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0 10:05 原文链接: 成都市长葛红林:创新驱动实现城市新一轮跨越发展

  不久前,成都市召开了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以及“1+10”配套政策体系,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领先西部、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将把成都建成全国一流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

  成都,作为一座地处西部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如何实现从“西部”到“全国”、再面向“全球”创新定位?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日前,本报记者走进成都,就创新话题采访了成都市市长葛红林。

  科技日报:成都是中国西部经济版图中的重要极核。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省要求成都担当全省发展的“首位城市”,而成都自身也正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您如何看待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城市跨越发展这个命题?

  葛红林:创新驱动对于成都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成都发展到今天,只有坚定地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充分激发发展活力,以创新驱动实现城市新一轮跨越发展。

  一方面,创新驱动是成都转型升级发展的现实需求。现阶段,成都与全国很多特大中心城市一样,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已不允许我们再走传统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前,既有的全球经济分工、经济发展模式正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的扩大出口、加快投资,而是倒逼我们必须要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型。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另一方面,创新驱动是成都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成都已经尝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甜头”。这些年,我们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强化了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了科技创新环境,积极鼓励大量在蓉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及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长期居西部城市第一位,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可以说,科技创新为成都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1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位。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四川省委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全省 “三大发展战略”之一。成都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和四川省发展的“首位城市”,有责任有义务带头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动成都经济提质升位、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成都经济区、四川全省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与带动力,引领区域经济升级转型。

  作为政府部门,要有效推进创新驱动城市跨越发展,关键是要切实增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意识,将在已有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科研投入。近年来,成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扶持政策,如建立国有独资的技术转移集团,设立高层次人才发展资金和政府专利奖等。未来,我们将加大这些政策宣传力度,让科研机构充分了解、用足用好。如果在蓉科研机构能争取到更多国家级科研项目,我们也将尽最大努力加大匹配力度。其次,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奖励比例。我们将学习借鉴沿海先进城市经验,最大幅度提高在蓉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转化的奖励比例,让科研人员艰辛付出得到充分回报。三是进一步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努力帮助科研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科研人员,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成都来发展。四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金”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更多金融产品和社会资金投入科研成果转化中去,把科技创新与成都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成都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科技日报:作为成都城市发展的“CEO”,创新驱动发展在您的视野里必然是一个全局性命题。您如何看待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问题?成都在这个领域有哪些新的尝试?

  葛红林:我大学阶段的专业是材料科学,过去从事过企业管理,现在在政府工作。这些年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让我深知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义。在我看来,科技只有面向经济“主阵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才能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为此,成都正积极探索实践: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发展规划,已开始在全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进一步依托战略功能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将科技融入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过典型示范、分类突破,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成都高新区正依托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积极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位于中心城区的成华区则依托电子科大,启动建设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近郊的双流县与电子科大、香港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了大学创新平台和产业研发基地;远郊的蒲江县则引入院所、专合组织等机构,积极打造有机农产品出口及精深加工科技示范基地。

  我们着力推进产学研深入融合,推动建立了企业主导的技术研发体系,积极探索建设了产学研联合新型载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组建新能源、新材料、汽车等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物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构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中心、低碳与能效评估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新一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21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成员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和行业技术预测研究。同时,我们还支持企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让各方各得其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了产学研相互协同、共同受益。目前,全市近30%的中小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

  我们紧紧围绕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优势,先后启动了移动互联网、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3D打印等技术路线的研究,努力找准产业升级的科技主攻方向和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技术比较优势,明确成都产业发展取向。不仅如此,我们还实施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加快构建了三次产业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

  科技日报: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命题。要建成全国一流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成都该如何推进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提升与完善?

  葛红林:成都一直都特别注重对创业环境的提升与完善,我们前几年提出的创中西部地区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优、 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努力建成“创业环境最优”的城市。不久前,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其中最重要的目的也正是要着力提升和完善城市创新创业环境。

  具体来讲,我们将重点抓住企业、人才和载体三个关键点,来努力营造“最优”的创业环境:

  企业是科学创新的主体,要实现更有效地创新驱动,必须要培育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目前,成都虽然有科伦药业、硅宝科技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但创新型领军企业不多。我们出台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专门政策,就是希望更好地支持建设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励企业成果转化等,引导科技人才、创业资本等要素向企业流动聚集。

  科技创新创业,核心要素是人才,只要拥有了人才,就能够拥有核心竞争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成都扭转了人才“孔雀东南飞”的局面。2005年开始成为人才净输入城市,但对人才的渴望依然十分迫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成都人才计划”,通过用好每年7.5亿元的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等方式,加速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积极培育产业急需高技能人才,推进创新团队和人才发展重大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产业高地、人才洼地,让更多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人才更好地到成都来发展,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助推成都创新发展。

  创新创业载体是产业发展和人才聚集的重要平台,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成都已经相继建设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载体。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产城一体”规划发展思路,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大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力度,使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专业楼宇、科技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孵化全链条都能享受到政府支持,从而形成科技要素汇聚生长的生态群落。

  当前,成都已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创新发展转型期。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领先西部、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努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质升位和建设管理转型升级,让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高,让成都市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征集!2024年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云南)指南建议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云南)指南建议的通知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2024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指南征集工作部署,为提前......

浙江: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杭召开

1月17日上午,2023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杭召开。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佟桂莉主持会议并讲话,厅长高鹰忠作工作报告,厅领导孟小军、吴卿、周土法、叶翠萍,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吕继进,部分在杭高校、......

国家杰青,任C9院长!

近日,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现任领导”一栏显示,国家杰青叶强已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 叶强简历叶强,汉族,中国国籍,管理学博士,中......

龙腾: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年度十大前沿科技趋势:量子计算临门一脚

再变幻莫测的技术发展周期,如果以年为单位也能探寻到每一次的关键进程。那么在全新的幂集创新中,今年有哪些新技术新突破领衔?又有什么样的趋势值得关注?比如已在产业界大放光彩的AI双星:AIGC、AIfor......

科学家们奋力攻关,引领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过去一年,在科技强国一线,涌现出很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他们用专注和专业突破一道道世界难题,在奋力攻关中,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

八旬科技工作者获“最美”称号

“我仍然活跃在科研、教学和科普第一线。”年逾八旬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陈宝钦近日在北京出席一场活动时说。1942年,陈宝钦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他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

这一年,向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进

一滴水发6次电!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至此,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连珠成串”,构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实现了长江流域水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一年,像这样令人......

“你好BOE”收官站展示“屏之物联”前沿科技

临近年底,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出现了一个“显示技术科普基地”,裸眼3D仪表盘、触觉反馈方向盘、智能感光车窗……显示技术的前沿场景在此一一上演。12月28日,由京东方(BOE)打造的“你好BOE”O_SPA......

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河北专场路演活动举办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及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承办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河北专场)路演活动在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举办。活动集聚企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专业服务机构等数百家单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