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11 09:48 原文链接: 原子厚线型碳线型碳超石墨烯或成最强韧微材料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9日报道,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得出的计算结果显示,单个原子厚的线型碳(Carbyne)可能是已知最强韧的微观材料,超过了与其同为碳家族成员的石墨烯。如果能够实现批量制造,线型碳纳米棒或者纳米绳将展示出非凡的特性,在纳米机械系统、自旋电子器件、传感器、适于机械应用的超强超轻材料或储能领域都有广阔的前景。研究报告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上。

  这种碳的线型同素异形体与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石墨烯薄片以及中空的碳纳米管不同,它是真正的一维材料。关于线型碳的理论早在19世纪就已出现。 1960年,前苏联科学家首次合成了一种与之近似的材料。此后,科学家在压缩石墨中发现了线型碳,在星际尘埃中也检测到了它,并能够在实验室中少量地合成出来。

  其他论文中对线型碳的特性都只有过只言片语的描述。为了详细了解这种材料,莱斯大学理论物理学家鲍里斯·雅各布松的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模型,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来确定原子的能量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线型碳可能是稳定碳的最高能态。雅各布松说:“就碳元素而言,原子处于最低能态即所谓的基态的,是石墨,然后是金刚石、碳纳米管、富勒烯。我们认为,线型碳可能是一种处于最高能态的稳定结构。”

  此外,他们还惊奇地发现,线型碳的带隙对扭曲非常敏感,这有助于研制探测扭力和磁场的传感器。

  根据计算结果,研究团队为线型碳绘制了这样一幅“肖像”:抗张强度,即承受拉伸的能力,超过其他任何已知材料,是石墨烯的两倍;抗拉刚度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两倍,金刚石的近3倍;仅对线型碳进行不到10%的拉伸,就能明显改变它的电子带隙;如果头尾连接旋转90度,它就变成了磁性半导体;线型碳分子链适合于储能;在室温下很稳定;名义比表面积大约是石墨烯的5倍,渗透性和吸附性强。

  当他们的论文今年夏天被放到收录科学文献预印本的在线数据库arXiv上时,一度令众多科技和大众媒体激动不已。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下一个方向将是更缜密地研究线型碳的导电性,同时也准备考虑一下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某些其他元素是否形成一维链。

相关文章

机械纳米手术或改善脑癌治疗

科技日报北京4月13日电(记者张梦然)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和多伦多大学科学家联合开发了一种称为机械纳米手术的治疗肿瘤细胞的新方法,即使是对侵袭性、化疗耐药癌症也有效。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

充电仅18秒!新型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问世

科技日报合肥4月10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团队,基于插层型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同步辐射谱学表征,提出了插层剂诱导轨道占据的概念,开发出具有快......

勀杰亮相Cials2023:为客户提供专业纳米影像整体解决方案

2023年3月22日,2023成都国际分析测试与实验室技术设备博览会(Cials2023)隆重开幕。勊杰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林明茄经理做客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间,介绍了勀杰努力提供客户完美的解决方案并......

什么!这些金属材料竟然也有“玻璃心”?

如果一个人有敏感脆弱的心理状态,对别人一句随口的评价特别在意。对自己所犯过的错误念念不忘,用过去的经历反复折磨自己,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就会被称作“玻璃心”。所以对于人来说,要少一些玻璃心,变得坚强和......

新型的量子材料拥有戏剧性的鱼骨状扭曲

美国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型量子材料,其原子框架已经被急剧扭曲成人字形鱼骨状图案。据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SLAC的斯坦福材料和能源科学研究所(SIMES......

纳米结构扭曲程度首次实现控制

美国密歇根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显示,由纳米颗粒自组装而成的微米大小的“蝴蝶结领结”,可形成各种不同的扭曲形状,并能被精确控制。这一进展为轻松生产与扭曲光相互作用的材料开辟了道路,为机器视觉和药物生产......

上海交大薄首行:寻找科学探索的乐趣

带领团队攻关关键技术、培养学生自主科研能力,是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薄首行最重视的两件事。10多年来,他在新型电池技术领域孜孜不倦,致力于开发出能量更高、成本更低、更安全的固态电池......

中国专家研发仿生纳米递氧系统或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

记者15日获悉,中国专家携手研制了一种仿生纳米递氧系统(MFP),可用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缺血再灌注治疗,有望延长血管再通治疗的时间窗。复旦大学药学院沙先谊教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赵静主任团队和复旦......

相约2023全国磷酸铁锂材料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成都站

磷酸铁锂因具有铁、磷原料丰富,价格低廉,比容量大,高温性能优异,高功率输出,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综合优势成为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受到新能源汽车的带动,磷酸铁锂需求量持续增长,企业和政府看好磷酸铁锂的......

我国学者在纳米孔道多肽测序及酶串扰效应上取得进展

图纳米孔道单分子检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酶串扰效应示意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27806、21834001)资助下,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团队基于精准设计的生物纳米孔道单分子界面、单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