外观设计专利120项,软件著作权30项,新品种8项,取得新药证书73个,发表科技论文127篇,形成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41项。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登记成果达到118项,一部分专利技术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产业和经济的增长。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8.08万元/人,与上年度的17.73万元/人相比,增长58.38%。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共青海省委 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加快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利用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积极培育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比较优势产业,力争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增长2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相关文章

科技报国笃行致远

王震在操作制备材料的高温压机。宁波材料所供图“面对疫情冲击、专项任务的挑战,在贵所鼎力支持和全力配合下,型号竞标赢得领先优势,专项任务圆满完成。”2021年春节和2022年夏季,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

推动科研仪器进一步开放共享(创新谈)

科研仪器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期望有关单位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高质量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打造科研设施与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升级版前不久,科技部公布的2022年中央级......

神十四航天员回家这些科技为他们保驾护航

与神舟十三号相同,神舟十四号乘组采用的也是快速返回的方式回到地球,这让他们的回家路只用了9个多小时。从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到最终成功着陆、出舱,航天员的回家路会遇到怎样的难点?又有哪些科技手段为他们保驾护......

《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力指数2022》发布

12月1日,正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五届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天府论坛”(下称:“天府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首次发布了《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力指数2022》报告。报告以全球19个国家的32个......

“论道”新材料科技创新——“学科引领科技创新”

11月27日,2022年材料学科建设与学术前沿论坛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论坛以“学科引领科技创新”为主题,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话材料学科建设发展与学术前沿进展,共同助力功能新材料行业......

“转型”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呼声加强,以及科研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很多科研机构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它们中有的直接创办大学,有的和已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大学,有的则先做好自身,形成特色,......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

“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苏州大学斩获两项

11月23日上午,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会上发布了“2022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苏州大学“微纳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和“基于数字化三维光刻的微纳智能制造与应用”两......

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辟一章,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这一战略安排高屋建瓴,体现了系统性的思想,在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

吴宜灿:守正创新,坚持“做有用的科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