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09 13:22 原文链接: 973项目连发三篇文章获代谢研究新进展

  最近,国际临床营养学杂志《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英国营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和糖尿病临床医学杂志《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分别发表或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林旭研究组在膳食结构、内源性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方面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虽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是以脂肪和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为特征,但碳水化合物仍是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精加工的谷类如精白米的摄入比例日渐增加。最近一项基于欧美和亚洲人群的荟萃研究提示:白米的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尤其是在上海和日本等亚洲人群中,随着白米摄入量的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了55%。在与哈佛大学合作的随机-对照营养干预研究中,林旭组博士生张赓等发现:用糙米替代白米能显著地提高 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并降低舒张压水平(Journal of Nutrition, 2011)。

  而在与哈佛大学合作的另一项随机-对照膳食干预研究中,刘鑫等发现:低碳水化合物膳食(40-50%脂肪,<40%碳水化合物)与传统高碳水化合物膳食(55%碳水化合物,限制35%能量)在减少超重和肥胖妇女的体重及体脂含量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但只有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能显著地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以及降低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例(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3)。

  最近,该研究组宗耕等追踪分析了2005年参加基线研究的京沪中老年居民红细胞膜脂肪酸水平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发现高碳水化合物/脂肪摄入比例与多种体内合成的脂肪酸(De Novo Lipogenesis, DNL)呈正相关;基线红细胞膜的16:1n-7、18:1n-7、16:1n-9和18:1n-9脂肪酸升高与6年后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而基线红细胞膜的16:1n-7和16:0脂肪酸升高则与6年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正相关。这不仅提示了16:1n-7等体内脂肪酸可能是高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分子标记,同时也为高碳水化合物膳食增加代谢性疾病的机理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3)。

  反式脂肪酸根据其膳食来源可分为:(1)利用植物油加工而成的“部分氢化植物油”,也称作工业反式脂肪酸;(2)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肉类制品、奶制品中含有的天然反式脂肪酸,由这类动物胃中的菌群合成。工业反式脂肪酸与天然反式脂肪酸具有不同的结构,因而其生理特性也存在着差异。上海交通大学的蔡美琴教授等在检测了上海多种市售食物后发现,反式18:1n-7脂肪酸(属于反式18:1脂肪酸亚类的一种)的主要膳食来源是奶制品。

  林旭组博士生俞丹霞等通过分析2005年基线数据发现:红细胞膜反式18:1脂肪酸与膳食奶制品摄入量显著相关;随着反式18:1脂肪酸的增加,罹患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应降低 (Diabetologia, 2012)。最近,宗耕等进一步发现:红细胞膜反式18:1脂肪酸的升高与6年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负相关,这一关系在控制了奶制品摄入后消失;尽管该人群仅有56%的人摄入奶制品,且整体摄入量较低,增加奶制品的摄入量仍能显著地减少6年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这些数据提示:在工业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较低的人群中,反式18:1可能部分地反映了奶制品的摄入量;而增加该人群的奶制品摄入可能对减少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一定的作用 (Diabetes Care, online published)。

  该项目获得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科院上海生科院首席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和“863”重点项目等资助。

相关文章

别为减肥戒掉碳水!《自然》子刊:多吃碳水或能防抑郁

很多人为了瘦身都会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有些甚至更加极端,直接“戒掉”,但科普工作者们经常会提醒大家,碳水化合物是一定要吃的,否则对生理健康有害无益。不过,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可能不仅仅影响生理健康,......

中科院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以甲醇酵母为细胞催化剂,通过结合适应性进化和理性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相关研究成......

甲醇生物转化可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以甲醇酵母为细胞催化剂,通过结合适应性进化和理性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自然—代谢》和美国《国家......

实现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雍进团队在甲醇生物转化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以甲醇酵母为细胞催化剂,通过结合适应性进化和理性代谢工程改造,实现了甲醇生物转化高效合成脂肪酸衍生物。相关研究成......

研究揭示橡胶籽油营养特性及其抗炎和抗氧化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用微生物团队和水禽营养与饲料团队合作研究了橡胶籽油的营养特性,并揭示了其抗炎和抗氧化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营养学杂志(Nutrients)》上。橡胶籽油是一种典型......

“西北风”巧变“粮”二氧化碳成功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通过电化学耦合生物发酵实现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长链产品的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科学家又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魔术”了。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

除了“淀粉”外二氧化碳合成“粮食”的新招来了

此前,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那么,二氧化碳除了可以“变”淀粉,还能“变”其他东西吗?答案是肯定的!4月28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自然—催化》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电催......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出炉,看看怎么吃更健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在生活中的地位。科学膳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很多人的难题。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终于更新了!4月26日上午,中国营养学会......

国际最新研究:棕榈油中脂肪酸促进小鼠肿瘤转移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科研人员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高浓度暴露在棕榈油包含的一种膳食脂肪酸中,会促进小鼠口腔癌和皮肤癌细胞的转移。这项研究结果或能帮助找到癌症新的疗法。该论......

国际最新研究:棕榈油中脂肪酸促进小鼠肿瘤转移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科研人员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高浓度暴露在棕榈油包含的一种膳食脂肪酸中,会促进小鼠口腔癌和皮肤癌细胞的转移。这项研究结果或能帮助找到癌症新的疗法。该论......