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2 11:18 原文链接: 从风声鹤唳到蠢蠢欲动外资药企中国布局悄然生变

  自今年7月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在中国被曝出商业行贿后,一些外资药企颇感风声鹤唳。直到近日,美国强生和德国默克先后高调宣布在中国新建数亿元的生产基地,打破了数月来的沉寂。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国务院开启了八万亿元健康服务市场红利令部分外资药企表示“对中国市场有信心”,但是鉴于葛兰素史克的案件结果还未公布,加上相关部门“降价令”等不确定因素,业内观望情绪仍存。

  强生、默克高调宣布在华投资

  11月14日,美国强生在华子公司西安杨森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谅解备忘录,将投资兴建26.7万平方米的新生产基地,预计将于2014年动工。

  紧接着翌日,德国默克集团宣布将在中国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6.5亿元新建一座制药厂。整个厂区将于2014年开建,2017年正式投产,主要生产和包装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甲状腺功能失调的产品。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字显示,我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超过9200万人,发病率高达9.7%。另外,相关统计表明,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由2002年的1.8%上升至2010年的8.4%,速度快于城市。

  由此可见,默克的这一布局将为抢攻中国巨大的糖尿病用药市场打下基础。默克旗下分支———默克雪兰诺总裁葛丽鹤表示,新厂是公司近几年来在新兴市场中最大的投资,未来希望在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上全面开花。

  “外资药企在华投资往往动辄数亿元,以往司空见惯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只是前段时间整个行业都比较‘安静’,强生和默克突然高调宣布,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让市场备受关注。”一位医药行业分析人士称。

  外资药企对中国市场信心渐回暖

  2012年新兴市场排名第一的法国制药企业赛诺菲表示“中国对于赛诺菲而言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市场。赛诺菲对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始终持有信心。”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葛兰素史克中国副总裁梁宏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并自曝成本仅30元的药,最终卖到患者手里能达到300元。此后,又有多家跨国制药企业陆续传来“被调查”的消息,一时间,整个外资药企在中国突然陷入了一片噤声。

  记者了解到,那段时间,他们每天都在搜集各种消息汇报给海外,作为总部评估和更新下一步发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参考。不久前,葛兰素史克主动表示退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简称RDPAC),再次掀起了波澜。

  RDPAC执行总裁卓永清对记者说:“七八月份的时候,跨国药企CEO都非常紧张,所以暂缓了一些项目,医药销售代表也‘休假’了。现在,他们显得没有那么悲观,新增投资谈不上,但至少会把原来的计划延续下去。”

  记者采访发现,改变外资药企对中国市场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务院此前发布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不仅提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还提到“创新健康服务业利用外资方式”,“大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管理技术和经营模式,提高健康服务业国际合作的知识和技术水平。”

  辉瑞(中国)企业沟通部负责人席庆说:“2015年前对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不会改变,无论葛兰素史克进或退,都不会动摇我们在华发展的信心和投资决定。”

  市场不确定因素犹存

  截至今年9月30日,葛兰素史克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同期,其中国处方药和疫苗的销售同比下降61%。这是在卷入商业贿赂调查后,该公司首次正式公开其在中国销售额的变动。

  “葛兰素史克的医药销售代表现在处境很尴尬,既不敢上医院销售,也没办法跳槽去其他外资公司,谁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一家医疗咨询公司顾问告诉记者。另外,其他外资医药代表也没有原来那么活跃,预计市场广覆盖的脚步会慢下来,销售盈利增速也将受到拖累。

  卓永清表示,在案件结果正式公布这一重要节点之前,市场顾虑很难完全打消,谁都不敢打包票,前方的道路是一马平川还是充满变数。

  此外,外资药企在中国的业绩增长还面临着三大不确定性因素:一是中国新药审批速度较慢,已经投入研发的新药不知道何时能实现回报;二是中国政府对药品实行降价等举措,成为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三是专利药相继到期,“重磅炸弹”的丰厚利润面临着骤降风险。

相关文章

默克宣布与普米斯生物技术合作,助力中国生物制药

2022年11月7日,中国上海——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宣布与普米斯生物技术(珠海)有限公司(简称“普米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该公司致力于开发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药物研发。通过运用默克BioRe......

默克生命科学服务全球负责人:不确定时代的应对策略

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加上通胀以及潜在脱钩、地缘政治和极端天气所引发的次生问题,给正在恢复的世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后疫情时代,在供应链“碎片化”的趋势下,一些跨国生命科学企业不得不进行供应......

默克宣布与生物智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022年10月11日获悉,跨国药企默克集团商标许可授权生物智谷(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暨默克赋能复合型大分子CDMO项目启动仪式正式举行。通过此次“联姻”,默克将携手生物智谷致力于在川渝地区为生物制......

投资2900万欧元,默克于上海开设生物安全检测实验中心

默克于华首个生物安全检测机构,旨在满足当地需求新实验室的开幕标志着全新的生物安全检测实验中心一期项目的顺利完成二期扩建包括细胞株检定和批次放行测试服务的建设上海2022年9月21日,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面对全球连年高温,默克与美光出手了

德国默克公司和美国美光科技公司8月4日宣布,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气体解决方案,以减少芯片生产中的碳排放。美光现在正在测试默克研究部门的一种替代性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蚀刻气体,以验证其工艺性能,以取......

丹纳赫、默克入榜“跨国公司在华十强”,本土化持续升温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企业全球化研究课题组连续多年对企业全球化发展案例进行跟踪研究,通过数据资料分析、走访调研、组织专题研讨、媒体新闻监测等方式,评选全球化企业榜单。凭借近些年不断深入的本土化战略和......

开局80万,强生最想收购的公司如何做到千亿巨头?

开局80万美元,用40年的时间建立起一家营收百亿美元,市值超500亿美元的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做到?这看似不可能,但这就是波士顿科学的故事。两周前,波士顿科学联合创始人PeteNicholas逝世。多家......

1天两项合作、总额超20亿美元这家新锐公司获BMS、默克青睐

蛋白降解领域明星企业AmphistaTherapeutics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战略协议,双方将合作利用Amphista专有的Eclipsys™靶向蛋白质降解平台开发新一代蛋白降解疗法。根据协......

默克2021年财报:收入197亿净利润增54%至30.1亿欧元

2021年,默克集团年收入196.87亿欧元,同比增长12.3%;净利润30.55亿欧元,较2020年19.87亿欧元增长53.7%,净利润率为15.5%。2021年财务亮点2021财年:默克公司实现......

为何?强生疫苗悄悄停产!

《纽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在去年年底悄悄关闭了唯一一家生产可用批次新冠疫苗的工厂。强生发言人表示,新冠疫苗仍有数以百万计数的库存剂量。但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