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29 10:16 原文链接: Science子刊:可以口服的纳米粒子“药丸”

  纳米粒子给药,为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的打靶治疗带来了希望。然而,粒子必须通过注射注入到患者体内,到目前为止,这种方式限制了其效用。目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者,研发了一种新的纳米粒子,能够通过口服经由消化道吸收,使患者仅仅服用一颗药丸来替代注射。

  在11月27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者利用粒子证明小鼠中的胰岛素口服给药,他们还称,粒子可以用来携带任何一种能封装入一个纳米粒子中的药物。新的纳米粒子表面覆盖有抗体,这种抗体是开启肠黏膜细胞表面受体的钥匙,使纳米粒子能够越过肠壁进入血液中。

  这种给药方式,对发展例如高胆固醇或关节炎这类疾病的新疗法是特别有用的。研究者称,这些疾病患者,相比较频繁的到医院去接受纳米粒子注射,他们更愿意定期地服用药丸。

  MIT戴维H.科赫学院的教授Robert Langer,也是MIT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的成员和本研究的其中一位作者,他说:“如果你是一位患者,你有一种选择,那么毫无疑问的是,患者总是优先选择能够口服的药物。”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前MIT研究生Eric Pridgen和前BWH博士后Frank Alexis,高级作者是BWH纳米医学和生物材料实验室主任Omid Farokhzad。其他的作者分别是:BWH的肠胃病学家Timothy Kuo、前BWH博士后Etgar Levy-Nissenbaum、MIT机械工程副教授Rohit Karnik和BWH生物医学研究所的联合主任Richard Blumberg。

  不再需要注射

  携带化疗药物或者短的干扰RNA的几类纳米粒子,能关闭选中的基因,目前在临床试验中被用来治疗癌症和其它疾病。这些粒子让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肿瘤和其它病变组织被渗漏的血管包围。在粒子静脉注射到患者体内之后,它们从这些渗漏的血管中渗出,在肿瘤部分释放其负载。

  对于口服的纳米粒子,它们需要能够到达肠道内,这个部位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能穿透的障碍称为左右分子铆。Farokhzad 称:“关键的挑战是,如何使一个纳米粒子通过这个细胞障碍。每当细胞想要形成一个障碍的时候,它们在细胞和细胞之间制造附着物,类似于一面砖墙,砖块是细胞,灰泥是附着物,什么也不能穿透这面墙。”研究者曾经试图通过临时破坏左右分子铆的方法来突破这面墙,使药物通过。然而,这种方法有很多副作用,因为一旦障碍被破坏后,有害的细菌也能通过。

  为了构建能够选择性地突破障碍的纳米粒子,研究者利用了揭示婴儿如何从母乳中吸收抗体来提高他们自身免疫防御的以前的研究。这些抗体紧紧抓住一个称为FcRN的细胞表面抗体,使它们能够通过肠黏膜细胞进入到邻近的血管中。

  研究者将他们的纳米粒子用Fc蛋白——结合到FcRN受体上的抗体的一部分——包覆,这种蛋白也在成人肠黏膜细胞内发现。纳米粒子,由一个称为PLA-PEG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组成,能够在其核心携带大量的药物负载,例如胰岛素。

  当患者摄入粒子后,Fc蛋白抓住肠道组织中的FcRN而进入,将全部纳米粒子和它们自己一起带入。

  Karnik说:“这说明了一个非常通用的概念,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受体,来运输能包含几乎任何东西的纳米粒子。任何很难穿越障碍的分子,能够被载入纳米粒子中进行运输。”

  冲破障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演示了在小鼠中胰岛素的口服给药。包覆Fc蛋白的纳米粒子,比没有该涂层的相同纳米粒子,能够以高11倍的效率到达血液中。而且,胰岛素给药的量很大,足以降低小鼠的血糖水平。

  现在,研究者希望将相同的原理应用到能够突破其它障碍的纳米粒子设计中,例如血脑屏障,这种障碍能阻止许多药物到达大脑。Farokhzad说:“如果你能穿透肠道中的粘膜,那么,下一个,你也许就能穿透肺部的粘膜,也许还有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

  他们也正致力于优化纳米粒子的药物释放,为进一步利用胰岛素和其它药物的动物试验做准备。

相关文章

最新研究发现:水烧开后过滤再喝可防止84%的纳米/微塑料摄入!

在日常生活中,纳米/微塑料颗粒(NMPs)的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NMPs似乎无处不在——水、土壤、空气,甚至是人类心脏、胎盘中。它们不仅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也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影......

NatureMaterials|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高宇/晁洁智能DNA纳米器件,精确溶栓!

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高宇及晁洁共同通讯在Nature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AnintelligentDNAnanodeviceforprecisionthrombolysis”的研究论文,该......

有望治疗耐药菌感染,纳米“光镊”可捕获和操纵噬菌体

近日消息,瑞士和法国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芯片上的纳米“光镊”,能以最小光功率捕获、操纵和识别单个噬菌体,有望加速甚至改变基于噬菌体的疗法,治疗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

非均相臭氧催化材料制备与应用领域获新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张潇源课题组和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韩卫清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具有微通道传质-纳米催化反应协同增效的二维化片层式催化剂,并对其在高级氧化水处理过程中的构效关系与传质-催化......

“溶剂筛”精准发力二极管性能飙升

钙钛矿材料具有光电性能优异、制备成本低的优点。与目前常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相比,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可以将色彩纯度提升至少1倍。近年来,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持续提升,但稳定性仍制约其应用。......

国家纳米中心等提出筛选抗菌纳米材料的集成方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兴发课题组等在纳米毒理化学的理论设计方向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抗菌纳米药物反向筛选的计算与实验集成方案》(IntegratedComputationaland......

哈工大团队开发出纳米抗体型化学光遗传平台时空分辨调控细胞进程

2024年1月1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陈西课题组在化学光遗传领域取得新突破,开发出纳米抗体型化学光遗传平台,其为光激活的小分子偶联纳米抗体二聚化系统(PANCID),用于时空分辨调控细胞进程......

合肥研究院等设计出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复合纳米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团队,联合山东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和魏鹏飞,设计出一种核壳结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杀死肿瘤细胞......

合肥研究院等设计出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复合纳米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团队,联合山东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和魏鹏飞,设计出一种核壳结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杀死肿瘤细胞......

利用纳米聚焦X射线探针揭示CuAg串联催化剂在电化学CO2还原中的协同效应

01【导读】将二氧化碳气体捕获后通过电催化CO2还原反应(eCO2RR)转化为燃料、合成气或酒精、可再生电力等增值产品,是建立可持续循环经济和减少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具吸引力的途径之一。对于具有成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